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這是一個不安的世代,人們被許多的欲望所牽動著。四處尋找可以滿足自己欲望的方式或機會,整個社會因人們只追求自我欲望的滿足而變得扭曲。
包羅萬有的基督是由美地所豫表;在這美地裏我們一無所缺(申八9)。美地是新約信徒的基業,它不是物質的土地,乃是包羅萬有的基督;祂是我們基業的憑質。祂是眾聖徒所分得的分,作了我們神聖的基業,給我們享受。 神的心意是要把祂所有的子民,帶到豫表基督作為目標的美地。在舊約裏,神的百姓行走路程,然後達到目
包羅萬有的基督是由美地所豫表;在這美地裏我們一無所缺(申八9)。美地是新約信徒的基業,它不是物質的土地,乃是包羅萬有的基督;祂是我們基業的憑質。祂是眾聖徒所分得的分,作了我們神聖的基業,給我們享受。 神的心意是要把祂所有的子民,帶到豫表基督作為目標的美地。在舊約裏,神的百姓行走路程,然後達到目標,但在新約中,我們浸入了基督的信徒,已經在目標裏。 今天的美地就是基督那包羅萬有的靈(加三14),祂住在我們的靈裏(提後四22),作我們的享受;照著這靈而行,乃是新約的中心和關鍵。 但我們如何能照著靈而行?首先歌羅西書二章六至七節啟示,我們已在基督裏生了根,好使我們從這土壤吸收元素而長大。要在基督裏深深的扎根,惟一的路乃是接觸主,並且花時間用許多禱告讀主的話。我們首先往下長,然後向上結果。這樣,我們就會在基督裏行事為人,就是在基督裏生活、行事、行動、為人。 當我們在基督裏行事為人時,我們就會在基督裏被建造起來以活出基督。所以,我們每天早晨需要花足彀的時間吸取主;十分鐘雖然好,但在一天的起頭,最好花半小時享受主。我們早晨花時間接觸主,並且一天當中在靈裏,自然而然就吸取基督這土壤的豐富進到我們裏面。我們必須花時間享受主這包羅一切的土地,使基督這豐富土壤裏的一切元素,被吸收到我們裏面。為此,我們需要有細嫩的新根;不要讓自己老化,乃要天天新鮮而更新。另外,我們還需要忘掉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光景、我們的失敗以及我們的軟弱,單單花時間吸取主,使我們在祂裏面被建造,為著建造基督的身體,就是祂團體的彰顯。 民數記啟示豫先安排美地的分配,豫表按照神的選擇對豐富之基督的分享。美地被二海(地中海與死海)一河(約但河)所環繞;這二海一河都表徵基督的死。這指明對基督的享受與祂的死極有關係;我們對基督的享受必須是在祂死的範圍、境界裏。美地從兩邊毘鄰的水中升起,指明美地是上升、高舉之地;這表徵復活並升天的基督,屬天的基督,已經在祂的復活裏進到我們裏面,並且我們在祂的升天裏享受祂的豐富。 流便和迦得二支派請求領受神所應許的地(民三二1~5、33),這並沒有錯;然而,他們想要照著自己所選擇為上好的來領受這應許,卻是不對的。並且得到『約但河東之地』,只彀得上神屬靈的目標,卻不是神榮耀的目標。神榮耀的目標乃是在祂升天的地位上,承受在基督裏豐盛的基業,就是基督豐盛的榮耀。他們只想到自己,太顧自己的享受,而不顧神的旨意、計畫、目標、國度或見證。但摩西允許他們二支派的許諾(民三二16~19、33),對他們說,他們若是與弟兄們同去打仗,制伏那地,卸下他們的責任,就能得約但河東之地。他們的揀選使他們的子孫失去承受迦南地的權利。我們知道神已命定基督作我們的分,給我們享受,但我們必須與神所命定的合作,把神和基督之外的一切東西,從我們裏面趕出去;我們必須毀壞我們裏面所有的偶像,不給拜偶像留任何地位(民三三50~53);惟有那樣,我們纔能對基督有真正的享受,好為著教會作祂的建造和祂的國。 (文章授權/台北市召會)文章轉載台北市召會週訊1097/職事信息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主耶穌在約翰福音說:『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約六57);『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十四19)。保羅也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因我活著就是基督』(腓一21)。從這些經文我們看見活基督的完整圖畫。整本聖經中神聖啟示的中心思想乃是:神渴望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裏面,成為我們的生命、性情、性格和生活,使我們能活基督,這是神聖啟示的命脈。新約聖經裏保羅、彼得、約翰、雅各四個人的歷史說出他們是照著這個啟示活基督。他們一生都憑著神聖的話與神聖的靈來吸收神。這位主觀的神成了我們的分,乃是藉著話與靈。 宗教的陷阱使我們不能活基督。主耶穌說:『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十五5)。事實上,我們離了主,仍然能作許多宗教的活動。這些都是人作的,不是出於主的。許多基督徒落入宗教與一些合乎聖經之事物的陷阱,這使他們不能活基督,卻不自知。因此我們要棄絕神學的談論,單單記住神要我們接受祂作生命,把祂活出來。神經過了種種過程,如今在復活裏祂就是那靈,是賜生命的靈。我們千萬不要陷入知識裏,而要注意生命的經歷。 另一件攔阻我們活基督的事,就是我們習慣性的生活。習慣是一道流,會不知不覺的,在下意識裏就叫你隨流失去,不活基督。聖徒們聚在一起,常照著習慣談論、說話,但卻說沒有時間禱告、禱讀。我們必須讓活基督成了一種習慣的生活。我們的習慣不該是交談而是禱告;我們的習慣必須是唱詩、頌讚以及感謝。活基督必須建立到我們全人的組織裏面,成為我們的習慣。 我們必須實行不住的禱告(帖前五17,西四2,弗六18)、不住的讚美、不住的稱頌、歌唱、感謝(弗五19-20,西三16-17)。如果你不這樣實行,那麼讀生命讀經的信息,甚至讀聖經都會是虛空的。當你呼吸、禱告、讚美、禱讀、頌讀主話的時候,聖經對你來說才是活的。這樣你就會得著傳輸、灌輸、浸透,祂要成為你的一切,使你與祂是一。凡你所說、凡你所作的都是基督。這就是活基督。 神為了讓我們在話裏享受三一神,讓我們摸著神聖性情裏那純淨、堅剛的本質,祂就把聖經賜給了我們。聖經不是屬人、屬世的著作,而是神聖呼出的濃縮。你必須用尋求的態度、用活的路來愛祂、愛祂的話。你只要記住三個點:首先,神要你接受祂作生命活祂;第二,祂如今是那靈;第三,祂也是話。當你把這些應用到你的經歷裏,你會發現話和靈是一。 我們怎樣放下習慣性的生活?首先我們需要主的憐憫,為著我們不活基督的光景哀哭、哀慟(太五4)。第二,我們需要束上心思的腰(彼前一13),心思就會清明。第三,成為一個簡單的人。我們越活基督,就會越簡單。我說的『簡單』是指你對任何人、任何教會或任何事情都一無所知,你只知道基督。第四,興起!反對我們的習慣,我們必須這樣作,好從習慣生活的監禁中得著解脫、得著釋放。直到我們完全被這一件事、被這一個負擔所佔有,那就是活基督。 (文章授權/台北市召會)文章轉載台北市召會週訊1061/真理推廣/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一冊第三段第十六至十八章/作者/李旻恩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主耶穌在約翰福音說:『喫我的人,也要因我活著』(約六57);『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十四19)。保羅也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因我活著就是基督』(腓一21)。從這些經文我們看見活基督的完整圖畫。整本聖經中神聖啟示的中心思想乃是:神渴望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裏
凡學建築、設計、藝術的人都學過「黃金比例」。甚至在音樂、小說、電影如「達文西密碼」也拿來大做文章。更有甚者,如宇宙論、股票趨勢、美女的身材標準,也以「黃金比例」來判斷。為何人們會對「黃金比例」感興趣?因為認為它是自然界的基本構成要素。在行星、動物、甚至人類的構造比例,都奇異而精準地忠於此一比例。認為這個數字必然是由造物主所設定的,是「神聖比例」。
在這緊張的時刻,華人基督徒要起來為耶路撒冷的平安禱告。 (照片來源/卓健誠牧師) 耶路撒冷的聖殿山是亞伯拉罕獻以撒的祭壇所在。 神要大衛王以600舍克勒的金子購買聖殿山,就是要各支派都有份於聖殿山。 神讓所羅王完成建造聖殿,是為了讓神的子民能敬拜神,領受神同在的平安。 在聖殿山流血
本月1日,以色列戈蘭高地駐軍親眼見到神奇黑色暴風出現在以敘邊界,並且該暴風無法越界進入以
「這個孩子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禮物,茱莉與我都是基督徒,聖經清楚說明母腹之中生命的神聖,因此我們不可能選擇中止妊娠。」撒母耳的父親-亞歷克斯.阿爾瑪斯2013年時這麼對外公開表明立場;如今撒母耳已是18歲俊逸青年,認知能力十分正常,雙腿雖裝上支架行走,卻熱衷運動、活潑好動。 自基督教創造的觀點來看
(照片來源/Asia for JESUS 國度豐收協會)
傳神聖誕老人寒冬送暖,圖為暖暖包贈送儀式,左為高雄市社會局張乃千局長,右為傳神執行長李志
江天明牧師為長者施洗。 (攝影/記者林純如)
世上兩個團體是上帝親自設立的:一是家庭,二是教會,由此顯出神對家庭的心意與重視。
聞名亞洲的「光之教堂」。(照片來源/茨木春日丘教會)在偶像猖獗的日本,佇立了一間紅極亞洲的「光之教堂」,高舉基督十字架!教堂外觀簡約。(照片來源/茨木春日丘教會)位於大阪與京都之間的茨木市的光之教堂,正式名字為「茨木春日丘教會」,建築設計出自崇尚關懷大地,與自然互動風格的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之手,19
台南希望之光11日走上街頭舉辦第五屆為真理而走,宣揚神的愛與真理。(照片提供/希望之光)《聖經》中明禁「流無辜人的血」,殺人也必須付出律法的代價,但為什麼墮胎現象卻被社會默許?台南希望之光11日舉辦第五屆「為真理而走」活動,傳遞「生命神聖與性純潔」價值觀,10多間教會和機構近600人參與,將聖經真理
台灣校園書房出版社與香港靈風基金會於浸信會懷恩堂舉辦「十架門徒-斯托得紀念講座」。(攝影/記者張嘉慧)享年90歲的約翰˙斯托得(John Stott)牧師,於去年7月27日回天家,在其逝世滿週年之際,台灣校園書房出版社與香港靈風基金會舉辦「十架門徒-斯托得紀念講座」,分別由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宗教及哲學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