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梁蓓禎

【梁蓓禎專欄】以前只想贏,但現在可以接受讓別人跑在我的前面

我們計畫成功要怎麼慶祝,卻沒教孩子怎麼面對失敗。   前幾週看了一場蠻有感觸的印度電影「萬萬沒想到」,電影中這句話是爸爸看著他的兒子誤以為自己是魯蛇一生就毀了,有感而發。   想想在我們現行的教育系統中,真的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幫助孩子去爭取「更好」的表現。當然表現優異並沒有問題,但是拔得頭籌的孩子永遠只能有那幾個。就像是比賽中,有得獎的,一定也有只是去「參加」的!   回想自己成長中,也是如果考了第一名,媽媽就會買什麼東西給我。如果我考了一百分,就會有一百塊!我們都植入孩子成功的後續畫面,讓他們因為這些畫面而更有動力,這些都沒有問題,但我們真的比較少教孩子面對「這次沒成功?」   學校裡有個孩子,非常聰明、動作也很敏捷,從小就是田徑隊訓練,功課好、體能也很好,當然習慣活在被注意當中,對自己的要求也特別高。   特別是在體能方面... 記得在學校第一年時,體育競賽是他最拿手的時刻,一上場馬上大家歡呼聲不斷,但當比賽開始落後時,他的動作就越來越大,講話語氣也越來越忘記禮貌,甚至會不讓弱的隊員上去,只因為想要獲勝。有幾場比賽他們那隊輸了,他會馬上翻臉,雖然沒有對同學有什麼惡言相向,但是看得出他對自己還有同學的表現很失望!也很憤怒!   我們花了一段時間來跟他談關於「輸贏」的問題,就像是之前分享「比賽(Game)是遊戲」,沒有永遠的輸家或是贏家、為著別人的獲勝而開心,也有我們的時刻...等,也在生活中不斷的跟每個孩子強調我們的價值與我們呈現是沒有關聯,價值是永遠不會改變!   很高興的是前一陣子他自己表示他最大的成長是,『我以前只想贏,但現在可以接受讓別人跑在我的前面。』   他的這番話真的讓老師們感到欣慰!生活中真實地充滿著各樣的不確定,如何讓孩子能以健康的態度面對每個事情的結果,是每個大人都必須要幫助孩子面對的課題。   但其實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我們如何面對孩子不如預期的成果......否定孩子的努力?或是尖酸的挑對方的毛病?還是陪伴孩子一起為對方開心,也允許自己的難過與失望,並鼓勵孩子收拾情緒為下一次準備,或是嫉妒別人的成功?攻擊別人?甚至否定自己的價值?   電影中的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失敗,選擇以極端的方式回應,我相信我們都不希望這樣的事件發生在現實生活中,那就及早幫助孩子正確的面對吧!   爸爸媽媽甚至可以製造機會讓孩子學習面對「不如意」、「失敗」,甚至也可以分享自己失敗的故事,重點是不管結果為何,但是爸媽的愛永遠不會改變!孩子的價值也永遠不改變。   當孩子確信表現並不等於價值時,他也會更勇敢的嘗試,因為不怕面對未知的結果,在勇敢嘗試的過程中,享受每一次的挑戰(Game)!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梁蓓禎專欄】智慧的愛,幫助孩子的價值感能夠健康被修復!

前幾天有個國中生的媽媽來找我,其實光是看她的表情,大概可以猜出來應該不是太美麗的事要跟我分享。   媽媽說她的孩子在學校課業表現不佳,所以沒有成就感!再加上學校的老師並沒有用「正確」的方式來管教她的孩子,所以她的孩子一直都很不開心,很失志!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該怎麼對她的孩子?   我聽完後直接回她:就愛他呀!   可能與媽媽預期的不一樣,或說媽媽可能期待還有別的答案,因此繼續說:他功課不好,不過老師真的都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對他,老師也讓同學也取笑他,讓他在學校很不開心.....   我認真的說:媽媽,所以我建議你「就愛他啊」!他在學校已經沒有被認同了,沒被愛到了!他回到家你再不愛他,他怎麼辦?   媽媽繼續說:可是老師一直用不正確的方法管教他。讓他覺得很受傷!可是老師又不肯改變,還有同學.....   我直接打斷媽媽說:那就轉學!或是轉班!幫孩子換個環境呀!   媽媽又回我說:可是他不想啊~~(又開始回到之前的漩渦中...) 我說:是呀!所以,如果學校的老師無法改變,孩子也不想改變,是否只剩下你可以改變了?所以我一開始就告訴你說『去 愛 他』!   孩子如果很明顯在學校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老師「可能」像你說的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在愛孩子,那只剩下你可以選擇,用正確的方式來愛你的孩子了!   媽媽聽完繼續說:我之前有陪我的孩子去上過一些諮商的課程,那時候老師就說我的孩子因為內在受傷,所以,他不敢做正確的的決定。就算知道哪個是對的,但是因為他心裡的問題,他不知道怎麼勇敢去選擇正確的。   我再次認真的說:所以我一開始就告訴你『去愛他』!去認真、用力的愛你的孩子吧!!   很明顯孩子的價值感是缺乏的,如果在學校沒有被關心、被愛到,學校沒有辦法滿足他!但如果連回到家裡也沒有辦法被滿足,那孩子要怎麼辦?他的狀況也只能繼續這樣下去,甚至更惡化,放棄自己..如果你希望孩子健康起來,那就是去愛他吧!讓他感受到他是有價值的!   媽媽說:但他的功課很差,我們家又沒有錢給他補習,他的功課還是會很差!在學校不是還是一樣?   我說:媽媽,他現在需要你的愛!需要給你的鼓勵!他連自我價值都找不到了,去補習也沒有辦法解決他根本的問題!但是,如果是他感受到你的愛,被你愛到了,他會越來越健康!當他的自我價值恢復了,他的心也可以比較平靜,他自然可以有其他的心思可以去往課業或其他方面再多做努力!   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愛他、陪著他!不管如何,讓他知道你愛他,你跟他在一起!   功課的部分,陪著他一起,兩個人都不會也可以一起想辦法找資源!重點是「在一起」。在你的愛與陪伴下,他會越來越放心,越來越安穩下來,在各方面也才開始可以繼續往前!   希望媽媽最後聽進去了我的建議。   我沒有給一個保證三天內見效的特效藥,但是我相信我給的是孩子現在最需要的!   當家長在抱怨學校環境不友善時,是否輕看了自己的力量?我們都期待孩子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不過家是一個最原點,孩子每天都要回到家。他在外面得不到或是不滿足的愛與關注,在「家」這個原點是否有充足的供應?   孩子們需要被愛...而每個人對愛的「胃口」也不一樣...如果爸爸媽媽不供應愛、關注,「生命會自己找出口的」孩子對於這方面的需求就可能開始轉向他人(如同儕、男女朋友、幫派...等)漸漸的,他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會轉移到一些不見得是正確對待他們的人身上,甚至是想要利用他們的人!相信這不是有智慧的爸媽想要見到的!   我們沒有辦法控制外面的世界,但是在我們的家,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地方。家是修復的地方,是孩子得到成長需要養分的地方。   智慧的愛,幫助孩子的價值感能夠健康被修復!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擁有新的力氣去面對新的挑戰!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梁蓓禎專欄】因為愛,所以我願意

上次偶然間聽到了低年級的孩子之間的對話, A:你不給我這個,我以後就不跟你玩了 B:厚~~好啦!給你啦!   一方面覺得好笑,腦海突然閃過「情緒勒索」,也想剛好利用這個機會跟孩子們聊聊關於「愛」。   我問了所有的孩子,你們覺得A有愛B嗎?   所有的孩子異口同聲說:沒有!!(很奇妙,發生在別人身上時總是可以很清醒>.<)。但我繼續告訴他們,事情後來是B就真的默默的把東西拿給A了。有孩子喃喃說:厚~為什麼要給他啦!對呀~~就不要跟他玩呀...(果然真的應驗「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對於A來說,你要給我東西,我才要愛你! 對於B來說,我要滿足別人,才值得被愛! 我想讓孩子知道不管是A或是B都是很危險的想法。他們對於愛的認識都偏了!   喜歡、愛是沒有條件的!就像小貝比剛出生,什麼都不會,只會哭。但是爸爸媽媽仍然愛著小貝比,照顧小貝比,那是因為愛!孩子們養小寵物,沒有一個絕對的原因,就是因為「喜歡」。   所以,如果「愛」是必須有條件的,那就不是「真的愛」了!因為透過「交換」而來的愛,當你無法再交換時,就不愛了!!愛是沒有條件的。就像爸爸媽媽愛你,不是因為你表現好,也不是因為你能完全滿足爸爸媽媽的要求與期待!而是因為他們就是愛你。你是他們的孩子...   所以當你愛人時,並不是完全不能拒絕別人,當你想要被愛時,也不是一直滿足別人才值得被愛,因為「交換」一些東西得到的愛或關心,不是真的愛,是「假愛」,如果孩子錯誤的認識愛了,對於他們成長就會埋下許多的「情感地雷」...   女孩子錯誤認識愛了,她有可能離不開「生氣就打他事後再道歉說我愛你、不能沒有你...」的男朋友!因為我不能拒絕!男孩子錯誤認識愛了,他有可能會用物質去換取對方的青睞,即使對方只是利用他,他也傻傻的付出。   因為只要我給東西,對方就會愛我了!在不健康的關係中,或許有一天撐不下去了,突然來個玉石俱焚...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可以說不愛就馬上不愛了,如果可以這麼容易割捨,那應該也不是真的愛了...   所以,不要把「愛」加上條件說!因為那不是真的愛!那也會讓你對愛扭曲....下次當同學又告訴你「你不給我這個,我以後就不跟你玩了」代表他沒有「真的」在愛你。   你可以選擇要不要跟他一起玩!但是你也可以去尋找懂得珍惜你的朋友...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梁蓓禎專欄】如何面對孩子的脾氣?

記得在一次的課堂中,有個孩子因為上課秩序欠佳,下課後被留下來。這通常是我處理的方式...   在課堂中如果碰到「突發特殊」狀況,我不會在上課時「硬碰硬」處理孩子的狀況。因為當我在「課堂進行中」花過多的時間處理孩子的特殊情況,一來對於其他認真的孩子來說,浪費了他們的時間。一來也是我如果想在「短暫時間」處理好「特殊的狀況」最快速的方法可能會有殺傷力。   所以可能會因「手段強硬」,反而傷了孩子。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是我不想要全班的孩子變成觀眾,觀賞我跟孩子的「對峙」。因為如果學生獲勝,這可能會讓我教師的權威受到質疑。如果老師代表的權威方獲勝,感覺當下獲勝了,但我都必須要再花更多時間來修復跟孩子的關係。所以當孩子有「特殊狀況」,我通常會把孩子課後留下好好的「談一下」。   所以當大家都下課離開教室時,我把這孩子叫到我旁邊,我問他說:你準備好要跟我談一下剛剛的狀況了嗎?這孩子還陷在不高興的情緒中,也很沒有禮貌地回答我。我幽幽的說,看來你還在有情緒,那不是我們溝通的時候!那我們先等一下好了!然後我轉過身去做別的事情!耳朵聽到孩子大聲的呼吸聲...   大概幾分鐘後,我轉過頭去問他:請問你準備好要跟我溝通了嗎?那孩子還是很有情緒回我:好了!!我說:我覺得好像還是有情緒,那再等一下好了!他也爆炸的回我: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啦?!我說:等到你比較冷靜的時候。然後我又幽幽地轉身過去做我的事情!耳朵聽到孩子急促的呼吸終於比較深的呼吸時,我轉過去跟他說:很棒喔!你的情緒越來越平穩了!我們再等一下下就好!   大概一分鐘,我來到他的面前,我說:我覺得你準備好了!我們可以來溝通一下了!他也點點頭。然後我問他剛剛上課的狀況。但也提醒他因為我們要「溝通」,所以「情緒」會沒有辦法溝通順利。孩子就講出他剛剛的「行為」是因為....什麼原因。當然我也告訴孩子我要一直等待他「冷靜」,是因為我想要跟他「溝通」,也是因為老師(我)覺得孩子是懂事的,可以明白道理的。   所以我才想要花更多的時間告訴他事情而不是「處罰」他,當然最後還是要讓他知道老師對他的期待是美好的!甚至希望他可以善用他的「懂事」幫助老師幫助其他同學。其實當孩子冷靜後,對於老師講的話才真的有「聽到」。當我們選擇「正面表達」時,孩子的心也更軟,更聽得進。   那堂課過後,下一次上課,這孩子儼然成為我的地下小老師,不只是專心,還會負責提醒其他的同學!   我們常常會提醒自己不在情緒中處理孩子的事情,同樣的孩子也需要幫助,不在情緒中處理事情。因為當情緒時,我們很容易說出後悔的話。同樣的,當孩子在情緒時,根本也不是思考的時候,大部分的回應,多陷入情緒當中。反而也讓當下處理的狀況更加棘手,竟只是因為「那一口氣」。   有一次,我真的因為班上的孩子一些事情,讓自己有了情緒。下課時,班上的孩子想要來跟我繼續「處理」這件事情,我因為還在氣頭上,直接跟孩子說,你下節課再來,因為我還有情緒!我怕我等下跟你講話會不小心傷了我們的關係等我處理一下我的情緒。孩子聽了,默默的點頭離開辦公室!等下一節進來的時候,我也調適好我的心情,我們就好好的溝通一番。   當沒有太多情緒時,我們能夠更加冷靜的處理,也讓我們說的話知道輕重,以免理智線斷掉誤傷了關心的人。誰規定一定要「愛之深,責之切」呢」,就是因為愛他,所以更要珍惜這份美好的關係。   但這樣的練習真的是需要花時間的,而且急不得的!孩子越小開始這樣的練習也越好,以免孩子長大了,已經拒絕溝通,或是受過太多的傷,再怎麼逼他「冷靜」,還是沒有辦法「有效的溝通」。   果然父母是一步一腳印,每個累積都很重要。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梁蓓禎專欄】給孩子再多一點的空間跟時間反應

每次聽到家長說我的孩子「很歡」或是「很盧」,每次要叫他都要三催四請,不然就是都講不聽回想自己的經驗中,雖然也會碰到「歡歡」或是「盧盧」,但也發現有些事先的溝通,能夠減少大人變身為獅子的機會,當變身獅子機會變少,同樣獅吼的出現也就不見了。   其實當過老師都知道,大聲講話是很傷身體的、也很費力的!最難過的應該就是當老師都已經大聲講話了,孩子卻很自然地開啟「耳包模式」。往往一場仗打下來,都是大人傷身又傷心!甚至有時候還破壞了彼此的關係。   當跟孩子談到規則時,我會盡可能地讓他們感受到他跟我是「對等」,我們在「一起討論」出我們都可以接受的遊戲規則。當然孩子的「涉世未深」,「規則」通常會被引導到我們都可以接受的範圍。接下來就是要討論到沒有照遊戲規則進行時的處置,這就會是一個不太舒服的狀況,因為會有些不同的「處罰」!   但這時重點就出現了!   這時我會讓孩子知道我們真的不想用到「處罰」這一步,因為我相信孩子是懂事的、可以溝通的,只是有時候會「忘了」,所以我們可以允許「提醒」,讓你回復清醒狀態,你就會表現出你該有的樣式!   不過要提醒幾次呢?   當然有的孩子會說1次、5次,其實老師當久了,你會發現1次是天方夜譚,但5次又讓自己這口氣忍不住。所以通常我跟孩子的結論會取中間值,3次!接下來我們就會照著我們的協議進行,所以有時候會聽到我跟孩子說:我已經第二次請你們安靜囉!   當「第二次」出現時,他們就會更加警覺,很少有「第三次」使用。但如果3次都用完了,那就真的只好「處罰」了!但是處罰時,孩子也可以比較心平氣和的面對!畢竟已經「醜三」了,被處罰是應該的!   這招我之前在國中教書時同樣也使用在班級管理,有時候孩子群聚真的會太開心而忘了秩序甚至老師制止時,有些孩子是沒有聽到的!所以當我告訴他們我已經講了第幾次時,他們才會警覺到自己過high,連老師之前已經提醒過他們的沒發現,如此也會為了最後一次的機會,小心謹慎。   這樣的好處,當然也是讓大人學習可以「慢慢生氣」,當慢慢生氣時,氣發洩出來,也就比較沒有那麼強烈。甚至時間拉長,也越來越沒有那麼多的負面情緒在裡面,在面對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時,比較不會因為情緒字詞誤傷了彼此的關係。   對於孩子而言,當然有了幾次的免死金牌可以稍微放輕鬆!當孩子聽到「幾次」時,一來可以對於自己的行為稍微冷靜下來一下!噢,我剛剛都沒有聽到,現在才聽到!另外也可以讓孩子知道我被處罰不是因為大人的情緒狀況,而是因為我真的「太忘我」了!忘記了我們的遊戲規則...當用完了所有免死金牌時,也能比較「坦然」的面對後果!   當然年紀越小或許需要比較多的免死金牌,但是5次也真的太多了~~或許可以依照孩子的特質與成長,慢慢降低免死金牌的數量。不過該上「受刑台」時,還是要按照討論的好的方式執行,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前面需要跟孩子一起討論,找到彼此都可以接受的「規則」生活模式。所以執行時孩子也不會有「都你說你規定的...」委屈感,按照遊戲規則,用完了提醒就是面對後果,不是因為大人被惹毛的情緒,而是這是我們一起討論的結果,我們一起來執行...   當然處罰完還是要抱抱孩子,讓他知道處罰跟愛不愛是沒有關聯的!違反遊戲規則當然就會有該要面對的後果。但我們一樣愛著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也會有安全感的!因為我們本意都是希望孩子更好!   當我們對孩子的期待能給予再多一點的空間跟時間反應,他們會越來越能活出該有的美好!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