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子,最擔心的會是什麼?他們不按牌理出牌?「台東救星教養院」莊瓊惠主任說:「引導,就是答案從孩子的嘴巴出來,能真正有所學習,若是從師長的嘴巴出來,那就是灌輸了。」而過動症協會認為,至少有10%的學童有輕重不等的過動症,目前僅有一成被診斷出來,九成孩童受盡ADHD之苦而不自知。
17日上午,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舉辦線上(原嘉義場)「特殊教育課程」,由莊瓊惠主任主講「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候群(Attention Deficiency Hyperactivity Disorders)」以豐富的專業與經驗,帶動學員學習與反思。
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她分享:「造成過動症的原因是注意力不足。『注意力缺陷』是因,『過動症』是果。專心其實是很累的,大腦要排除許多不相關的資訊。而ADHD患者擁有一個不活躍的腦,以致無法篩選資訊、注意力不能集中。」
因此,「大腦能量不足,行為就較無法自我控制;所以,ADHD孩子會跑來跑去、愛亂拿人家東西,並非心態上故意如此,而是沒有能力做到。」故ADHD的治療藥物是一種大腦興奮劑,透過活化大腦產生足夠的能量,達到「專注」的效果。
ADHD孩子的父母親,若對其症狀有越多的知識和資源,將更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相處,親子之間會越來越有安全感,有助於孩子的穩定與成長。(圖/shutterstock)
三大ADHD的核心症狀
第一個:注意力不足
大腦無法專注在一個主要刺激上,就容易分心、做白日夢、拖拖拉拉,或逃避需要注意力的事,如做功課、閱讀長篇文章等。而分心就會導致健忘,並非記憶功能損傷,而是事情來不及記入大腦中,所以,ADHD的孩子很難記住細節,容易掉東西,也不喜歡整理書包物品,常用塞的方式。
第二個:過動
ADHD的孩子常被形容是「停不下來的馬達」,活動量特別大,整天動個不停,例如:上課坐不住、不斷敲手指晃腳、起身在教室內走動等。
莊瓊惠解釋,有些ADHD的孩子什麼東西都想摸,是因其末梢神經遲鈍,必須透過碰到東西,回饋大腦才會比較舒服,所以手會一直動一直動。她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透過蜘蛛爬行的動作,刺激手指末梢神經緩減其不適感。
第三個:衝動
ADHD的衝動表現如:想到什麼就做什麼、輕易答應事情而事後後悔、沒有耐心等待(如排隊)、喜歡插嘴並插手他人事情、無法遵守規則、容易破壞秩序等。不過,她也解釋:「特徵也有程度之別,10個ADHD孩子就有10種不一樣的表現;行為符合若越多,稱為越典型,反之則為非典型。」
病症有藥物可治療,當感謝讚美主!
ADHD孩子的過動行為高峰期在小學中年級,之後會開始遞減,青春期後有明顯的外在行為改善,但大腦仍保有ADHD的某些症狀。
她建議:「我很鼓勵孩子從小就練習吃藥,了解藥物對自己的幫助是甚麼?副作用在哪裡?就會知道如何把藥物當工具使用。」並呼籲:「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疾病,沒有藥物可醫嗎?想想Covid-19在未有疫苗時的恐慌?」不論是照顧者或患者,都應對藥物有正確的觀念。
了解ADHD孩子,並以正確良好的態度與方式因應,可避免其在成長過程中,因過度挫折受到二次障礙。特殊教育課程中,師長們提問、回應與分享經驗,討論氣氛相當熱絡。(圖/主辦單位授權提供)
ADHD成人的心聲
莊瓊惠坦承,自己也是輕度ADHD患者。她回憶在四十歲時,開始用藥的情景:「吃藥前,我完全無法想像,服用了20分鐘後,整個世界就亮起來了。」本來看不見重點的大腦,思緒開始清晰,視覺感從平面逐漸立體,她心想:「天哪,我才體會到什麼叫井然有序。小時候,讀書搞了半天十分辛苦,沒想到吞兩顆藥就好了!」
不過,藥物有因人而異的副作用,如她僅能維持三至四小時的藥效,之後就會無法克制的沉睡;而過動症的機制複雜,共有五條線路在影響大腦運作,目前的藥物可幫助其中三條線造成的狀況,但若是另外兩條線的機制,尚未研發出有果效之藥物。「所以,若有可協助的藥物,當以感謝的心看待。」她說。
莊瓊惠主任建議:「我很鼓勵孩子從小就練習吃藥,了解藥物對自己的幫助是甚麼?副作用在哪裡?就會知道如何把藥物當工具使用。」(圖/shutterstock)
家長需要為孩子,勇於自我突破
華人世界中,許多家長不容易坦承「孩子生病了」,會擔心被貼上「弱者」的標籤,也會害怕診斷後失去保險資格,或擔心就醫紀錄影響孩子未來就業,「家長確實有其為難之處。」
但她也反問:「沒有帶孩子就醫,難道就沒有困擾嗎?行為影響成長與他人是很現實的事情。」家長能不能突破?「觀念」才是關鍵。她建議可以從聽演講開始,接觸ADHD的正確知識和資源。跨出第一步後,也會發現ADHD的相關支持群體,了解到自己不是孤單的。
ADHD孩子需要更多專業的介入
1. 藥物治療
曾有ADHD孩子的教師,十分用心地採用行為改變技術,但三、四個月後仍無進展。後來聽取醫生的建議,家長開始讓孩子用藥,馬上就有所改善,孩子的眼睛能專注,也能把作業寫完,很多事開始上了軌道。
「很多時候ADHD也有共病的現象,如腦傷情形常伴隨的癲癇或睡眠障礙。所以,藥物的幫助真的很大,該用還是要用。」如有些ADHD孩子在睡覺過程中,會不斷起身再倒下,邊繞圈邊發出聲響,導致睡眠品質不好、多半淺眠,也有部分比例的孩子,會因此出現焦慮症。
2.飲食控制、生物回饋法
有些ADHD孩子對人工添加物特別敏感,如人工色素或味精,家長需要觀察記錄,從經驗中學習調整。現代科技也有示波器可以協助自我監控,透過機器觀察腦波狀態,適時發出「提醒音」,幫助患者練習及時掌握注意力。「感覺統合治療」也能讓行為更穩定。
3. 家長與心理諮商師合作
建議家長可找心理師陪伴自己,每月固定諮詢一次,和對方討論孩子的狀況,並學習行為改變技術,用專業意見應付孩子的問題,也讓自己的身心負擔有健康的出口。
莊瓊惠主任說:「父母親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相處,彼此之間會越來越有安全感。尤其,心理因素也會影響ADHD孩子的行為表現,沒有安全感,行為會相對更散亂,有安全感的話,則會越來越成熟穩定。」(圖/shutterstock)
主動去瞭解跟接納ADHD孩子的問題
莊瓊惠說:「任何行為問題,一定有背後的原因。」
一位熱心幫忙拿羽球器具,卻在半路因甩球拍將路人打傷的ADHD孩子,問道:「你知道為什麼別人甩都沒事,但他就特別有事?因為ADHD孩子的視野跟人家不一樣,並非視覺障礙,而是因注意力不到位,只能看到前面,旁邊視角都是懵懵懂懂的。」
她也說明,ADHD孩子有很一大部分的人,在關節控制上較一般人弱,不容易精準地控制羽球拍的轉動,柔軟度較不佳,所以一個不小心就揮出去了。但她也強調:「並非孩子不用為行為負責,而是他們也不瞭解,為什麼自己就這樣出錯了?師長必須協助他有這些知識,並輔導他改善。」
她和這位孩子解釋狀況並問他:「因視野限制看不到旁人,你如何讓自己做這動作時,不傷害到別人呢?」孩子想了想就說:「我可以把球拍保持在前面」。莊瓊惠說:「引導,就是答案從孩子的嘴巴出來,能真正有所學習,若是從師長的嘴巴出來,那就是灌輸了。」
對ADHD孩子有合理的期待,真誠的接納,並在看見進步時馬上表揚。莊瓊惠說:「不要讓孩子覺得,負面行為被放大鏡檢視;當看到他一點點細微的改善就給予鼓勵,可以增進關係,讓孩子在安全感中慢慢進步。」(圖/shutterstock)
融合教育核心:孩子的問題,不只是老師的問題
而談到融合教育,莊瓊惠強調其要點就是:要讓所有人學會跟不同的人相處。尤其學生的人際問題,要交由他們自己動腦筋處理。她分享一個帶中班4歲孩子的實例。
1. 教師下放知識與技能
例中的特殊兒童有智能障礙,沒有語言能力、喜歡拿別人東西玩,不久就引起同學們的怒氣。於是,她帶領大家討論。先讓孩子們說出遇到的問題,再把問題拋回去:「他不會講話又想拿你的東西玩,該怎麼辦?」
2. 讓同儕去思考、討論、解決問題
孩子開始思考。第一個說:「這樣好了,我的玩具就不要帶到學校來。」再者則說:「我會注意他是不是要走過來,一走過來時我就表示要自己玩。」第三個說:「不可以亂放玩具,不玩就要鎖起來收好。」第四個說:「我可以在他下課時陪他玩,這樣他就不會去拿別人的東西了。」
3. 讓討論繼續下去,成為習慣
同學們越討論思考就越豐富。又有同學說:「我要教他怎麼跟人家借東西。」他畫了一張圖卡,表示對方可以用圖卡交換玩具。另有一個說:「我要把家裡不要的玩具帶來送給他。」還有人說,以後都要帶兩份玩具來學校,分給特殊孩子玩。
集思廣益後,莊瓊惠就鼓勵大家去試試看。一個禮拜後,衝突就不再發生了。她說:「很多時候,老師會一直想給方法,或是告訴孩子不要理對方,但其實孩子充滿了創意,尤其自己提的方法,來自個人的思考和能力。」
這樣的案例並不少。曾有班級在教師的引導下,賦予ADHD同學「課堂削鉛筆的任務」,讓他幫助同學,也能合理地起來走動,班級氣氛積極和睦。她說:「融合教育,不是讓一般生一直學習包容,而是引導兩方互相學習。」
融合教育,即師長要「下放問題」交給孩子,擔任「幫助他們思考」的角色,久而久之,就會內化成為其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好的引導,一般生與特殊生能彼此學習。(圖/shutterstock)
相關閱讀》
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有「亞斯特質」 打罵無效,最好的治療是引導!
精選要聞》
「沒什麼!我只是被聖靈充滿了」烈火特會壓軸—重量級講員張師母,敞開分享血淚見證
「請你原諒爸爸...」陳世欽牧師向自閉症兒道歉 道出服事至今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