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亞細亞宣教聯盟主席,曾任台北真理堂主任牧師、台灣信義會監督、牧者訓練協會創會理事長。
我們在帶領家人信主的過程中,有時候會覺得不知該怎麼做才好,甚至有時還會因為黔驢技窮,被家人的不動如山而氣得要命,乾脆使出「帝國主義式的愛」,也就是用強迫的方式要家人信主,這種做法根本是違背福音的精神,而且還會有反效果。到底,在帶領家人歸主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需要認識自己生命的黑暗面,知道這些黑暗是如何形成的。
信心常常會起起伏伏,所以需要有人向我們作見證,挑旺我們對上帝的信賴...
我們怎麼知道我們的心是否真的敬虔、我們的行動是否真的敬虔?檢驗的方式很簡單,整本新約聖經都在告訴我們這件事情,例如...
過去十年,我持續不斷地幫助我自己以及我們的弟兄姊妹,培養起各種健康的習慣,都是根據真理而來的...
過去農曆年過得不好、失敗的原因是甚麼?歸納起來大概有兩大類:
幾個禮拜前,我對領袖訓練班的弟兄姊妹作了一個調查,想了解大家紓壓的方式....有些人說去安靜(特別是弟兄),有些人說大吃一頓,有些人去運動、聽音樂、找人聊天、上網、看電影等等。你紓壓的方式是甚麼呢?
今天我們能夠勇敢對人講真理和事實,是因為我們看上帝的榮耀大過自己或人的榮耀。
基督徒為新的一年命名,跟外邦人的「新年新希望」不一樣;我們必須用希伯來書的眼光,區分人生中哪些事情是暫時的、哪些是永存的,留心追求那永存的...
有些人數算自己的日子,卻沒有得著智慧,數算過去的日子得到無盡的懊悔,數算未來的日子得到無盡的焦慮。為什麼呢?因為數算日子的眼光錯誤...
世界的觀念、其他的信仰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做多少就領受多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樣解釋,就大錯特錯了!面對這段經文,要有正確的福音神學作基礎,否則很容易落入成功神學,或者變成反對物質方面的祝福...
猶太人與很多基督徒都有一個觀念:有病、發生意外、遇到困難,都是因為犯罪;無災無病,就是沒有罪,狀況很好─這觀念好像對,又好像不對。到底疾病與罪有甚麼關係呢?
使徒行傳八章講到,初代教會能夠大大增長,有三個重要因素:
尤其當我們覺得「我絕對不會怎樣怎樣」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了,那是最容易跌倒的時候。我們需要了解使我們拜偶像的原因,才知道怎麼打贏這場屬靈爭戰。
「但以理啊,你的上帝有沒有救你啊?」他問的時候根本不期待聽到回答,沒想到但以理真的回答了,他在坑裏面很開心回答王說:「願王萬歲!我的上帝差遣使者,封住獅子的口,叫獅子不傷我...」
怎麼樣叫作有平衡的信仰呢?耶穌就是一個例子,祂是百分之百的上帝,又是百分之百的人,祂是一個健康的人,祂把上帝的形像透過人性表達出來,祂是我們平衡的標準。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