請輸入關鍵字
為何客家族群的福音工作如此困難?除欠缺長年的深耕與祭祖議題,同時他們也在尋找「家」,哪裡是願意接待他們的地方?台北靈糧堂史無前例舉辦「客家宣教主日」,周神助牧師深感:「我們虧欠了客家榮耀福音的債!」未得之民就在你我身邊,盼望客家得到全備榮耀的福音!因為客家不是硬土,客家的心也能歸主!會中,他與周巽正
台灣有400萬的客家族群,信主比例僅約0.5-0.6%;全球共有8千萬的客家族群,總體信主比例尚未達1%客家族群可謂全球華人最大的未得之民。而「客家興起」音樂事工盼藉客語詩歌創作,吸引年輕世代歸向主。多年前,神賜給劉志忠弟兄一個異象:「客家興起、客家真光、客家歸神、客家傳神、客家榮神」,並成為接下來
猶大為何選擇出賣耶穌?是來自他心中孤兒的聲音,當這個聲音說「你不夠好」,最後他出賣耶穌,懊悔至死。其實,倚靠勢力和才能,無法解決人心中的不安,甚至可能讓我們選擇妥協、出賣耶穌!而曾經背叛耶穌的彼得,與猶大最大的差別為何?彼得,等到了從死裡復活的耶穌,而非用自己的方式來試圖解決罪。當耶穌在十字架上,已
「在住棚節這天,我們在祢所選擇的地方(教會)敬拜祢!」廖文華牧師宣告。多年前的一場特會中,腓力.曼都法(Philip Mantofa)牧師把廖文華牧師叫上台,說:「我要把神給我的所有恩膏都給你!」語畢,廖文華便領受恩膏、身體立即向後倒下。當年神的恩膏大大澆灌他,那刻起他拿起屬靈的權柄,內心宣告奪回被
「運用天上的權柄,也要運用地上的權柄!」仇敵希望我們永遠待在教會,不要跨入社會,如同警察只身處警察局,喪失打擊罪惡勢力的機會,亦無法改變社會。台北真理堂舉辦「政治職場國度異象分享會」,連疾病纏身的寇紹恩牧師也堅持參與,盼更多基督徒投身七山,讓神榮耀的名遍滿各地!
「神啊!接下來黃金十年,我們願意為祢活,也(願意)為祢死!」周神助牧師分享,靈糧堂不是只為建造教會,而是為了神國度降臨!此次「榮上加榮」靈糧特會,聚集來自全台、海外的靈糧堂牧者,盼望能彼此建造扶持,聚焦於神!周巽正牧師分享,一路以來,靈糧堂不是倚靠勢力和才能,而是倚靠神的靈,擁有恩典,也要維持單純倚
如果遇到有人挑戰你的信仰,該怎麼辦?基督徒到底該不該接受婚前性行為?不接受是否就代表「觀念保守」?「生活中,常會遇很多人來挑戰你的信仰,但最好的方法是:永遠不要進入辯論裡。」廖文華牧師勉勵,最重要的是持續去愛人,愛會贏過挑戰。「有時面對挑戰,是幫助我們再次回到信仰核心與源頭!」周巽正牧師鼓勵道。
台北靈糧山莊改建前夕,8月20-21日舉行八場的「山莊巡禮」,向弟兄姊妹訴說23年來的歷史。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分享,因應後疫情時代,聚會模式也有所改變,盼此次改建能夠切合各世代、地方教會的牧養需要!自接任主任牧師以來,周巽正認為,自己僅是凝聚大家一同聆聽神的樞紐,是神親自帶領著他和團隊同心前行
孤兒的思想總是在說:「沒有人真正喜歡你。」有一種恐懼感是:「如果你真的認識我,你會愛我嗎?你會接納我嗎?」我們受造就是蒙神喜悅的,這是我們安全感和價值感的來源,而非來自手中所作的工!你相信在安息時,神仍然可以動工嗎?讓我們心底的空缺,不再以錯誤的方式填補,回到正確的安全感裡面,就是回到天父的愛!「唯
「你不是順便,是我選了你。」蕭雅文師母分享,在先生周巽正牧師接任主任牧師前,神與她有了場深刻對談,讓她明白:不是因為她剛好是誰的太太,所以才成為師母,神讓她看見有一張專屬的邀請卡是給她的,她必須自己選擇是否出席。對於師母,她沒有特別設限的定義,「當你降服的時候,神會在你的角色上面,給你這個角色所需要
「看到很棒的節目,在哪裡可以再看一次?」「想要分享福音信息,有合適節目可推薦嗎?」「GOOD TV網站上節目這麼多,不知道從何找起..」GOOD TV好消息頻道執行長曾國生表示:「這些聲音,我們都聽到了!」男女老少的需要,都在華人教會界第一個人工智能(AI)屬靈影音平台:「GOOD TV+」4月1日
「當你航向神引導的港口,所有的風都會吹向港口!」11年前,陳麗貞主任乘風破浪,跟隨神開創出一條新路,成立牧靈諮商科,結合心理諮商、內在醫治、屬靈操練,體會到「不是瓦器能承載多少,而是其中的「寶貝」才是最重要的!」如今交接給新上任的錢玉芬主任,她盼望能活出一種態度,是緊緊跟隨上帝的腳步,不膽怯退縮,同
從小習慣自律生活,以表現換取認同的蕭雅文師母,在上帝的陪伴中,發現神是何其珍視她的情緒;而原來哭,也是一種潔淨,會洗淨你的心,以致看得更清楚;哭也是超自然的醫治之一。 「祂對我說:You are so beautiful to me(對我來說妳是如此美麗)…如果妳不認識自己,妳不會知道我有多愛妳!」蕭雅文分享,保守我們的心,讓上帝創造在生命裡的一切,更加鍛鍊成熟。 透過本篇專訪,來聽聽上帝對你說:「你是我所喜悅的」;上帝喜悅我們像祂,活出代表神的形像!
濯亞國際學院實驗教育機構創校於2015年,濯亞以信仰為經,學生發展為緯,著重於全人心智教育。創辦人周巽正牧師以:「勇於做夢」、「勇於冒險」、「勇於相信」及「勇於服事」為四大基石,期望透過四個核心基石,培養孩子建立「七大素養」,不但強調心智的成長,更強調信仰靈性教育,尤其是在面對未來世界的不確定性及新世代的來臨,學生從小學習認識自己、建立關係、信靠真理,以至於在未來的世代能找到自己的座標,站立的穩,不至在多元社會中迷失自己。
你相信未來教會的趨勢,將有「第三次宗教改革」嗎?「第一次」是馬丁路德提倡「人人皆祭司,人人都可建立教會」;「第二次」是小組化教會,把教會從牆內帶到牆外、把慕道友帶入牆內;「第三次」則在於傳播與社群,虛實整合的教會。未來教會型態也許有「非典型教會」、令人感到「被冒犯的教會」,羊群四處移動。傳道人要抱持更開放的態度,減少被冒犯的心態,回到大誡命與大使命,眾教會為了福音同心服事。
現在的你對服事感到疲倦嗎?對於教會事工的熱忱已經消磨殆盡?事實上「服事」應該是要與神建立關係,卻同時有可能是讓你感到與神距離最遙遠的地方...
誰喜愛生命,愛慕長壽,享受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離惡行善,尋找並追求和睦。 -詩篇34:12-14
誰喜愛生命,愛慕長壽,享受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離惡行善,尋找並追求和睦。
-詩篇3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