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創造了各種情緒,「怒氣」也含括在內。只是常常一氣起來,就會進到無法控制的地步,若是這樣,上帝是否應該為我們的怒氣負責?我的生氣是不是「錯誤」的?基督徒作家希瑟.卡利瑞(Heather Caliri)說,憤怒的情緒不是錯,更重要的是背後當負起的責任,以及用基督的方式管理我們的情緒。
希瑟.卡利瑞在Ibelieve專欄上分享,上帝不是故意要讓我們生氣,但祂創造這樣的情緒絕對有祂的意義。情緒幫助我們維持健康的關係和健康的界線,像一個雷達掃除可能對我們造成傷害的事物。其實不只是生氣這個情緒,在面對其他蜂擁而來的感受時,上帝都要我們學習合宜的處理和控制。
你對自己的怒氣有責任
我們的責任是盡可能以成熟的方式來回應心中的情緒。當你覺得怒火中燒,刻意忽略或壓抑是不健康的,當然一昧地大吼大叫、失去理智的暴衝猛撞也是不好的。這樣的情緒像響聲大作的警鈴,提醒我們有一些問題正在發生,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檢視和調整。
先問問自己:
1.為什麼我這麼生氣?
2.我對這件事情很生氣,我有哪些解決的方法?
3.我可以怎麼樣尋求上帝的幫助或建議?
其中,了解怒氣的源頭是最重要的。有時候我們氣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來自我們生命深處的糾結和傷害。情緒來的時候要好好梳理,相當的不容易,但這卻是讓我們生命愈加成熟和蒙福的過程。
過去的創傷加乘了我們的憤怒,特別是在那些我們所在意的事情上。對基督徒來說,我們相信靠著主可以勝過過去的挫敗,並在那些傷痛之處得到醫治。上帝的大能極為奇妙,當我們願意信靠祂,並把來自過去傷害而導致的怒氣交給祂,我們可以生氣卻不犯罪、放下過不去的情緒。
不要逃避也不要害怕生氣
如果你對某人或某件事感到生氣,如果對方真的有責任,那麼我們所要做的是釐清自己的感受,並且在評估合適的情況下,冷靜、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生氣是在一些關係中是可以被接受,若處理的好也可以增加彼此的情誼,像是在婚姻中、一段良好信任的友誼中。不要害怕生氣,這是挖掘自己和更認識自己的重要機會。
哥林多前書13章7節說,「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上帝的愛激勵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在凡事上都不虧欠人,即使在一團混亂的情緒中。與其呼求耶穌挪去我們的憤怒、責怪別人造成我們的怒氣,不如透過這樣的感受挖掘內心深處的渴望,了解自己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被影響。
情緒只是我們的一部分,在靈、魂、體三個方面皆是互相牽動的。上帝對我們的靈吹氣,我們都需要聖靈的帶領,才能活出盼望和榮耀的生命。記住,生氣不是錯,學習好好生氣才是最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