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表示,經考量國內疫情逐漸平穩,醫療量能充足,與各部會溝通研議、綜合評估後,若無重大變化,「室內戴口罩」的相關規定,將於2月20日起大幅放寬限制,僅針對「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須全程戴口罩,其餘則由民眾「自主決定」!針對防疫政策階段性鬆綁,奇美醫學中心心臟
12月1日起,於室外不用再戴口罩!同時,醫院也將視情況開放探視。宜蘭聯禱會主席、壯圍靈糧堂蕭智勤牧師提醒,隨之而來的聖誕月,教會將有許多聚會活動,鼓勵大家仍常戴口罩,保護彼此。
台灣詐騙事件頻傳,不只一般民眾,連福音機構也受害。令人痛心的是,每筆奉獻都是肢體的愛心,且可能會阻礙宣教和事工發展,甚至影響營運;損失了金錢,但國度所受損害無法以金錢衡量。對此,本報專訪從警21年的澎湖浸信會傳道吳中一,分享5種常見詐騙手法。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加上轉帳功能多元,唯有警醒自守、多方查證
高雄船廠員工確診檢出不明感染源疫情,昨(27)日,確診者2名染疫家人定序結果出爐,確認為變異株BA.5,年齡均小於10歲,此為國內首起BA.5兒童本土病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指出,2名染疫小孩已完成7天居家照護。對此,本報專訪小兒科醫師呂淑偉,她除指出變異株BA.4及BA.5特點外,也
7月19日,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宣布,放寬戴口罩規定,新增「騎機車/腳踏車」、「戶外空曠處工作者」,皆不需要配戴口罩。另自25日起,開放外籍人士因傳教、研習(宗教教義)等原因可申請入境來台。
在疫情日趨嚴峻的情況下,指揮中心於3月30日又再次重申與強調,自4月1日至4月30日「唱歌時仍須維持戴口罩」,本報也致電主管機關確認,如於台上獻詩、帶領敬拜或教會詩班等,「均須全程佩戴口罩」。今(1)日,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本土案例相隔9個月再次破百,又即將迎來清明連假,個人與教會在活動時,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2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例本土個案及152例境外移入(9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管是本土、還是境外都是近來的高點,今天雙雙創新高,大家還是要提高警覺。」兒童、清明連假將至,各地方政府都有舉辦
自明(2月16日)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放寬宗教防疫措施。先前於春節期間禁跑攤、禁飲食、禁提供籤筒供盤及容留人數限制等措施,皆予取消,但有幾點仍須留意。
今(1/9)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本日確診本土病例新增11人,境外移入49人,無死亡個案。值得注意的是,即日起至1/24全國雖維持二級警戒,但口罩規定加嚴,包含於講台演講、拍照時,都應配戴口罩!亦即,於教會講台上講道時,仍應戴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宣布,全國第二級疫情警戒維持至10月18日,5日起休閒娛樂場所、宗教活動及餐飲業的防疫規範可放寬,包括餐廳內用不限隔板或1.5公尺間距。宗教活動及集會部分,「取消須梅花座及固定座位」的限制,開放辦理餐會類型活動,且放寬室外容留人數不以300人為上限。
昨(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本週起將放寬各場域管制規範,包含臺鐵、高鐵限制區域內供飲食,電子遊藝等娛樂場所的防疫措施,其中藝文表演展覽、體育活動賽事室內管制人數維持80人,以實際座位數入座,且不限梅花座/間隔座;室外仍限制為300人;宗教場所室內80人,或「室內超過80人,但容留人數符合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以活動場所之樓地板面積(扣除固定設施設備)除以2.25平方米計算容留人數。
三級疫情警戒仍不能鬆懈。宗教團體的聚會可以怎麼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明訂,「暫停宗教集會活動」,而宗教場所,只要向所屬單位提出「防疫計畫」,經核准後,始得開放。
台灣疫情升溫,情勢嚴峻,今日最新公布,雙北防疫進入第三級警戒,許多人都想問,這樣還能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嗎?會不會停班、停課?可以去餐廳吃飯嗎?今日報為讀者彙整相關防疫措施。在疫情期間,讓我們不慌亂,也不輕忽,齊心抗役,並舉起聖潔的手,同心祈求全能的上帝,恩手護庇台灣度過這次難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新增16例本土案例(台灣自爆發疫情以來,破單日『本土個案』最高紀錄)、4例境外,其中1例尚在調查中,防疫警戒維持在「第二級」,未來視情況而定可能升至「第三級」。
疫情警戒升至第二級,陳時中部長宣布,即日起至6月8日停辦室外500人、室內100人以上之集會活動,例外情形則需主管機關核准。
12月正值歐美國家的聖誕節期,但也迎來新一波疫情高峰。近日傳出,英國發現新型COVID-19變種病毒株,感染力增強70%,超過40國對英國下達交通禁令。倫敦在上週日(20日)升級至封城等級第四級,估計有30萬民眾趕在封城令前,藉鐵路、公路逃離倫敦。
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事主;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12:11-12
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事主;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