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微小

【生命樹專欄】跪聽孩子哭聲

跪聽孩子哭聲 在美洲大沙漠上,有一個印第安小孩失蹤了。眾人成群出去尋找,找了許久沒有結果。最後,尋找的人全都失望,灰心回去。惟獨一人沒有灰心,就是那個小孩的母親。她說,「我要一直找他,到死不休。」   她在沙漠上,走來走去,最後竟用膝頭跪著爬行。因她的耳與地接近,聽見了小孩微弱的哭聲。她就立刻跳起來,說,「我聽到了他的哭聲。」   遂即順著聲音的方向前去尋找。不久,母子互相擁抱,轉哀為喜。 我們若是愛主,必會常常俯伏在祂腳前,聆聽祂的聲音;尤其早起,更是如此。   忽爾止步 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和他的一位商人朋友在野地散步。昆蟲學家忽爾止步,走向附近樹林裡去,似在尋找一件東西;但他的朋友不知他在尋找何物。   不久,昆蟲學家找到一隻蟋蟀似的小蟲,給他的朋友看,並說,他聽見那蟲的鳴聲,所以止步去找。他的朋友覺得十分希奇,那蟲聲音微不可言,他絲毫也聽不見,昆蟲學家竟聽得見。   不久,他們離開野地,走在熱鬧馬路旁的人行道上。那位商人亦忽爾止步,彎身拾起一個五分的銀幣。昆蟲學家卻一直走去,絲毫也未聽見那銀幣落地之聲。   由此可見,什麼樣的人就聽什麼樣的聲音;屬世界的人就聽世界的聲音,屬神的人就聽神的聲音。   一位愛主的基督徒會聽裡面神微小的聲音,並且必定早起先聽神的聲音,不願在此之先聽到世界的聲音。   (文章授權/台北市召會)文章轉載台灣福音書房/造就故事(上)https://www.twgbr.org.tw/   面對大環境的挑戰,您的行動可以支持今日報堅定走下去! 點我奉獻 每日新聞不漏接 立刻加入今日報Telegram頻道!  Telegram下載+中文化教學》 精選要聞》 當你感到無助失望... 聆聽這十個提醒 世界秩序洗牌之際,該何去何從? 董宇正牧師:用愛的法則,把握機會贏在新起跑點 妳的丈夫對信仰懷疑? 聰明回應的4個方式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花輪・牧思專欄】疫情之下我們都很微小,但天父的眼光卻垂顧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這段時間,每天下午三點防疫指揮中心的記者會,讓全台灣都忙了起來。老百姓緊盯直播關心數字變化、各種記者猛挖新聞賣點、科學專家進行各種解析、網路鍵盤手則開始產出各式評論。   在這個科學進步又發達的時代,每每醫生或科學家的發言,最具說服力。他們會端出各項數據趨勢,再佐以一些專業術語,往往能非常權威地鎮住了慌亂的常民,破除似是而非的耳語傳聞。   「證據會說話」讓整件事看起來理性多了。   不過有趣的是,不知你有沒有看過,好些醫生或科學家之間,倒也是南轅北轍?有的說一定要戴口罩,有的則說勤洗手最重要;生化學家鼓吹用肥皂洗手最有效,病毒學家堅持酒精才是王道;張醫生說致死率<1%,王醫生說死亡率逼近5%;陳博士說天氣漸熱疫情將趨緩,林博士說高峰還沒有來到,......。   原來證據之外,還有觀點。   牠,實在是太新了,新到人們還在不斷累積認識牠的證據,而且未知遠大於已知。於是,專家只好在經驗中看方向、在理論中尋出路、在猜測中找答案。科學的最終目的是控制現在並且預測未來,但在成功控制與神準預測之前,嚴謹的科學家們,永遠只是最後知後覺的那個人。   證據只能表明了已經發生的事,觀點則會透露了尚未出現的可能。但除此之外,面對疫病還需要「眼光」~就是看見一種未來的必然,#並讓我們能穩步前行。   往往這種眼光,不是源於自己的觀點,而是一種生命中的禮物。就像跌倒的孩子永遠會看向母親、奔馳的選手永遠會凝視目標、沮喪的人們永遠會抬頭望天。因為他們知道,此刻並不是終局,自己的家鄉與歸處是另一個故事,正待迎向前去。   雖然勝負未分,但疫病終會過去,而你可有眼光看見當風浪平息的那日,自己會站在哪裡呢?我希望自己像《聖經》中的大衛王,他在仰望遼闊夜空時忍不住讚嘆道:「人算什麼,你竟紀念?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你使他比神低微一點,卻賜給他們榮耀尊貴作冠冕。」   新的一週,疫情之下我們都很微小,但天父的眼光卻垂顧。   花輪牧師 敬上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在世界的鏡頭專欄】每一個微小的偏離,都將帶你抵達完全不同的目的地

玫琳凱.艾施(Mary Kay Ash)曾說:「有些人一輩子都在偏離常軌。他們一天偏離一點,每天、每週、每月緩慢地改變,毫無察覺,直到驚覺事態嚴重時往往為時已晚。」   在飛航世界裡,有個法則被稱為「六十哩一度」,指的是「一般飛行六十哩後,飛航方向會偏差一度」的理論,或許,這個理論也可以運用在個人生命逐步偏離的情況。如此推算,對於你此時行進中每偏離一度,你可能在航行六十哩之後將偏離大約一哩之遙。   如果你不去留意每一個微小的偏離,隨著時間流逝,你最終的目的地將完全不同。   當我們偏離太久又太遠了,我們對那些改變不再感到吃驚,也不再敏感。那些「偶一為之」逐漸成了常態。   每一次當我們又一步遠離理想的自我時,我們的內心不再交戰。 那些曾經令我們不安的轉變,現在早已習以為常。 過去曾經用力抗拒的事,現在早已麻痺無感。 我們不再留意那些問題,所以不覺得有討論的必要;我們徹底忘了自己曾經在哪條路上。   最可怕的,是我們可能以一種不以為然的心態來面對曾經殷切企盼的理想與目標,因為我們早已不再相信自己是誰,也不再相信曾經懷抱的夢想。   好消息是,如果你正偏離人生的軌道,或正在面對過去錯誤決策的後果,這一切都有解決之道。不管你已偏離多遠或多久,也不管你做了多少令你人生大翻轉的錯誤決定,想走回正軌,我們有解套。   親愛的,你其實有選擇的能力。   出自《最美好的那個妳,一直都在》,歡迎訂閱 博客來中文書:https://reurl.cc/pDNkm4 (文章授權/格子外面文化團隊)作者/克莉絲朵.赫斯特  譯者/童貴珊 您可以成為今日報的祝福!為我們打開天上的府庫,按時降雨在這地上~(點我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曠野的生命

去一趟約旦、以色列地,深深明白沙漠、曠野是什麼意思。一望無際的黃土、走無止境的岩石,只需要一個小時,黃色塵土就沾滿了鞋子、衣服、頭髮…,清潔整理反而是有一點浪費的事,因為走在曠野地是清不完的沙子與石頭。但特別的是,越自然的風景、越讓人敬畏起上帝的能力;越在一望無際的曠野,越讓人意識到自己的渺小。   聖經中有一個人被上帝帶去了曠野,而且一去就去了40年,這個人就是帶領以色列出埃及的摩西。過去的摩西很勇猛,但神沒有要他的勇猛,卻要他的順服,所以他去了一趟曠野;過去的摩西很崇高,但神沒有要他的地位,卻要他的順服,所以他去了一趟曠野;過去的摩西很聰明,但神沒有要他的智慧,卻要他的順服,所以他去了一趟曠野。摩西帶領以色列600多萬人出埃及,原來都不是因為摩西很行、很厲害,單純是因為上帝的能力,而祂尋找、使用的人就是單單相信祂、順服祂的人。   經歷過曠野的生命是更新的生命。我們的生命也經歷過曠野嗎?   就是我們的主也在開始服事之前,被聖靈刻意引到曠野,經過40晝夜的禁食禱告,最後魔鬼來試探祂,或用肉體的需要、權力的慾望、世界的榮華…我們的主都一一勝過,並且得勝。相較於以色列40年的曠野之路,他們在肉體、權力、榮華上一一向魔鬼稱服,在曠野的這40年,他們不僅白走也浪費了青春歲月。   經歷過有主同在的曠野生命,是得勝、更新的生命。   或許有人會說:「去曠野很恐怖、很孤單,我才不要…」,或者會以為做錯事的基督徒才會去曠野,但是就是因為知道自己的渺小、無能為力,曠野就是我們開始學習交託給主的歷程,並經歷主的慈愛、主的接納。從古至今,神從來都不使用有能力、有聰明、有成就的,卻使用人的順服,而人什麼時候順服呢?往往就在曠野的時候,我們高傲的心、驕傲的眼、屬肉體的情慾通通開始被對付,就如同主耶穌勝過了撒但的計謀,我們的主也要帶領我們勝過這一切的軟弱。   去了一趟約旦、以色列的曠野,深深體會到曠野是神給以色列人的祝福,更是給基督徒生命中美好的印記。因為曠野,讓人知道祂才是賜豐富、賜生命的主;因為曠野,讓人知道生命活水在於祂、也屬於祂;因為曠野,讓人知道自己的微小,進而讚嘆造物主的偉大。但願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因為經過曠野而更認識我們的神。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作者/周維音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