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保羅面對「沒有律法的人」,不只理解他們,他也以他們熟悉的語言,贏得他們。保羅改變了他們、改變了世界;立下一個「職場祭司」的美好典範。 量子物理學開創者艾文•薛丁格,他以物理專業引導眾多學子,進入並影響生物科學研究,甚至開創生物科學的新領域。薛丁格的模式,如同保羅得人的策略…

「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哥林多前書9:21)

 

保羅面對「沒有律法的人」,不只理解他們,他也以他們熟悉的語言,贏得他們。

 

保羅改變了他們、改變了世界;保羅也立下一個「職場祭司」的美好典範。身為科學研究者,我也嘗試以科學的語言,向人們介紹科學的創造主—這是我的職志。

 

我的專業是生命科學(Life Science),我想起了二十世紀初最重要、也是量子物理學開創者艾文•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193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他如何以自己的物理專業,引導眾多學子—特別是物理學家,進入生物科學領域,影響生物科學研究,開創生物科學的新領域。薛丁格的模式,如同保羅得人的策略。

 

以物理學專業看生命科學,薛丁格不是第一人,在他之前就有尼爾斯•波爾(Niels Bohr)做過嘗試,卻沒有引起太多漣漪;這可能是因為波爾的原子模型理論,認為同一軌道上兩顆電子是獨立、互不相同的概念延生,而以為物理學和生物科學是不相屬的不同領域之故吧。

 

但薛丁格卻不作如此想,他出版了一本劃時代的重要著作《生命是甚麼?》(What Is Life? ― The Physical Aspect of the Living Cell),於是掀起一陣波濤,一些聰明才智過人的物理學家紛紛跳槽生物學領域,開創了生物學研究的新浪潮。

 

《生命是甚麼?》是薛丁格自維也納被禮聘至英國,創立都柏林高等科學研究院後,一系列的演講稿收集成書;將近80年來,該書雖不致列入暢銷書排行榜前沿,但還是年年再版,招喚著諸多有志之士,躍入生物學研究領域,歷久不休。

 

在書中,薛丁格首先直說微觀的量子物理,是生物學的基礎,可以解說巨觀的生命現象,不管是遺傳、突變或生理作用。其次他提出負熵概念,說到遺傳物質可以被穩定在特殊時空之下。

 

於是當代最重要的物理學家,如:Francis Crick、Maurice Wilkins(二人和James Watson因解開DNA雙螺旋結構,合得1962年諾貝爾醫學獎)、和Seymour Benzer、或化學家,如: Erwin Chargaff 和Gunter Stent、或醫師:François Jacob (1965年諾貝爾醫學獎),甚至賞鳥少年James Watson都紛紛轉行,進入生命科學領域,他們都在功名成就後,公開說到研究生涯最大的轉折點,是在讀完薛丁格著作後而奮然改行的。

 

之外,近代熱門的生命科學領域,如複製、記憶、老化、基因的表觀修飾等工作者,也不吝於提到《生命是甚麼?》一書給他們的啟迪。

 

一個物理學家,與他的科普著作,竟然是近代生命科學的濫觴,讓人始料未及,卻也立下一個典範:「融合兩個學科,尋找其共同性,是從事科學研究和學習,歷久彌新的模式。」

 

這是我向兩千年前《聖經》中的保羅、八十年前《生命是甚麼?》作者薛丁格,所學習來的心得。

 

於是,我接下了這個【因約眺望】專欄:讓「科學」與《聖經》在此相遇。

 

(文章授權/潘榮隆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author

潘榮隆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榮譽講座教授。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