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7月13日起至26日適度鬆綁,關於宗教團體,內政部仍暫擬不開放民眾進入宗教場所內為原則。(圖/內政部)

三級疫情警戒仍不能鬆懈。宗教團體的聚會可以怎麼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明訂,「暫停宗教集會活動」,而宗教場所,只要向所屬單位提出「防疫計畫」,經核准後,始得開放。

第三級疫情警戒未解除前, 適度鬆綁部分措施,內政部表示,各宗教場所仍以不開放為原則, 除了宗教團體之執事、管理委員董監事、常住人員、神職人員及工作人員外,不開放民眾進入宗教場所內。

宗教場所,「微解封」5步曲,搶先看

1.防疫計畫 申報主管機關同意》

宗教團體提出「防疫計畫」,向地方政府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後得開放,才能有條件開放民眾入內祭祀、禮拜及參與小型靜態宗教儀式。

 

宗教團體得參考內政部訂定的「宗教場所防疫管理措施指引,提出相關防疫計畫,地方性宗教財團法人可向地方政府主管機關鄉鎮市區公所申請,經擬具意見後,再報請直轄市主管機關,核准後得開放。全國性宗教財團法人直報內政部。

特別提醒,值得注意的是「財團法人」的定規,因許多教會是以「社團法人」或「關懷協會」等機構登記,是否同樣適用,建議須再進一步詢問確認。

(圖/內政部)

2.  宗教場所防疫計畫,6點事項》

計畫內容應包含以下事項:

1. 宗教場所內部人員名冊。

2. 宗教場所內部人員健康監測措施及異常時之處理機制。

3. 宗教場所內部人員衛生防護措施,如佩戴口罩、注意手部衛生,提供充足清潔及消毒用品等。

4. 宗教場所環境清潔消毒措施,包括清潔、消毒方式、範圍、頻率及負責人員等。

5. 開放民眾入內之防疫配套措施(如實施實聯制之方式、量體溫及噴酒精之地點、人流管制及動線規劃、未佩戴口罩者之處理方式等)。

6. 內部人員可能確診,或發現宗教場所可能確診者或確診者足跡所至之應變措施。
(圖/內政部)

3. 宗教場所防疫措施,5點落實

1. 實施實聯制

2.民眾進入宗教場所期間,應全程配戴口罩,禁止飲食

3. 確實把關:入口處須量體溫,噴酒精或提供乾洗手液、洗手設備。若有發燒或有上呼吸道症狀之民眾,禁止進入。

4. 社交距離1.5m:妥善規劃民眾進出及參拜動線,或標示出站立位置點,並引導入內民眾保持1.5公尺之社交距離。

5. 實行梅花座: 宗教場所若舉辦禮拜、法會類型活動,參加人員須採梅花座並固定座位。
(圖/內政部)

4. 人流管控,2點注意》

宗教場所依場所空間決定可容留人數,並確實控管:

1. 上限人數99人:保持宗教場所內之社交距離,場內空間每人須保持2.25㎡以上,最多不得超過99人。即使面積超過225平方公尺,仍不能超過上限人數。

2. 須設管控人員:宗教場所開放入口人流,應由專人管制;民眾達可容留人數上限時,暫停民眾進入,並引導民眾於宗教場所外排隊,等候入場。另請注意等候民眾之社交距離及交通安全。

(圖/內政部)

5. 防疫注意事項》

寺廟提供筊杯、籤筒供民眾使用。若有籤筒或其他易輪流接觸之物品,除要求使用人在使用前及使用後,於手部噴灑酒精消毒外,並應指派專人定時以酒精或消毒水消毒。無法執行之宗教場所,不得擺放以上物品供民眾使用。

 

宗教團體其他相關活動,如農曆7月普渡,因屬宗教活動形式,暫不同意開放,

(圖/內政部)

綜觀上述,建議教會牧者,需先清楚認知內政部相關規定,再者,衡量自身教會團體自主防疫能力,若無充足人力,制定防疫計畫或落實管控防疫措施,建議教堂可「維持暫不開放」,齊心防疫,以保護教會團體內部人員自身及其他信徒的安全。

在共同防疫的原則下,讓我們一同遵照法令規定,求神保守並引領。

 

內政部相關連結

宗教場所防疫管理措施指引及宗教場所防疫計畫(範本下載)

開放宗教場所防疫規範常見QA 

 

相關閱讀》

微解封?確定延至26日,陳時中認13日後適度鬆綁 「宗教場所鬆綁配套措施一次看!」

教會直播現場「工作人數」確定放寬後,遵守規定仍遇稽查? 備好內政部公告應對

 

精選要聞》

微解封?確定延至26日,陳時中認13日後適度鬆綁 「宗教場所鬆綁配套措施一次看!」

孩子不笨,只是沒找到好方法教! 運用七個「腦神經原理」成為教學神助攻:不怕學不會

「神在灰塵中呼召我!」油漆工成牧師 靠主勝過紙醉金迷生活,見證神賜予的榮耀

 

立刻加入今日報LINE社群》點此加

 

一人一磚支持今日報3.0改版》點此奉

 

立刻加入今日報LINE,熱門文章一次看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