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異象」對一個偉大思想家是何等的重要,它不只讓人有創新理念,對於科學背後的物理意義、哲學意義、乃至神學意義,有更深入的洞見與啟示,令生命臻入更高層次...
巴斯卡(Blaise Pascal),因為孝敬父親,雖然只活短短39年,卻名垂不朽,為歷史上最偉大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
許多基督徒常困惑:工作和信仰之間,該如何「平衡」?也許可以換一個問題切入,那就是:從聖經的觀點如何看待工作?甫自清華大學教授職務退休的潘榮隆牧師引用經文,講解:工作其實跟基督是「綁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是神所賜的禮物!但是又不能將之視為偶像,拿捏取捨的關鍵便在於「祭壇」。
許多科學家,試圖找出宇宙裡有「真空」的存在。若果有真空,那麼該處就空無一物,《聖經》中的神也就不存在,基督教就是假的....
在科技昌明時代,要高談信仰很不容易。巴斯卡的偉大,就在於:身處理性至上的時代,依舊不以福音為恥,他以邏輯思辯上帝存在、明示選擇上帝存在,是生命中最划得來的投資!
有一群人,在聖靈被蒙蔽的時代,領受那份屬靈的感動,在他們專業裡尋求神存在的證明。其中最深得我心的是布萊士•巴斯卡(Blaise Pascal)。他把看似對立的「科學」與「信仰」揉合成一體,集合了專業與信仰於一身...
既使面對死亡的威脅,我們也不怕遭害;這不是「神話」,而是「神的話」、也是神的應許...
為何防疫隔離自古以來一直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防疫隔離」(Quarantine)是最古老的有效措施。「Quarantine」的字根是「40天」的意思乃源於...
「主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萬人都得救。」(彼得後書3:9)主愛每一顆靈魂、每一個人的生命。 我在美國念書時,學到一個俚語:「Don't even think of it.」(想都甭想!) 很多事情,想都不應該想,連存一絲念頭都不行,如:學生不能有作弊念頭、醫師不能有放棄任何病患醫治機會的想法(根據「醫師誓言」:「我願意盡我一切力量尊重生命,妥善加以維護」)、父母官不能訂立任何有傷人民生命的政策、在陰暗處不能有想強暴弱小女子的衝動…。 這都是成為「人」的基本信念。 所以新冠疫情初起時,英國首相強生(Alexander Johnson)宣布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我心中十分悲切─他已違反「政治倫理」了。 「共存」的理論基礎是達爾文演化論:讓病毒與人類自然交互作用,達到適者生存的平衡。換句話說,不適者就給他自然淘汰,這是何等殘忍的念頭啊;任何人都應該「Don’t even think of it.」連想都不該想。英國首相或疫情指揮官(想必是流行病學專家吧),應該盡全力去「搶救雷恩大兵」才對啊! 「清零」有可能嗎?「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馬太福音19:26)讓我以歷史(證據)證明人類,尤其是一群相信神的人,他們是如何信靠神,發揮永垂不朽的人性光輝:保護每一個人的生命、疼惜每一顆靈魂。 天花是人類歷史上至為惡極的流行病,它橫行全球3,000多年,致死率為30%、造成數億人口死亡(約當時全人口1/10),令人聞之毛骨悚然,既使強大帝國都對它束手無策。 被譽為「疫苗之父」的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原為牧師世家之子,看到人們為天花所苦,便棄家庭傳統而學醫,他依照中國人古老治病原則,在一孩子身上實驗疫苗的可行性,終於發明了人類第一支疫苗,最後他大力宣導,普及全球,終將天花撲滅、是人類抗疫史上最偉大貢獻。 曾是「瘴癘之島」的台灣,過去每年「瘧疾」罹病人數高達百萬(當時人口只有3百萬人),有時死亡人數多達萬餘人,令台灣人驚恐。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Patrick Manson)在台灣開始他的醫學之旅;因他的建議,人們解開瘧原蟲傳染途徑之謎,而設定抗瘧疾之策略。 二戰之後,台灣執行聯合國的「根除瘧疾」計畫(Malaria Eradication Program),而後在立志為「科學牧師」的「中國農村復興運動委員會」主任沈宗瀚,帶領一班有志基督徒如顏春輝等人的努力下,完成了台灣抗瘧使命,是為亞洲第一個抗瘧成功的地區,立下滅瘧範例,台灣滅虐新模式深獲聯合國讚揚,並普及到全球,是為台灣醫學史上最光輝的一頁。 在這一段段輝煌傲世的歷史中,我們看到基督徒領袖們帶領全人類,上下一心成功抗疫,這些神兒女們在專業上盡心擺上,以及橫貫其中神的恩典與作為,為對抗瘟疫立下一個個「清零」典範。有誰能說「清零」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共存乎?「Don't even think of it.」;清零才是我們應該持守的信念。 (文章授權/潘榮隆)(註:請參考拙著,發表於2021年10月期及2022年1月期《宇宙光》雜誌之文章)
萊布尼茲晚年的「神義論」和「單子論」,統構成他的主要神學觀點,以證明神是存在的(因為這世界無可置疑的是存在的,故神存在)、神的至善之美、神的統籌協和大能、神的偉大救贖計畫與能力,…等,宏偉的理性神學基礎。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一個全然沒有苦難的世界,將是一灘死水,沒有漣漪的靜美、不見波濤洶湧的壯闊;就因為如此,神給了人類最偉大的禮物:自由意識,可以為自己做選擇,縱使人們有可能跌倒或犯錯、犯罪,帶來苦難...
歷史上最偉大科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發明微積分。前者,無異議;後者,頗有爭論:有人認為萊布尼茲才是首先解開微積分者。不同的童年,塑造不同人品;唯有正確信仰,才能使人坦蕩無愧-科學大師牛頓與博學多聞的萊布尼茲之爭,如此教導我...
再偉大的人物,生命中還是常有瑕疵,牛頓自不例外。凡人都是不完美,我們都需要來自神的救贖與醫治。研讀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牛頓之一生,總讓我掩卷沉思久久。卑微的我,更需要耶穌的救贖與醫治...
讀著牛頓運動定律,我不懷疑主耶穌是那永生真神。在「安息」中,上帝至少做了三件事:安息、賜福、定節日,加上我認為在《聖經》中沒有提到的事,難道沒有這個可能嗎?上帝所創造的宇宙必然反映造物主的本質:靜中有動...
牛頓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在蘋果樹下,以物體運動歸結出「萬有引力」,為人類在浩瀚星象中渺小的地位與處境,指向一個遙遠的盼望:任何的「存在」之間,都彼此存在一種關係、甚至多種「引力」,值得我們去探索。偉大無限的神存在,自會吸引存在的我們。神是愛;祂用愛吸引我們,我們就快跑跟隨祂...
牛頓微積分了光,啟迪我對世界和平光亮的認識;《聖經》幫助我尋找到生命的真光。光映照出生命的特質:每個人有自己的特色、認同,如各色的光多元豐富,當這些生命特質獨立照射、互不干擾、彼此尊重,那麼社會將如普通「白色光」般光亮...
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因為耶和華必再喜悅你,降福與你,像從前喜悅你列祖一樣。 -申命記3:9~10
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因為耶和華必再喜悅你,降福與你,像從前喜悅你列祖一樣。
-申命記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