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1969年,卡爾.麥克亞當斯(Carl McAdams),與紐約噴射機隊(New York Jets)奪得第三屆超級盃冠軍,寫下美式橄欖球歷史的一頁。不過,這位曾在球場上無懼衝撞的防守截鋒,14歲決志、直到80歲才做出人生最重要的決定接受洗禮,正式歸入基督。他感嘆:從決志到受洗的這段路,他走了超過半
三度獲得奧運金牌,且在世界、歐洲、英國游泳界都名列前茅,然而無休止的訓練和對成績的追求,讓英國泳將「蛙王」亞當.佩蒂(Adam Peaty)陷入憂鬱的旋渦,並開始酗酒。牧師對他說:「金牌是你穿戴過最冰冷的東西。」走過腳傷和憂鬱,他在教會中找到支持和歸屬感,並在腰間紋上十字架和「into the li
「當人們走進這座城市,下車、前來尋求庇護時,第一次搭乘飛機或地鐵進入這裡──他們能感受到神的同在嗎?」紐約市長艾瑞克.亞當斯,時常公開談論自身信仰,也將對上帝的信念、以及自己身為紐約市長的職責,緊密結合。在幾周前的美國父親節活動中,亞當斯再次談到基督信仰的重要。
公立學校可以「要求學生禱告或進行公開的禱告活動」嗎?類似的議題經常引發討論。在美國最高法院的相關案例裡,曾判定公立學校在校內要求公開禱告是不可以的。對此,紐約市長艾瑞克.亞當斯(Eric Adams)在3月參加年度宗教信仰早餐會(annual interfaith breakfast)時,表達了──
身為父母,當看到成年兒女陷入困境時,先別急著氣餒,堅信上帝能在孩子生活中彰顯祂的良善、能力和信實,比倚靠人的力量更好!
「你們中間常有窮人,只是你們不常有我!」日前(14)世界窮人日之際,梵蒂岡推出聖誕系列郵票,出自無家可歸的藝術家之手,為弱勢發聲,以郵票紀念。
無可否認,這是一個「社交媒體成癮」的時代,Facebook、 Twitter、Instagram、Telegram、Google Plus 和 Pinterest……,充滿在人們生活中,無論我們走到哪,都帶著「上癮的對象」。然而,自我控制的責任就在於「個人」—我們必須培養「自制能力」!
疫情爆發的時候,除了身體染病的風險,人們的心理健康也隨著社交距離增加、民生經濟方面等衝擊,而陷入危機。疫情時代下的心理健康,是真實存在且一定程度地威脅人們每天生活。
第一個以聖經觀點,為青少年創作的歌舞劇《真情七日》(A week away),於3月26日在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上映,劇中翻唱當代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並邀請《歌舞青春》作曲的亞當.沃茨(Adam Watts),擔任電影音樂製作人,劇情講述不良少年威爾,為避免進入少年觀護所,勉強答應參加為期一周的夏令營,卻因此在營隊認識神。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