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面對一個發怒的人,我們總是習慣先反擊,原因是我們認為我們被責備,立刻就落入了對錯的陷阱裡...

憤怒,是一個在生活中感到快溺斃的人,所發出的求救信號。

 

面對一個發怒的人,我們總是習慣先反擊,原因是我們認為我們被責備,立刻就落入了對錯的陷阱裡。

 

接下來的不是怪罪對方就是責備自己。

 

但有沒有可能,如果在第一時間不把這個憤怒吃進去,不對號入座,而是暫時跳出來當個旁觀者,不急著反應,而是單純看見對方的需要,

 

也許我們會看見的是一個正在無助哭泣且苦無辦法的孩子….無論眼前的人年紀多大。

 

有時候,我們就是那個快溺斃的人,還有的時候,我們則是可以跳出來的人。

 

正因如此,才是兩個相愛人,牽手的意義。

 

(文章授權/QLAM)

author

Q LAM

國語非常好的香港人。曾任電視節目主持人、ERP 系統助理顧問、活動企劃、公關公司經理,現任QLAM 福音飾品設計師,並著有GIFT、LIFE…等書。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