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畫一個嘴巴露出長長的舌頭,然後嘴唇是那種藍青色的,就是好像也是很抑鬱的顏色,或者甚至於是像中毒的顏色。
然後伸出一個很長的舌頭,一個很渺小的人在那個舌頭上,就像是一直被輿論攻擊,好像在表達:『人言可畏』的樣子。」
——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執行長 教育博士江秀圈如此解讀金賽綸生前的一幅畫作。
韓國女藝人金賽綸於2025年2月16日在首爾自宅輕生,震驚各界。
從她留下的畫作中,可清晰看見一個年輕生命面對網路霸凌與輿論壓力時,內心的無助與掙扎。
西雅圖太平洋大學教育碩、博士,現任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執行長江秀圈牧師近日接受訪談,透過藝術治療的視角解讀金賽綸生前畫作,從而探討網路霸凌的危害,以及如何透過社會安全網的建構,用簡單問候和關懷,接住可能傾倒的生命。
畫筆下的網路霸凌:藍色舌頭的警示
江秀圈指出,金賽綸畫作中那幅「藍色口舌」的作品,直接反映了她面對網路霸凌時的心理狀態。
這幅畫作象徵著網路霸凌和輿論攻擊對個人的壓迫性。金賽綸將自己描繪成舌頭上的渺小人物,顯示出在輿論面前的無助和脆弱。
江秀圈強調:「這些畫都在流露她的心情跟狀態,」透過藝術創作,表達出無法用言語傾訴的痛苦。
藝術治療看見內心傷痛:灰藍色背景下的憂鬱
除了「藍色口舌」畫作外,江秀圈還解讀金賽綸的其他作品,發現金賽綸大量使用藍色和灰暗色調。「從她的畫作裡面看見,都非常的憂鬱,藍色很多。」江秀圈指出,即使是應該充滿希望和陽光的向日葵,在金賽綸的筆下也籠罩著憂鬱氛圍。
「我覺得她真的是一個很有天分的藝術家,不只是一個藝人。她的創作其實是非常表達她的心情跟生命。」江秀圈如此評價。
「這一幅畫,是象徵金賽綸自己的女孩,面對一個藍色的背景,那藍色的背景裡面其實有一個地方有點亮亮的光線,但是她自己卻被一個綠色的荊棘纏住,沒有辦法向前走。」江秀圈解讀。(圖/翻攝自網路)
「大大的向日葵代表的是陽光,很明亮的一種心情跟生命狀態,可是她的背景仍然是抑鬱的深藍色,這一個女孩應該代表她自己,表情也是一樣很抑鬱的樣子。」江秀圈解讀。(圖/翻攝自網路)
這一幅作品描繪了金賽綸的親密關係,但人物的臉部模糊不清,江秀圈解讀:這反映了關係中的不安全感和隱晦性。(圖/翻攝自網路)
網路霸凌的致命影響:金賽綸的絕望之路
金賽綸的輕生並非單一因素導致,而是多重壓力交織的結果,其中網路霸凌扮演了致命角色之一。
2022年5月酒駕事件後,她被列為「劣跡藝人」,演藝事業受挫,更面臨持續不斷網路攻擊;即使試圖復出或打工維生,仍持續遭受公眾審判和惡意評論。
「可能連她的媽媽都沒辦法和她談(舒解壓力、心情),她媽媽是依賴她的,不是被她依賴。所以從她的畫作裡面看見,都非常的憂鬱。」江秀圈分析,金賽綸在面對網路霸凌和輿論壓力時,缺乏足夠的情感支持系統。
有社會學者指出,韓國社會「不允許失敗者存活」的文化,讓公眾人物犯錯後難以獲得重生機會。特別是女性藝人,往往要承受更嚴苛的輿論審判。再者,YouTuber與媒體常為了流量而煽動仇恨,進一步加劇網路霸凌文化。
接住墜落的生命:從問候開始的社會安全網
面對網路霸凌嚴重後果,江秀圈認為,「同理心」與「建立社會安全網」是預防悲劇的關鍵。
面對「有人跌倒」的事,「我覺得大家就是(評論)話都很多,但是沒有同理、沒有愛心、沒有支持。我們都是不完全的,我們都需要彼此的支持,以至於我們看到一個人跌倒的時候,我們可以去扶持他一把。」
根據衛生福利部推動的社會安全網計畫,其核心價值在於結合跨體系資源、強化風險預防與家庭支持,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主動關懷並預防問題惡化。
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在社會安全網中的角色
作為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的執行長,江秀圈分享該基金會在社會安全網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在伯大尼服務,才能看見,台灣的社會這麼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幸的孩子?你很難想像,台灣一年有1.2萬個受虐兒,而破碎的兒少家庭則是更多、更多!」
江秀圈介紹,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提供多元服務,包括親子共讀工作坊、情緒管理課程等等,「我們希望服務在社會上、在基督國度裡面更多的兒少跟家庭。」
該基金會不僅服務受創傷兒童,同時致力於強化家庭功能,預防問題惡化。
「我們也開諮商室,幫助一些需要諮商的人,但我多希望能夠『做預防』。在個案在還可以處理的『很糾結』階段,就做一些預防,以避免創傷。」江秀圈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
同理心:對抗網路霸凌的解藥
根據社會安全網計畫,一般民眾可透過關懷通報、志願服務和社區參與等方式,扮演社會安全網中的重要角色。對此,江秀圈進一步強調,在這些行動背後,最重要的精神是同理心。
「當我們看到一件不好的事發生的時候,都是去指責,然後就加入其他人去批判他。可是如果我們用一個同理心,想說:今天當事人如果是我的家人,我會怎麼去處理?我可能不是用指責,而是想辦法去幫助他,或者就算他有做錯事,我怎麼樣去提醒他,我們就是不會加入他們(霸凌者的行列)。」
江秀圈建議,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給予他人一個微笑、一句簡單問候,「希望你一切都好」這樣簡單一句話,可能就能關心到一個人,祝福到一個人。
「我自己曾經有一個經驗,在教會的門口看到一個姐妹,看起來有點抑鬱,我只是問她說『妳還好嗎?』。她沒有跟我多說什麼,因為就在人群中、地方也不方便。但隔了兩、三年後,有一天她跟我說,謝謝妳那一天問我『妳還好嗎?』。她說她那時候其實很不好,可是因為我問了她這句話,讓她覺得『這世界上還有人關心我。』」
「其實這句話好簡單,『妳還好嗎?』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問候。」江秀圈強調,這樣簡單的關懷,可能就是挽救一個人生命的開始。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馬太福音5:7)從同理心出發,到發動從神而來的憐憫心,惡狼也會轉化變成羊。(圖/記者詹英村、AI 製圖)
人人皆可成社會安全網一員
從金賽綸的悲劇中,看到網路霸凌的可怕後果,也能再思希望的曙光,就是——透過同理心和關懷,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社會安全網的一部分,防止悲劇重演。
「我覺得我們做基督徒的,我們可以!因為我們都有這樣的敏感度,也有這樣的願意去關懷人的心,我們就是常常扮演那個(憐憫人的)角色,當有一個人得罪我,我不是返回去以牙還牙,而是我可以返回去,說:『上帝祝福你,希望你還好』。」
江秀圈鼓勵人們,以善意回應惡意,以關懷取代冷漠。
社會安全網的構建,需要政府、民間組織和每個「個人」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在對抗網路霸凌方面,你我都能選擇不成為霸凌的一部分,而是成為支持與關懷的提供者。
正如江秀圈所言,每個人都可以從一句簡單的「你還好嗎?」問候開始,這或許就是接住一個傾倒生命的第一條繩索。
當你我在生活中實踐多一分關懷、多一分同理,社會安全網將更加緊密,深盼望不再有人的生命因為孤獨和網路霸凌而墜落。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21)
相關閱讀》
韓藝人爆未成年交往爭議 父母如何與早戀孩子討論戀愛話題?「四步驟對話」自然分享價值觀
從金賽綸的經歷認識四種不健康依附類型 在基督裡找到最安全的「依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