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在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之間,興起諸多能參透神創造之美者,巴斯卡是西方理性主義高漲時期,卻能不與時代同流、持守信仰者,神就特別給他一份恩典,「巴斯卡三角形」是其中之一...

「因為神不偏待人。」(羅馬書2:11)

 

布萊士巴斯卡(Blaise Pascal)被視為天才科學家,短短一生39歲,卻集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之美名於一身。

 

11歲那年,巴斯卡創作了一篇有關身體振動發出聲音的論文;12歲用一塊木炭在牆壁上,獨立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度總和等於180度;15歲前精通拉丁文和希臘文;16歲寫了一篇《圓錐曲線專論》,後被尊稱「巴斯卡定理」;… (其他貢獻,族繁不及載),致使連偉大的理性主義者勒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都要忌妒他呢。

 

其中:30歲時,他在《論算術三角》中,描述了一個二項式係數的表格,後被稱作「巴斯卡三角」,視為他在數學上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 news-details

「巴斯卡三角」圖中,每一列內的數字都等於其肩上的兩個數之和。這個表,居然是展開式的係數(Co-efficiency)表,可以即刻解出「二元多項式 (a + b)n」冪次方(n)的答案。例如:(a + b)0 = 1, (a + b)1 = 1a + 1b, (a + b)2 = 1a + 2ab + 1b,…。

 

其係數(劃線者)分別出現在三角圖相對應的行列上。這在數學上真是漂亮極了、提供許多領域快速的數學解法,在科學上貢獻非凡--巴斯卡贏得了西方數學家們極度激賞。

 

然而,翻開數學史,卻可以發現巴斯卡僅將前人所作加以整理,在西歐首先呈現出來吧了。

 

早在10世紀,波斯數學家亞爾卡拉吉(Al-Karaji)和天文學家兼詩人歐瑪•卡亞姆(Omar Khayyám)就發現了這個三角形,但他們的原著已佚失。

 

11世紀,北宋數學家賈憲製作了類似的「賈憲三角」,並發明「增乘方造表法」,可以求任意高次方的展開式係數。賈憲的三角表圖和文字描寫,仍保存在大英博物館所藏《永樂大典》中。

 

13世紀,中國南宋數學家楊輝在《詳解九章算術》裡,解釋這種形式的數表,並說明此表引自賈憲的《釋鎖算術》。

 

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義大利人尼柯勒•塔塔利亞 (Niccolò Tartaglia),發現一元三次方程式解法,稱為「塔塔利亞三角形」。

 

至於「巴斯卡三角形」還晚到1655年,才將上述結果整理出來,介紹給西歐呢。

 

近代清華大學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則在1956年的科普讀物《從楊輝三角談起》,將賈憲的《開方作法本源》稱為「楊輝三角」,並引進中學數學教科書;至於,專業的中國數學史著作,都採用「賈憲三角」,來回歸正確數學史。

 

由此,可見神並不偏待人,在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之間,興起諸多能參透神創造之美者,巴斯卡是西方理性主義高漲時期,卻能不與時代同流、持守信仰者,神就特別給他一份恩典,「巴斯卡三角形」是其中之一。

 

華人基督徒、或教會,總覺得我們的信仰、及《聖經》,是由西方流行與研究千年之久後,才傳入中國大地,必然在信仰與解經上瞠乎其後,而生自卑,每每以為只有洋和尚才會唸經哩。

 

但從巴斯卡的故事,我們相信:華人肯定有神給華人的恩典--「因為神不偏待人。」(羅馬書2:11)

 

華人基督徒,要興起!

 

 

(文章授權/潘榮隆)

author

潘榮隆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榮譽講座教授。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