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今(2024)年8月4日到9月2日為台灣的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期間包含食、衣、住、行、育、樂等方面,傳統社會皆存在禁忌。其中包括「言語上的禁忌」,例如:不可直呼「鬼」字,而應以「好兄弟」稱呼;情侶間則切莫向對方說:「想死你了」、「愛死你了」等話語,以避免招禍上身。身為基督徒,你如何看待這些事呢?
需要兩個人一起創造只有你們單獨相處的時間,這個時間需要認真的互動,而不是坐在餐桌上各自滑手機或者躺在沙發上各自滑手機...
再一次,神顯出恩典到「嘉」的記號!150年前(1873年)的7月15日,嘉義地區第一間教會成立,今(2023)年7月15日上午8-10時,第一屆「嘉義城巿祈禱早餐會」盛大舉行,近170人熱情參與!嘉義市長黃敏惠率市府團隊15人,同心齊為城市祝福!現場並有民意代表王美惠立委、蔡文旭市議員等人共襄盛舉,
你聽過「社交恐懼症」嗎?心裡明明有千言萬語,但一開口就心跳加速、冷汗直流,怕自己說錯話,引人不悅,終至雙唇緊閉,難以開啟對話;或者有訪客到家中,就是邁不出步伐走出房門去打聲招呼。在公眾場合與陌生人或不熟識的人寒暄、聊天,對一般人而言稀鬆平常,但對「社交恐懼症」者,卻是心頭一大交戰,揮之不去的恐懼會令
聖經中可以看到,天使多次透過面對面、或以睡夢中的方式,和基督徒交談,然而,我們是否應該期待聽見天使的聲音呢?「小心!聲稱和天使交談的人,可能在與惡魔說話。」伯利恒學院和神學院校長,同時為美國伯利恆浸信會牧師約翰.派博(John Piper),如此提醒。
有一個研究說妻子一個禮拜需要先生和她講十個小時的話,研究中還特別註明是「至少十個小時」...
每天早上我一起床,都會先向聖靈打招呼。接著,我會跟聖靈親密地交談,那麼,聖靈就會與我同行,使我的人生與服事滿有恩膏,充滿喜樂...
一場交談,一次相遇 我們在這有了一個禱告的定義,既能肯定人類禱告的廣泛性,也能幫助我們做出重要的區分。所有的禱告都是對上帝的反應,在任何情況下,上帝都是發動者—「聆聽」總是在求問以先。除非上帝先臨到我們,否則我們絕不會向祂伸出手。 然而並非所有禱告都是一樣的,或是都能同等有效地與上帝建立關係。我們對於上帝是誰的認識越清楚,我們的禱告就會越好。直覺禱告就像緊急信號燈,是對於上帝現實的籠統感受的反應;但作為屬靈恩賜的禱告,則是真實、個人性的交談,回應上帝具體、言語的啟示。 但是禱告還能不止於此。我們很多甚或大多數的交談,相對而言都很膚淺。人們可以互換資訊但卻不必太自我揭露。但有些交談卻可以很深入,我們感到雙方所揭露出來的不只是資訊,而是自己。此時交談就變成一種個人性的相遇,一種真正的連結。 魯益師(C.S.Lewis)在其小說《那股邪惡的力量》(That Hideous Strength)中,講述了其中一位人物:簡.司徒多克(Jane Studdock),在一場關鍵對話之後的轉變。她曾經認為「宗教」就像一縷香煙,「從特別有慧根的靈魂上發出,升到歡迎它的天庭,」而天庭再以各種獎賞和祝福來回應。現在她腦袋裡卻突然有了一幅非常不同的畫面,不是我們向上的努力,而是「上帝……伸出祂大能、智慧的雙手來創造和修補。」然後基於這個新訊息,她感到自己來到「一位有位格者的面前。迎接她的是某種期待、耐心、堅定,而中間沒有面紗或保護。」上帝與她相遇。結果,一切都改變了。「草叢下的泥土、道路邊的青苔,還有小石頭砌成的路肩,都沒有顯而易見的變化,但它們都變了。有一道界限被跨越了。」 幾乎馬上就有聲音出現在她的腦海中。先是正面進攻:「『要當心,先退一步,保持清醒。別忙著跳進去』它們說。」然後是更狡詐地力勸她把這種感覺,變成一種使生活可以更豐富的經歷,用以幫助她更好地去享受當前的生活。「『妳有了一次宗教的經歷。這很有意思,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現在,妳可以對十七世紀詩人有更好的理解!』」敘事者魯益師補充總結:「但是,她的防線已經被攻破了,所以這些反擊並沒有成功。」 魯益師為這一章下的標題是:〈真正的生活就是相遇〉。的確如此,而且這特別成立於在基督裡的生活。當簡遇見上帝時,她的生活就改變了。聖經談到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時,就是視之為知道和被知道(加拉太書四:9;哥林多前書十三:12)。目標不是只是分享觀念,而是分享我們自己。交流可以導出雙向的個人性揭露,產生一種只能稱為「動態經歷」的結果。巴刻(J. I. Packer)在其名著《認識神》(Knowing God)中寫道: 「認識神和人與人一切直接的關係一樣,是個別的交往……認「識神不止於知道關於他,而是當他向你敞開時與他交往,當他注意你時由他對付……朋友……他們用言行彼此敞開心懷……雖然如此,仍然請勿忽略認識神的感情的關係,也是理智、意識的事,否則就實在不可能成為兩者之間深刻的關係。」 所以,最完整意義上的禱告是什麼?禱告是在上帝透過祂的話語和恩典,開始一場交談之後,繼續這場交談,並最終變成與祂完全地相遇。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持續看到暖新聞,為你的生活帶來祝福!點我奉獻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一場交談,一次相遇 我們在這有了一個禱告的定義,既能肯定人類禱告的廣泛性,也能幫助我們做出重要的區分。所有的禱告都是對上帝的反應,在任何情況下,上帝都是發動者「聆聽」總是在求問以先。除非上帝先臨到我們,否則我們絕不會向祂伸出手。 然而並非所有禱告都是一樣的,或是都能同等有效地與上帝建立關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都是不易相處的人。看看周圍的人,你就會心知肚明,或許你的叔叔總愛反駁你的觀點,老闆經常批評你工作不力,母親則是固執到底的烈士,或者你的鄰居總愛找你麻煩...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