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適應

【台灣真愛家庭專欄】老了也要幸福

三記變化球 「老了也要幸福!」這是日本熟齡婚介業極為紅火的廣告詞。人類的平均壽命一直在延長,喪偶或失婚的熟齡人士,追尋「第二春」的現象也日益普遍。   59歲的莎莉(化名)經過教會的朋友介紹,認識了61歲的哈利(化名)。兩人相見聊天愉快,但是沒有特別的火花。於是以普通朋友開始來往,偶爾短信問候,互傳一點有意義或者特別有趣的訊息。   一年之後比較了解對方,彼此開始來電,這才正式交往。經過兩年磨合、適應,逐漸進入論及婚嫁階段。   莎莉和哈利都是高EQ的熟男熟女,兩人不但交往非常的謹慎,面對過去的包袱,諸如健康狀況、各自的財富、成年子女、前夫前妻、年邁父母等等,也都能冷靜商量、理智面對。愛情的滋潤,固然是任何年齡層男女都可能有的嚮往,但熟齡人士欲建立幸福的婚姻關係,確實必須克服諸多特殊的難關。   正如加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家凱南茜(Nancy Kalish)博士所指出,中年再婚必定面臨財務、子女和性方面的挑戰。我們稱之為「三記變化球」。   先說財務。如果雙方都沒錢還比較容易處理;如果雙方都有錢,也可以簽婚前協議書,自己的財產給自己的子女;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有錢,那又得另外商量了。如何公平處理又不傷和氣,是件相當敏感的事情。   適時出手 再說子女。面對成年子女更是要小心翼翼處理。一開始如果關係不好,日後就造成大麻煩。成年兒女難免會有一些預設的想法和立場,例如尚無法接受親生父母的離異或者去世,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接納新爸爸或新媽媽。有些會認為你是來取代他們的媽媽或爸爸,更嚴重的,會覺得你是來搶他們的遺產。   基於這些原因,非常可能還沒認識繼父或繼母,就已經有敵意。所以剛開始,要慢慢釋出善意,讓他們了解你不是來取代任何人,或者奪走他們的爸爸或媽媽,或者來搶錢,而是想要替他們照顧陪伴父親或母親。   另外,有些父母再婚後,會搬去另一半所居住的遠離家人的城市,使成年子女覺得被拋棄。尤其有孫輩的祖父母,搬開後見面或幫忙照顧的機會大大減少。誠可謂「一個變動,牽扯三代」。   當莎莉和哈利開始認真交往時,哈利就急著要介紹莎莉給3個孩子。兒子大而化之,不像女兒那麼敏感,很快就同意見面。兩個女兒卻推三阻四的,哈利不太高興。   莎莉勸他不用急,因為她們都還沒有認識莎莉,不可能不喜歡她。她們不想跟莎莉那麼快見面,可能是在感情上一時還沒準備好,覺得如此做是對不起媽媽。於是哈利就不再催逼她們了。   終於,在合適的情況下見了面,相談甚歡,之後大女兒馬上傳簡訊給爸爸,謝謝他給她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還說認識莎莉以後,才了解為甚麼爸爸這麼喜歡與她相處,告訴爸爸她們獻上最深的祝福。不久之後還主動跟爸爸說,如果想結婚,她們都很贊成。   訂婚之後哈利也是急著要莎莉參加男方的家族聚會,因為兄弟姊妹連同配偶(包括前妻)和孩子們,一同慶祝感恩節是他們家的傳統。哈利認為既然已經準備結婚,應該可以介紹莎莉給他的前妻。   莎莉不同意以這樣的方法見面。莎莉建議哈利,先單獨約前妻出來喝咖啡,謝謝她把3個孩子教養得這麼好。然後親口告訴她說找到對象想要結婚,希望能夠得到她的祝福。   前妻很滿意他用這麼慎重的態度親自告知,感覺很受尊重。之後大家第一次見面,前妻主動跟莎莉握手說:「我們終於見面了。」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日後需要見面時,大家相處得很客氣友善。   擊出安打 第三是性生活的挑戰。固然,熟齡夫妻享受親密的方式非必得跟年輕時相同,單單牽手擁抱、相偎相依,也可以帶來極大的滿足。然而,美好的性生活仍然是婚姻圓滿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華人不習慣公開談這方面的話題,如果夫妻關係缺乏這一塊,而導致一方長期累積不滿時,會引發連鎖反應,衍生一連串問題。   如何取悅對方或者滿足對方的需要?即使身體有限制,還是有很多創意的方法可以取悅對方。有專家坦率教導:「體」只佔10%,「技」也只佔10%,但是「心」卻佔80%,所以愛對方和想要取悅的心是最重要。熟齡夫妻更應該要學會坦誠的溝通,彼此分享感受及需要。   男性也許生理上力不從心,但心理上的需求還是相當強烈;而女性過了更年期,某些部位皮膚變薄變乾,行房事容易引起疼痛或尿道炎等等。這些都可以請教醫師,用潤滑劑或服用荷爾蒙以減緩不適。   婚姻生活原本就充滿了挑戰,熟齡再婚要面對更多複雜的問題。就算生活習慣能磨合,價值觀亦彼此認同,別忘了還有以上三記變化球呢!   若能遵守聖經對愛與委身的教導,智慧地總結前段婚姻的經驗,並提鍊歲月中所積累的人生智慧,謹慎妥善處理複雜的家庭關係,適度調校對未來家庭角色的期望、妥善經營親子關係,就能將變化球一一揮棒擊出,安全上壘,享受熟齡再婚的甜蜜夫妻情及溫馨天倫樂。   (文章授權/台灣真愛家庭協會)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蔡頌輝專欄】讓神有機會給孩子更好的

投入全職事奉這麼多年,我一直都不太講或寫教養兒女相關的題目。前面幾年是因為自己沒有孩子(我們夫婦結婚近九年才有第一個孩子),尚未有實際經歷,不敢隨便發言。後來有了孩子,又不曉得自己教養的方式會否帶來良好效果,恐怕活出來的見證和所表述的有差距,欠說服力。今年,我的孩子分別十二歲和九歲了,看著他們身、心、靈還算健康,覺得是時候回頭整理一下,寫一寫心得和反思來與大家分享了。本文不是一個系統的育兒指南,你也不會在本文讀到什麼實際的教養方式,本文僅是一個宣教士的育兒反思和應用,但相信可以帶來一些啟發。   關係優先於親子關係   我們夫婦在婚後兩年就期待有孩子,可是卻一直沒有,直到婚後八年才懷孕。內人很喜歡小孩,也很希望有自己的孩子,可以想像,那段日子對我們而言是何等煎熬。我不曉得為什麼神讓我們等這麼久,但如今回頭看,其實就在那段時間,我們建立了良好的夫妻關係基礎。我們一起面對期待和失望,一起歡笑和哭泣、一起分享內心的掙扎、一起四處飄蕩事奉、一起面對困難、一起經歷神的作為。正如我在《宣教士談婚姻》一文中所述,能與所愛的人一起經歷神,就是宣教路上最大的感恩。可惜現實中很多夫妻有了孩子之後,婚姻生活的焦點就轉移到孩子身上,夫妻關係在不知不覺中淡化了,甚至因孩子問題而起衝突。有人說,良好的婚姻就是爸爸媽媽能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我完全贊同,也努力實踐。   培養孩子配合環境   談到宣教士孩子,大家最關心的是「適應」問題。我的兒子在韓國出生,兩歲多搬到了馬來西亞,女兒也在這時候出生,住了半年又去了台灣,四年後離開去了柬埔寨,住了三年又搬到了目前所在的德國。語言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大挑戰。在韓國的時候,兒子上午去一所講韓語的幼兒園,到了台灣就講華語,學繁體字。後來在柬埔寨上國際學校,媒介語是英語。雖然兒子在台灣已經上過一年級,可是國際學校的入學英語考試不過關,所以必須重讀,入學後還要上英語加強班。三年後來了德國又全是德語。先是進入專為外國人開設的融合班,三個月後開始於德國同學一起上課。正如很多人所說的,孩子們學語言很快。其中也有艱難的時刻,我兒子在進入德國的中學後,就曾經有半個學期情緒低落……無論如何,這是他們要學習和成長之處。到目前為止,我的孩子已可以掌握中、英和德三語。   至於環境的適應,我認為從小的培養和操練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一貫沒有太遷就孩子,而是讓孩子遷就我們。例如,孩子小時候睡覺我們都不會製造太安靜的環境,而且也盡量不哄孩子睡覺,讓他們自己懂得上床入睡。我們也不會因為孩子們還在睡覺而延遲或取消去聚會,甚至帶著孩子一起事奉。孩子的適應能力更多在於他們自小所在之家庭的生活方式(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例外),而不是大人所設想的安穩環境。因此,若要當宣教士,不要等孩子長大一點,相反的,孩子越小,就越容易適應。   親密關係是孩子極深的需要   或有人會問:「就算環境適應得來,那孩子的朋友圈怎麼辦?」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感受不深,可是漸漸長大以後,就會越來越感到不捨。每一次搬家,除了清楚告訴孩子們我們為什麼這樣做(尤其是強調神的帶領和我們的使命)之外,唯一能預防他們因此而感到失落的方法,就是與他們建立親密的關係。   「不留下遺憾」一直是我生活的原則。今天的生活方式,希望未來回想起來引起的是甜蜜和無憾,而不是後悔。在親子關係上,要不遺憾,就要陪伴。很多現代父母以物質來彌補心中對孩子的虧欠感,這樣做非但於事無補,反而可能引起其它後患。親子關係的建立沒有捷徑,一定要花時間和心思。自孩子一出生,無論再忙,我也要求自己必須抽空陪孩子。這在我無形的時間表裡列為每日必做的事。在台灣進修神碩的時候,我的孩子分別是五歲和三歲,雖然學習壓力很大,我仍要求自己每天在圖書館至多只能待到晚上八點。時間一到,無論進度如何,我都必須收拾東西回家,目的是要讓自己每天至少有一小時專心地陪孩子。在那一小時裡我完全不做其他事,而是陪孩子們玩玩具、桌遊,有時則給他們講故事或進行其他活動。也許有人覺得一小時太少,但當時若不刻意安排和律己,恐怕一天一小時也抽不出來。我的目標是,讓家成為孩子最渴望的歸宿,也成為一個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傾吐心聲的地方。   記得有一天,天洵背著書包準備上學的時候,忽然站在門口對著家裡面發呆。幾秒鐘後他說:「爸,我們的家好小哦。」 頓時,我的心揪了一下。接著他說:「不過很溫暖。」 一個家,溫暖不溫暖,要比大小重要很多。   讓神有機會給孩子更好的   「把最好的給孩子」是一般父母要求自己可以辦到的,我們也不例外。問題是,什麼是「最好的」?我們心目中的標準是根據什麼?說不定父母給出了他們以為「最好的」,卻剝奪了神實際上要給孩子們「更好的」機會。   記得我們準備離開台灣到柬埔寨的時候,有一個未信主的親戚看著我們的孩子對我們說:「好可惜。」他的意思是,相對於柬埔寨,台灣無論是環境或教育條件都好很多。他沒說出來的那部分或許是:「作為父母,你怎麼忍心把孩子帶到那種地方去?!」坦白說,作為父母,我們的確有點為自己所做的選擇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而猶豫。當時我冷靜下來思考,一方面重新學習仰望神,知道既然呼召是出於祂,祂必供應和帶領,我們應當把神的心意擺在一切之先。這不單是我們要學的,也是孩子們要從小被建立的價值觀。另一方面,我重新反省什麼是「最好的」。從客觀條件來看,台灣的環境和教育或許要比柬埔寨好很多,可是孩子們就單靠環境和學習制度成長嗎?不見得。我不會說宣教士的生活對孩子最好,但孩子們能在跨文化環境當中體驗和經歷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和不同種族的人相處,以及操練信心仰望神,這些也無比寶貴。   引導孩子面對現實人生   到了柬埔寨之後,我們也面對選擇學校的苦惱。一般柬埔寨國立的小學程度太低,所以在金邊有很多大大小小國際學校,其中一些只是掛個名字,裡頭的老師都是本地人。基督徒首選通常是基督教團契辦的國際學校。這些學校條件很好,老師都是基督徒,而且還上聖經課,學校裡還有牧養和關懷小組。可是,這些學校學費很貴(即便給宣教士子女打了折扣,還是比一般國際學校貴),名額也有限,因為想進去的人很多。後來,我們選擇了一所非基督徒辦的國際學校。除了因為收費較可負擔得起外,我們的考慮是:建立基督徒價值觀的責任重點應該是父母,不能推卸給學校或教會。再說,孩子也必須學會面對這個不信的世界,而不是在一個受保護的環境中接受「洗腦」。就曾經有人問過我:「你會給孩子們看哈利波特嗎?」會這麼問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小說和電影有很多關於奇幻魔法的內容,可能對孩子們灌輸了不符合聖經的觀念。我的立場是,與其只是讓他們接觸我們認為對他們好的東西,不如教導他們如何去判斷好壞對錯。我們不可能完全保護孩子們不受世界的渲染,即使能做到也不是好事,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判斷力(當然,有一些內容確實完全不適合讓孩子接觸,連基督徒承認也不適合看,諸如色情、血腥、變態等)。不但如此,接觸不同的事物可以提供親子更多樣化的話題,關鍵仍是需要花時間和心思。如果你真的關心孩子們的身心,並肯付代價去建立,這反而是一個推動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因素。   孩子是屬神的,我們只是受託照顧,不要把孩子從神手中搶過來。我相信,神為我們的下一代所預備的經歷,遠比我們為孩子設想的更加精彩。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58期(2019年7-8月) (文章、圖文授權/蔡頌輝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