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跌倒了沒有關係,只要再站起來就好了啊!」這不是來自於母親的輕聲呼喚,是一位全職奶爸最常跟孩子說的溫柔鼓勵。他,叫鄭錫懋,認識他的人都稱他麥克哥,去年出版英語自學王一書,榮獲博客來語言學習類當月總排行榜第二名,而他另外一個身分是全職奶爸。他娓娓道來自己四年來身為全職奶爸的美好歷程。
台北基督之家呂學昕傳道受訪時提到,過去在大學期間因任職於補教業,生活所需可說是衣食無缺、應有盡有。課業、工作和人際關係都不錯的他,遇見了一個來自「教會」且經濟環境較差的同學,竟願意省吃儉用、花好幾天的餐費請他吃最貴的雞腿飯,呂學昕傳道說:「這個善意對我來說是很普通的,對他來說卻是大的。」這件事讓他開始對「教會」改觀…
信主得救渴望全職服事神 我在25歲經歷神醫治我的憂鬱症,清楚重生得救,那時非常嚮往當傳道人服事主,我對主說:「我願意為你去任何地方,為你做任何事!」於是26歲辭掉工作,參加教會舉辦的訓練學校,教會服事成為我的生活重心。此時我和先生在社青團契裡相識相戀,經過牧者婚姻輔導,訓練學校畢業後,我們進入
信主得救渴望全職服事神 我在25歲經歷神醫治我的憂鬱症,清楚重生得救,那時非常嚮往當傳道人服事主,我對主說:「我願意為你去任何地方,為你做任何事!」於是26歲辭掉工作,參加教會舉辦的訓練學校,教會服事成為我的生活重心。此時我和先生在社青團契裡相識相戀,經過牧者婚姻輔導,訓練學校畢業後,我們進入婚姻。 先生在福音機構工作,我持續在教會服事也同時有兼差工作,當時我以為結婚後最大的改變是一個人帶小組變成兩個人一起帶小組,我覺得我們的婚姻要榮耀神,就是夫妻同心服事。我心中常常禱告神呼召先生當牧師,我就是理所當然的師母。 忽略孩子成為失責的母親 在教會裡我成為學生牧區的區長,先生在我下面當組長,服事成為我的習慣,聚會時間外還安排一對一和探訪,我想把小組帶好,所以即使公公生病、接連兩個孩子出生,我卻沒有調整服事的觀念,反而要求先生在我休息期間要更多擔待我的服事,我以為在困難環境中可以磨練心志,先生愈能擔當就愈能當屬靈領袖,也可以成為家庭的頭。然而我們身心俱疲,我的抱怨愈來愈多,先生平常工作,到了周五晚上才有時間準備週末的服事。 我平時兼差工作,在家時間雖然較多,但往往人在心不在,邊顧小孩邊回覆訊息處理資料,我以為自己是盡心盡力服事主,孩子哭鬧時只能先放一邊,不知如何安撫。在教會服事時,我規定孩子在我旁邊,孩子稍不聽話常被我嚴厲管教,有次五歲的女兒有些不高興,我勸說後仍不聽,我不顧她已聲聲說:「媽媽!對不起!我會聽話!對不起!我會聽話…。」我就直接帶到廁所用力打她三下,並警告她若不聽話我會再帶到廁所管教,回到座位後我就緊接服事。 到了兒子五歲、女兒六歲半,他們坐不住了,常看到主堂外的活動空間有孩子在玩,有次我允許他們去玩,我仍需在主堂內服事。我心裡卻覺得不安,跑到主堂外去看,孩子們在教會門外玩耍,再往外走就是車水馬龍的大馬路,十分危險。 那天我猛然驚醒自問:「我到底在幹嘛?」「我在教會內服事,卻放任孩子在這種地方無人看管!」 「我安排時間關心別人的孩子,做一對一深入輔導,卻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我是失責的媽媽!」 輕看丈夫成為失敗的妻子 帶學生小組過程中,我常刻意表現對先生的尊重,希望給學生好榜樣。有次小組討論活動時,我詢問先生的想法,先生說出想法後,我自然地說:「為什麼要這樣,應該要那樣會更好!」我以為我們在討論,但其實我是習慣性地否定先生的想法,向來配合的先生這次有魄力地說,:「為什麼每次都要聽你的,這次由我決定!」當下我不知如何回應,其他學生也安靜,但有個皮皮的男生開口說:「你看!這次他說話了!」 原來長期以來學生都知道,我沒有真實敬重順服丈夫,我習慣用上司的態度要求先生,我和先生的關係在家裡也像同工,我們的話題常是談論服事,卻很難聊彼此的事,有次我對先生不滿,看先生都不說話,就說:「結婚九年了,你都一樣!」沒想到先生緩緩開口說話了:「是…..結婚九年了,妳也一樣。」我深受打擊,我是失敗的妻子! 找回神給女人最尊貴的身份 在學園婦女小組十大信念裡第三個信念是「神給女人最尊貴的身份是成為神的兒女、基督的門徒、妻子和母親。」過去我想成為屬靈敬虔的基督徒,規定自己每天早起讀經禱告一小時,如果沒做到就很沮喪,也會控告先生沒有穩定靈修不屬靈;有天又不滿先生,氣到睡不著,這次我軟弱的呼求耶穌:「主啊!幫助我救我!」這樣簡單的禱告,讓我經歷聖靈管理的能力,苦毒惱恨的情緒被平安喜樂取代,才明白是我律法完美主義的罪,使我對自己不滿意卻批評論斷先生,原來真正的屬靈是讓神掌管我的言行、在基督裡我有順服聖靈的自由和從聖靈得力的輕省。 過去,我以為服事神就是要當小組長、區長、傳道、牧師。但我卻完全忽略妻子和母親的職分,原來真實的獻身是要在正確的優先順序裡作神要我做的事,而不是忽略神給我的位份和責任。參加學園婦女小組後我重新學習敬重順服丈夫,看見先生多年來面對父親生病、兩個幼兒、和我這個妻子的逼迫,卻仍忠心服事。先生承受許多我沒經過他同意的決定,這是他對我完全的接納、甘心犧牲的愛,我不禁從心底油然而生出對他的敬佩與仰慕。 我向先生道歉,「老公對不起,結婚以來每個服事都是我自作主,我從來沒考慮你的感受和想法,請你原諒我。」先生沒責怪我還肯定我對我說:「我娶了一個有使命的妻子,何等有福!」後來先生同意我們卸下區長和小組長的服事,我也辭去工作,回歸單純家庭生活,我照顧兩個孩子,先生有較多時間陪伴公公,一年後公公回天家,我們都為著有這段單純的陪伴時光很得安慰和感恩。 以先生為優先,恢復親密關係 現在我明白妻子和母親是神給我最重要的職分和呼召,穩定參加小組、透過四律、餐會、門訓、月會、馨香女人會,讓自己受裝備也活出真理。有次參加婚姻班,馮姊說:「當妻子滿足先生性的需要,以親密性關係為優先,先生會主動幫妳做家事,洗完前晚堆積的碗盤……。」聽課中讓我想到前一晚的碗盤的確還沒洗!因為前一晚孩子睡了,我在廚房整理,我知道先生在房間等我,於是我就想說先進房吧!和先生美好的一夜後,早上就去婚姻班,下午回家想說趕快整理廚房,結果~~~就像馮姐說的,先生真的早已把碗都洗好了!我馬上傳訊息給先生說,「老公,謝謝你幫我洗碗,我要以身相許!」我也再次體會到過一個獻身給神的生活包含了放下自己,優先去滿足先生在親密關係上的需要,這是一件神很看重、也很討神喜悅的事。 全心陪伴,用生命影響生命 十歲的女兒喜歡聊天,有次跟我說:「媽媽你知道我忍好久嗎?以前你好忙!好兇!我就一直忍。」我說「寶貝對不起,是媽媽忽略妳了!現在我們可以常常聊天。」我開始和女兒一對一,前陣子女兒說她在學校被同學明顯惡意對待,同學叫其他女生不要和女兒說話。女兒邊說邊哭了,女兒說她想反擊,叫我教她怎麼做。 我運用在小組裡學習的,同理女兒的感受,說:「同學這樣對妳,你一定感覺很委屈,可是你好棒,忍耐這麼久都沒有以惡報惡,你要知道不管別人怎麼看你,你在上帝眼中都是最寶貴的,你想想如果是耶穌,祂會怎麼做呢?耶穌永遠是以善勝惡。」 女兒聽完後對我說:「我想我還是問爸爸好了,爸爸給的建議好像比較有用」當下我也說「對!爸爸比媽媽有智慧。」 晚餐時女兒問先生怎麼辦?先生回問女兒:「妳覺得呢?」女兒就把下午我告訴她的重講一遍。先生說:「就是這樣!」女兒似乎找到答案和確定,拋開愁容、有說有笑。 我很感動一件事,周末女兒主動邀請一位班上女生來家裡玩,女兒說這位女生沒有媽媽、衣服有味道、在班上人緣不好。我感受到女兒因著被排斥而有同理憐憫同學的心,是上帝藉著困境讓女兒成長,也提醒我天天和神真實連結,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在和孩子小組,用生命影響生命。原來,從我信主、進入婚姻生兒育女,上帝一路帶領我成為全職媽媽,就是全職服事神,感謝主! (文章授權/學園傳道會 馨香女人專欄)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浸信會新人堂高媺翔傳道在成為全職傳道人之前,曾在新竹環宇廣播電台任職,台藝大戲劇系出身的她,對廣播製作完全是門外漢,非常不適應、做得很痛苦,後來卻因建立職場祭壇,曾讓她水深火熱的工作(環境),變成如天堂般的美好。神也賜厚恩,使她在進入電台的第二年,獲得全公司首座廣播金鐘獎。
對於其他認真的人,我覺得有必要說明我對「重要」的定義。上一段提到我們需要分辨輕重,究竟何為輕重?或許很多人馬上想到的就是在諸多要完成的事情當中影響較大的那些,諸如準備講道、教課等等。然而,筆者認為的「重要」還包括了一些一般人會為了完成重大事工而犧牲的那些事睡覺、吃飯、運動、靈修以及和家人的關係。筆者
10餘年前,澳洲政府開放打工簽證,亞洲地區的背包客紛紛沓至這個全球最大的島國。西澳神國之光教會逐浪前行,成立了「愛群英文中心」專門關懷從各地區蜂擁而來的背包客。
身為家庭主婦的你,是否常常覺得「自己更像個女傭,而不是妻子?」身為基督徒,我們知道如何行出一個「價值如珍珠的婦女」,但是當我們像顆陀螺一樣,忙著煮晚飯還要排解吵架的小孩,而先生卻像顆馬鈴薯一樣「種」在沙發中滑手機,難免會為這個覺得「不公平」的景況而心生不滿。繁瑣的家事,做也做不完,家人連一句感謝沒有,沒有成就感的家庭主婦,心事誰人知。
翻開他的經歷,洋洋灑灑一大串,文學雜誌主編、政論雜誌總編輯、出版總監、副社長、教師、電子公司CEO、國際教育訓練機構負責人等,卻甘心放下一切到海外宣教,走進對岸50多個城市、開拓福音據點,受到相關單位關切,也收到死亡威脅,許多的不容易,但他說自己「不傳福音會死」,隨時隨地都準備和人分享上帝的美好。
除了牧會也從事山藝事工(編按:登山、遠足類活動)和推廣靈修教育的魏紹基牧師,總給人陽光開朗的感覺,卻不多人知道他在年輕時多愁善感又缺乏安全感,因為耶穌給他新的人生,衝破重重困難委身全職事奉,帶出積極正面的見證。
穿著套裝,在研討會上侃侃而談教會發展的旺角宣道堂陳淑娟傳道,頗似商界女強人。事實上,因著過去貧困家庭的背景,讓她比別人更努力,過去多年縱橫商界。在事業有成時面對呼召,起初像是先知約拿般不太願意,輾轉發現神掌管萬事萬物,終於願意放下一切,全職事奉。
台北基督教錫安堂牧師鄔金隆,於今年「93軍人禱告大會」傳遞信息鼓勵軍人們,過程中分享到自
不少弟兄姊妹都有當全職牧者的呼召,只是未必能成事,特別是若已有穩定而且理想的工作,看來放棄的成本太高,即使自己願意,也要面對家人或親朋好友的異議。創立香港消防基督徒團契(下稱消防團契)吳順然牧師,也曾是消防員,他早前接受專訪,分享放棄鐵飯碗、當上全職牧者的經歷。
中學已在佐敦浸信會聚會的吳健暉牧師,神學院畢業後回母會事奉。 (攝影/記者王志宏)
駱配生牧師的職務相當多,除了是自身牧養射陽縣教堂的主任牧師,也是「江蘇省基督教協會副總幹
(圖片來源/蔡頌輝臉書) 「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