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宣教士

【蔡頌輝專欄】讓神有機會給孩子更好的

投入全職事奉這麼多年,我一直都不太講或寫教養兒女相關的題目。前面幾年是因為自己沒有孩子(我們夫婦結婚近九年才有第一個孩子),尚未有實際經歷,不敢隨便發言。後來有了孩子,又不曉得自己教養的方式會否帶來良好效果,恐怕活出來的見證和所表述的有差距,欠說服力。今年,我的孩子分別十二歲和九歲了,看著他們身、心、靈還算健康,覺得是時候回頭整理一下,寫一寫心得和反思來與大家分享了。本文不是一個系統的育兒指南,你也不會在本文讀到什麼實際的教養方式,本文僅是一個宣教士的育兒反思和應用,但相信可以帶來一些啟發。   關係優先於親子關係   我們夫婦在婚後兩年就期待有孩子,可是卻一直沒有,直到婚後八年才懷孕。內人很喜歡小孩,也很希望有自己的孩子,可以想像,那段日子對我們而言是何等煎熬。我不曉得為什麼神讓我們等這麼久,但如今回頭看,其實就在那段時間,我們建立了良好的夫妻關係基礎。我們一起面對期待和失望,一起歡笑和哭泣、一起分享內心的掙扎、一起四處飄蕩事奉、一起面對困難、一起經歷神的作為。正如我在《宣教士談婚姻》一文中所述,能與所愛的人一起經歷神,就是宣教路上最大的感恩。可惜現實中很多夫妻有了孩子之後,婚姻生活的焦點就轉移到孩子身上,夫妻關係在不知不覺中淡化了,甚至因孩子問題而起衝突。有人說,良好的婚姻就是爸爸媽媽能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我完全贊同,也努力實踐。   培養孩子配合環境   談到宣教士孩子,大家最關心的是「適應」問題。我的兒子在韓國出生,兩歲多搬到了馬來西亞,女兒也在這時候出生,住了半年又去了台灣,四年後離開去了柬埔寨,住了三年又搬到了目前所在的德國。語言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大挑戰。在韓國的時候,兒子上午去一所講韓語的幼兒園,到了台灣就講華語,學繁體字。後來在柬埔寨上國際學校,媒介語是英語。雖然兒子在台灣已經上過一年級,可是國際學校的入學英語考試不過關,所以必須重讀,入學後還要上英語加強班。三年後來了德國又全是德語。先是進入專為外國人開設的融合班,三個月後開始於德國同學一起上課。正如很多人所說的,孩子們學語言很快。其中也有艱難的時刻,我兒子在進入德國的中學後,就曾經有半個學期情緒低落……無論如何,這是他們要學習和成長之處。到目前為止,我的孩子已可以掌握中、英和德三語。   至於環境的適應,我認為從小的培養和操練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一貫沒有太遷就孩子,而是讓孩子遷就我們。例如,孩子小時候睡覺我們都不會製造太安靜的環境,而且也盡量不哄孩子睡覺,讓他們自己懂得上床入睡。我們也不會因為孩子們還在睡覺而延遲或取消去聚會,甚至帶著孩子一起事奉。孩子的適應能力更多在於他們自小所在之家庭的生活方式(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例外),而不是大人所設想的安穩環境。因此,若要當宣教士,不要等孩子長大一點,相反的,孩子越小,就越容易適應。   親密關係是孩子極深的需要   或有人會問:「就算環境適應得來,那孩子的朋友圈怎麼辦?」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感受不深,可是漸漸長大以後,就會越來越感到不捨。每一次搬家,除了清楚告訴孩子們我們為什麼這樣做(尤其是強調神的帶領和我們的使命)之外,唯一能預防他們因此而感到失落的方法,就是與他們建立親密的關係。   「不留下遺憾」一直是我生活的原則。今天的生活方式,希望未來回想起來引起的是甜蜜和無憾,而不是後悔。在親子關係上,要不遺憾,就要陪伴。很多現代父母以物質來彌補心中對孩子的虧欠感,這樣做非但於事無補,反而可能引起其它後患。親子關係的建立沒有捷徑,一定要花時間和心思。自孩子一出生,無論再忙,我也要求自己必須抽空陪孩子。這在我無形的時間表裡列為每日必做的事。在台灣進修神碩的時候,我的孩子分別是五歲和三歲,雖然學習壓力很大,我仍要求自己每天在圖書館至多只能待到晚上八點。時間一到,無論進度如何,我都必須收拾東西回家,目的是要讓自己每天至少有一小時專心地陪孩子。在那一小時裡我完全不做其他事,而是陪孩子們玩玩具、桌遊,有時則給他們講故事或進行其他活動。也許有人覺得一小時太少,但當時若不刻意安排和律己,恐怕一天一小時也抽不出來。我的目標是,讓家成為孩子最渴望的歸宿,也成為一個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傾吐心聲的地方。   記得有一天,天洵背著書包準備上學的時候,忽然站在門口對著家裡面發呆。幾秒鐘後他說:「爸,我們的家好小哦。」 頓時,我的心揪了一下。接著他說:「不過很溫暖。」 一個家,溫暖不溫暖,要比大小重要很多。   讓神有機會給孩子更好的   「把最好的給孩子」是一般父母要求自己可以辦到的,我們也不例外。問題是,什麼是「最好的」?我們心目中的標準是根據什麼?說不定父母給出了他們以為「最好的」,卻剝奪了神實際上要給孩子們「更好的」機會。   記得我們準備離開台灣到柬埔寨的時候,有一個未信主的親戚看著我們的孩子對我們說:「好可惜。」他的意思是,相對於柬埔寨,台灣無論是環境或教育條件都好很多。他沒說出來的那部分或許是:「作為父母,你怎麼忍心把孩子帶到那種地方去?!」坦白說,作為父母,我們的確有點為自己所做的選擇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而猶豫。當時我冷靜下來思考,一方面重新學習仰望神,知道既然呼召是出於祂,祂必供應和帶領,我們應當把神的心意擺在一切之先。這不單是我們要學的,也是孩子們要從小被建立的價值觀。另一方面,我重新反省什麼是「最好的」。從客觀條件來看,台灣的環境和教育或許要比柬埔寨好很多,可是孩子們就單靠環境和學習制度成長嗎?不見得。我不會說宣教士的生活對孩子最好,但孩子們能在跨文化環境當中體驗和經歷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和不同種族的人相處,以及操練信心仰望神,這些也無比寶貴。   引導孩子面對現實人生   到了柬埔寨之後,我們也面對選擇學校的苦惱。一般柬埔寨國立的小學程度太低,所以在金邊有很多大大小小國際學校,其中一些只是掛個名字,裡頭的老師都是本地人。基督徒首選通常是基督教團契辦的國際學校。這些學校條件很好,老師都是基督徒,而且還上聖經課,學校裡還有牧養和關懷小組。可是,這些學校學費很貴(即便給宣教士子女打了折扣,還是比一般國際學校貴),名額也有限,因為想進去的人很多。後來,我們選擇了一所非基督徒辦的國際學校。除了因為收費較可負擔得起外,我們的考慮是:建立基督徒價值觀的責任重點應該是父母,不能推卸給學校或教會。再說,孩子也必須學會面對這個不信的世界,而不是在一個受保護的環境中接受「洗腦」。就曾經有人問過我:「你會給孩子們看哈利波特嗎?」會這麼問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小說和電影有很多關於奇幻魔法的內容,可能對孩子們灌輸了不符合聖經的觀念。我的立場是,與其只是讓他們接觸我們認為對他們好的東西,不如教導他們如何去判斷好壞對錯。我們不可能完全保護孩子們不受世界的渲染,即使能做到也不是好事,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判斷力(當然,有一些內容確實完全不適合讓孩子接觸,連基督徒承認也不適合看,諸如色情、血腥、變態等)。不但如此,接觸不同的事物可以提供親子更多樣化的話題,關鍵仍是需要花時間和心思。如果你真的關心孩子們的身心,並肯付代價去建立,這反而是一個推動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因素。   孩子是屬神的,我們只是受託照顧,不要把孩子從神手中搶過來。我相信,神為我們的下一代所預備的經歷,遠比我們為孩子設想的更加精彩。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58期(2019年7-8月) (文章、圖文授權/蔡頌輝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蔡頌輝專欄】宣教士談團隊衝突

某工場來了一個新的單身宣教士:與一對已在工場服事數年的宣教士夫婦配搭。新舊宣教士做事方式極其不同,包括對金錢的處理。平時意見不合累積了許多不滿,終於有一天,在彼此對峙中爆發,雙方掀起罵戰,現場猶如戰場,最後不歡 而散。過了幾個月,雙方分家,新來的宣教士出去另外開拓事工。   兩位新的宣教士在同一段時期來到同一個工場,在工場主任夫婦的督導下組成 一個團隊一起配搭服事。在同一個辦公室內同工,彼此之間有許多交流,聊事工, 也聊生活和興趣。幾個月後,其中一位宣教士找工場主任談話,指控另一位宣教士 總是針對他,甚至把對方所說過每一句令他不舒服的話都一一數算出來。一年後, 這同工要求轉到別的工場。   有一組外來的宣教士團隊來到一工場與當地同工配搭,由當地同工領導。當地的文化習慣家長式的領導,大部分決策都是領導一人說了算。雖然該團隊的領導還 是會召開會議討論事務,但宣教士卻感覺意見總被否決,有時候在會議上好不容易 被採納的建議在會議後也不照著議決執行……領導仍然一意孤行。漸漸的,宣教士 就不再提意見,甚至不願參與會議,整個團隊瀰漫著怨言和不滿。   以上都是我親眼見過和經歷的實例,而且只是記憶較深刻的幾個。這些個案往往很難以誰對誰錯、或誰好誰壞來簡單定義,其中所牽涉的因素相當多樣,包括宣教士原居地和工場當地的文化、做事習慣、思維方式,還有個人背景、性格、所受的訓練……要就此化解分歧、安撫情緒、尋著出路更是難上加難。人際關係一向是教會生活最令人頭疼的難題,在宣教領域上,還加上了跨文化因素,情況就更複雜。很久以前就看過一個統計,相信至今沒有多大的改變——團隊不和是宣教士離開工場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解決團隊糾紛也成了差會和工場最大的挑戰。在宣教工場能夠找到一個志同道合、配搭愉快的同工,不是理所當然的!以下是我這些年來對人際衝突的反思和建議,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1.不要懷著不切實際的期待   很多因人際問題而離開事奉崗位的例子(包括一般信徒離開教會),都始於人對這個團體存著過度理想的期待——以為大家都是基督徒,而且還是獻身全職的人,大家都與神有美好的關係,聖經讀得很多、很屬靈,在個性和品格上也符合一定的標準,相處起來應該不會有太多問題。錯!大錯特錯!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教會和宣教團隊也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巴拿巴和保羅,他們是自古至今都令人敬佩的領袖,巴拿巴更是被稱為「勸慰子」(徒四36)。這兩個大好人順利配搭了一整個第一次宣教行程,卻在第二次行程的開頭爆發衝突,導致最終二人分道揚鑣(徒十五36-40)。在事奉神的團隊當中有衝突,很正常,不必大驚小怪。   2.不要輕忽團隊發生的衝突   有衝突雖正常,但不能不理。忽視衝突所造成的後果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我就親身經歷過,因上級輕忽團隊衝突而導致宣教士離職,甚至整個事工必須結束。人很難在一個關係緊張的團體中快樂地服事,服事不快樂自然就無法長待。我們或許應該先停下其他我們認為重要的事務,解決人際問題,即使無法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也要及時先給相關同工予以安撫和解釋,並且讓當事人感覺到問題被重視。   3.不要太快下結論判斷是非   衝突發生之後最常見的反應就是爭論誰對誰錯,但事實上,在一個「屬靈」的團隊中引起衝突的,往往不是對錯分明的問題。當然,這不意味著宣教團隊完全不會出現道德問題,但依我所遇所聞,機率很小。在以巴拿巴和保羅衝突的事件為例,你認為誰對誰錯呢?或者我們這麼問:路加在記載這件事的時候,是否有意判斷誰對誰錯呢?顯然沒有。該事件可能更多是牽涉到兩個人的個性與處事方式,也可能和巴拿巴與馬可的親戚關係有關。同樣的,衝突當頭,非但協助調解的第三者應當客觀,當事人也切勿因一時的情緒而對人、對事下定論。   4.不要只從一個角度看事情   正如上文提到,人際衝突本身往往牽涉非常複雜的因素,在跨文化的團隊中,情況更是如此。某些地區的人習慣特定的領導方式,某些地區的人很介意某種說話態度,某些地區的人不習慣某些動作,某些地區的人很看重隱私……要不是事先了解並曉得如何謹慎,這些都可能是計時炸彈。而且炸彈不但可能在對方身上,也可能在自己身上。艾得理在《跨文化倫理學》一書中提到的就是一實例:一位在埃及服事的美國老師與當地同工配搭,那同工向美國老師吹噓自己乒乓球打得多棒,當他問起美國老師會不會打乒乓球時,對方回答:「會一點。」於是他邀請美國老師跟他比賽一場。結果,美國老師輕而易舉地贏了,但他們的關係卻從此有了很深的裂痕。美國老師認為埃及同工根本就是吹牛大王,而埃及同事則認為美國老師有意撒謊,為要羞辱他。他們對真理的認定各自有不同的前題,也各自以自己社會所認為美善的語言來表達。   5.不要輕言離開所屬的團隊   我知道「忍耐」是很多人最不想聽的字,因為那非但不是一個容易承受的負面情緒、有害身心,而且顯然對解決問題沒有多大的幫助。然而,活在人間,即便是在基督徒的團體中,甚至在一群全都是蒙召全職事奉的工人中,人若想要完全不必忍耐就能順利的「活」下來,絕不可能!我聽聞一些基督徒不斷換教會,或者傳道人不斷換工場,結果自己永遠無法從中學到功課,更妄論要在事工上有所成效。當然,同工不是結婚,沒有必須終身廝守的承諾,我們也不應該批評因團隊不和而選擇離開的同工,但一遇到問題就以離職迴避,無論對事工或宣教士本身而言皆非好事。成熟的人格不僅僅是靠一堆待人處事的知識學習而來,更是靠有血有肉的實戰經驗去磨練出來的。一見衝突就逃的人,肯定有很多寶貴的功課沒學好。   6.不要把關係建立在事工上   預防勝於治療,團隊衝突不能只是要在它發生後懂得如何面對和處理,最好是懂得如何將衝突發生率降低,或為難免會發生的衝突打下好的基礎,讓化解衝突變得更容易。按我的經驗,建立關係良好關係的團隊關鍵在於平時的相處,而不僅僅是在事工上有互動。我想念在韓國和柬埔寨服事時的團隊,平時天天忙於事工,一到週末就和同工一起出去吃飯、購物、逛街,一年也會有一兩次一起到較遠的地方旅遊。在台灣進修的時候也是。教會同工每週都開會,但每月會有一次大家一起出去散步、喝茶、聊天,一年會有一次帶全體同工和他們的家人一起旅遊。這些平時所建立起來的關係和認識,以及一起經歷和累計的美好回憶,使彼此更了解對方的個性、想法和做事方式,也因此能防備碰觸對方的底線。如果想要更有系統地認識自己的隊友,使用一些專家設計出來的測驗(個人性向、領導風格、衝突模式等)或遊戲(我就大力推薦《送禮高手》桌遊)會有所幫助。   7.當了解自己的職分與定位   我發現,團隊衝突出現的另一個常見的原因是職份分配不清楚,或者衝突者不曉得自身的定位。換言之,一個團隊中必須對每一位同工的職責與權限說得越清楚越好,讓大家都知道哪些範圍是哪位同工負責,避免自己侵犯別人的範圍,也可以避免自己的權限被侵犯。在這個過程當中,每個同工當學習的功課就是順服。意即,在不是自己權限範圍的事,負責的同工做決定的時候,即便自己並不完全同意,也為了團隊和事工的好處而全力配合。健康的團隊精神,就 是放下自尊,全力地支持整個團隊達成的協議。 話說回來,對事工造成最大破壞的是團隊不和,但相信很多宣教士都會認同,給宣教生涯留下最多美麗回憶的也是團隊。到底我們要讓自己的團隊經驗留下傷害還是甜美回憶,一大部分在乎我們如何有智慧地處理配搭過程中所產生的衝突。     圖文:蔡頌輝(Andrew Chai)/本文原載於《華傳》第57期(2019年5-6月) (圖文授權/蔡頌輝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