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把不是上帝的,當作上帝在拜,卻以為自己是在敬拜上帝,以為自己很屬靈,藐視別人。換句話說宗教的靈是「不信」加上「自義」!

經文:馬太福音十五章1-9節;以賽亞書五十八章3-4節

 

一個原本敬虔的行為,一旦當中沒有與上帝連結,沒有了上帝的話、上帝的愛,就會變成籠罩著宗教的靈的宗教行為。

 

最攔阻我們親近主、與主同在的,是罪;其中,攔阻得最厲害的,楊道諾牧師說有三種:

 

一是自義,覺得自己很厲害,根本不需要上帝;二是不信,不在意上帝的命令,覺得上帝的應許不可能成就;三是拜偶像,或者更廣義地可以稱為宗教的靈。

 

以上三者,上帝的百姓最忽略,卻可能是最嚴重的,是宗教的靈,拜偶像。我們都知道,上帝的百姓也會犯拜偶像的罪,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我們會犯這個罪到什麼程度。耶穌責備猶太人最厲害的,就是宗教的靈。

 

宗教的靈:既不信又自義

什麼是宗教的靈?宗教的靈是「把不是上帝的,當作上帝在拜(這是拜偶像),卻以為自己是在敬拜上帝,以為自己很屬靈,藐視別人(這是自義)」,換句話說宗教的靈是「不信」加上「自義」!

 

四五十年前基督徒常說要小心,不要有「屬靈的驕傲」(現在比較少聽到這個說法了),屬靈的驕傲就是宗教的靈。馬太福音十五章1-9節,耶穌責備法利賽人和文士的,就是宗教的靈:

 

那時,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說:「祢的門徒為什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耶穌回答說:「你們為什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上帝的誡命呢?上帝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上帝的誡命。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其實,有些人的遺傳、人的吩咐,原本並沒有什麼不好,因為這些內容是跟上帝連結在一起的。例如,進聖殿、吃飯之前要洗手,是為了要聖潔,這個行為是跟上帝連結在一起的。可是漸漸地,當人們沒有把焦點放在上帝身上,只強調洗手這個動作本身,強調到一個地步,甚至藐視沒有洗手的人,這就是落入宗教的靈了。

 

一個原本敬虔的行為,一旦當中沒有與上帝連結,沒有了上帝的話、上帝的愛,就會變成籠罩著宗教的靈的宗教行為。耶穌責備得最厲害的罪就是這種宗教的靈──自以為敬虔卻不是真正的敬虔,把上帝的話排開,只注意外表,不信又加上自義!

 

聖經中的例子

從舊約到新約,上帝的百姓犯這種罪的例子很多。

 

舊約時期,撒母耳時代,有一次以色列遭受非利士人攻擊,士師以利的兩個兒子出去迎戰,他們害怕打不過非利士人,想出一個點子:把約櫃抬來。大家興奮得不得了,以為有約櫃就有上帝同在,一定會贏。非利士人聽說這事,也嚇壞了!結果誰贏了?非利士人贏了!以色列人敗得一塌糊塗,約櫃被擄,以利的兩個兒子被殺!(見撒母耳記上四:1-11)他們平常並沒有好好敬拜上帝,戰時急急忙忙把約櫃運來,以為這樣就會有上帝同在──這是出於宗教的靈的想法。

 

先知以賽亞時代,以色列人也是一樣,有很多獻祭的行動,行禮如儀,但內心並沒有上帝的愛,也沒有對人的愛。

 

先知以賽亞責備以色列百姓說:「看哪,你們禁食的日子仍求利益,勒逼人為你們做苦工。你們禁食,卻互相爭競,以凶惡的拳頭打人。」(以賽亞書五十八:3-4)意思就是說,他們有宗教的行為,可是沒有真正愛上帝、愛人的心,這樣徒有外表的禁食、徒有外表的獻祭,上帝根本不喜歡,祂的評價是:「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新約的例子也很多。

 

耶穌嚴厲地責備法利賽人、文士,守著外表的儀文卻失去了裡面實質的敬虔,這我們都知道。但是,不只是他們,連使徒也會犯這種錯。

 

使徒保羅信主前,還叫作掃羅的時候,在眾人之中是一個非常敬虔的人,受教在迦瑪列門下(類似現在受教於神學院),可是他以逼迫教會、逼迫耶穌為榮,自以為很屬靈。

 

使徒彼得也是,他信耶穌之後,甚至在被聖靈充滿,奉差遣出去傳道之後,還是受到宗教的靈的影響,覺得外邦人不潔淨。聖靈讓他在異象中看見天上垂下一塊布,裝著各樣舊約說不潔的動物,上帝叫他宰了吃,他說這些東西不潔,堅持不吃。他堅守外表飲食聖潔的律,卻封閉了上帝的旨意,直到聖靈給他啟示,打破宗教的靈,福音才開始大大往外邦人傳開。這在教會歷史上稱為哥尼流事件。(見使徒行傳十:9-15)

 

當代教會的例子

那麼,今天我們會不會進入宗教的靈?當然會!我們有可能參加崇拜、參加小組、參加裝備課程等等,一切好行為都做了,內心卻與上帝沒有連結,對人也沒有愛。我們可能三招做得很好,卻沒有一要。這就是以弗所教會的問題,聖靈責備他們說:「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你也能忍耐,曾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示錄二:2-4)

 

今天不少基督徒失敗,甚至傳道人在試探中跌倒,都是因為宗教的靈,都是從不信、自義開始落入深淵的。

 

雷克‧喬納(Rick Joyner,美籍國度性先知)也講過,今天全世界要面對很多問題,其中教會要特別注意宗教的靈,因為宗教的靈會大大攔阻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而我們自己卻渾然不知。教會可以有很多外表似乎很興旺的事工、外表看起來很火熱的聚會,但是裡面卻一點都沒有上帝的同在。

 

很多年前,新加坡一位教導禱告的牧師來到我們當中,和我們分享他在美國教會服事時的一個經歷。

 

有一天,他去一個幾千人的教會帶聚會,他正要進門的時候,聖靈降臨在他身上,對他說:「他們看起來敬拜得非常火熱,可是我要你去告訴他們,他們的敬拜是屬肉體的,我今天不在他們當中。」假如我們是這位牧師,我們可能不敢講,因為我們可能怕被會眾趕出來。可是等到他們敬拜終於結束,這位牧師上台之後,就對他們說:「剛剛主耶穌跟我說,祂不在你們當中。因為你們的敬拜是在肉體中敬拜。」他講完之後,那個教會的主任牧師嚇壞了,趕快跑到台前,真心悔改。

 

我們要非常小心,尤其是當教會在增長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宗教的靈。過去四五十年,我看到有些教會興旺起來之後,又掉下去,都是因為宗教的靈。我們自己的教會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一樣有可能!我們要警醒提防,特別是從各層級領袖開始要非常小心。

 

提防宗教的靈:留意聖靈的工作

哥林多後書三章16節:「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宗教的靈也是一條帕子,會將我們與主隔開,但好消息是,使徒保羅說我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幾時帕子就會除去。我們要常常留意聖靈,留意自己的心,留意自己的生活,除去宗教的靈。

 

上個禮拜我們教會舉辦的醫治釋放工作坊,同工說這是歷年來得到先知性話語最多的一次。醫治釋放事奉分很多小組進行,各小組使用教會這棟大樓的不同場地;事奉進行的同時,有許多代禱者在十樓禱告塔禱告,他們一領受到先知性的話語,就寫在紙條上,請人送到各小組。許多小組中醫治釋放禱告的主帶者說,有好多次,他們都還沒有做什麼,只是把紙條上的話唸出來,被服事的人就得醫治了!

 

為什麼會這麼奇妙呢?因為同工非常留意聖靈的工作。禱告塔中代禱事奉的負責同工說,他這次是用帶領RPG的方式進行。用RPG的方式就是,非常注意聖靈的工作,注意敬拜,注意感謝讚美,注意聽聖靈的聲音,所以啟示特別多。注意聖靈的工作,會帶來極大的更新。

 

留意自己的心

宗教的靈是「沒有真正的信心」。我們要注意自己的心,每一天都省察自己有信心沒有。每一天結束之前,都問上帝兩個問題:「今天一整天,不管是靈修、參加聚會或上課,我沒有領受到上帝的話、上帝的愛?」以及「今天一整天,我有沒有跟別人分享上帝的話、上帝的愛,讓別人得到幫助?」

 

用倪柝聲弟兄的話來講就是:「今天過得有沒有十字架的味道?」十字架的味道就是無條件的愛。假如沒有,就要請上帝光照我們原因、有什麼帕子要拿掉。

 

更簡單的方式是問自己今天過得是否喜樂。喜樂和快樂不一樣。快樂是快快過去的樂,例如吃到美味的食物、買到便宜的好東西、業績直線上升等等。喜樂不會快快就過去,是可以從地上一直帶到天上去的,例如艱難的環境中,我們從上帝的話、上帝的愛當中得到力量,看到人受洗歸入主的名下等等。

 

留意自己的生活

上帝的話、上帝的愛屬於一要三招中的一要,是新酒。我們也要留意三招,三招是裝酒的皮袋,我們要審視自己的皮袋有沒有破,包括禱告生活、讀經生活、聚會生活、有沒有禱告同伴、有沒有出去服事人等等。三招是承接一要的器皿。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新酒,是皮袋破了,沒有好好靈修,停止聚會,以致上帝的恩典臨到又失去,承接不住。

 

傾聽是很重要的服事,包括聽上帝說話、聽人說話。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的師父傅立德牧師給我們的提醒。他退休回美國之後,曾經每隔一兩年就會回台灣授課一段時間。有一次他回到我們當中的時候,我問他:「傅牧師,你對我們同工團隊有什麼提醒?」他只講了兩點:「不要太忙。還有,不要變成宗教的牧師,宗教的基督徒!」忙不是罪惡,耶穌也很忙,但是如果忙到沒時間聽耶穌說話,那就是太忙了;若沒有耶穌,我們很容易活在宗教的靈當中。


(文章授權/楊寧亞)(2020.10.31.週六晨禱信息.吳琇瑩整理)

author

楊寧亞

亞細亞宣教聯盟主席,曾任台北真理堂主任牧師、台灣信義會監督、牧者訓練協會創會理事長。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