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有一個人、一雙手,怎能照顧這麼多人呢?我怕我做不到!...」來到漢生病院後的孫理蓮,內心感到憂愁,她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曾提到,自己有時會一直哭到無法說話,因感到要做的事那麼多,但自身力量真微小,真害怕自己什麼都做不到。丈夫孫雅各牧師予以安慰:妳的力量很小,但是妳有一顆偉大的心;這些人的痛苦和悲傷,已經成為妳的痛苦和悲傷,就勇敢來承擔,相信若是向上帝祈禱,祂一定會加添力量來成全一切!...
「孫理蓮121歲紀念感恩禮拜暨聖望長老教會、芥菜種會70週年紀念」北部場,1月15日於「聖望長老教會」禮拜堂舉行,見證這位從小小女子,「成做眾人母親」的宣教生命。
於聖望長老教會(右下),當天有百多人參與禮拜,戶外為直播區。(圖 / 記者張嘉慧)
「妳的力量很小,但有一顆偉大的心」
年輕時的孫雅各(James Ira Dickson),在服務工作中,看到上帝的憐憫、看見他人的需要,於是想於畢業後、到海外宣教,他問當時的未婚妻——理蓮:妳可以跟隨我行一條艱苦的路,做一個宣教士嗎?
1927年,孫雅各和孫理蓮於美國紐澤西結婚,當時孫理蓮年僅26歲;同年,夫妻先到中國,從福州搭了一艘小船到了台灣,這艘船靜靜地停靠在基隆港。
夫妻心想,以後這裡會否變成第二個故鄉?孩子會否在此出生?要將青春奉獻於此,要遵守上帝的指示:疼惜別人像是疼惜自己,台灣人也會成為我們的親人,他們的歡喜痛苦,也會成為我們的歡喜痛苦…
孫各雅夫婦在台灣宣教沒多久,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因而被迫轉向它地宣教,一直到戰爭結束,台灣宣教恢復自由,夫妻倆再度來台奉獻。
他們繼續以往的工作,更加關心原民事工,以及漢生病院的成人及孩子們。當時漢生病院可謂人人聞之喪膽,病人形容改變、行動困難,誰又願意關心這群被世人遺忘的人們呢?
因著蔡信生傳道的邀請,孫理蓮來到了漢生病院,親身關心、了解病人需要,於是想,「我只有一個人、一雙手,怎能照顧這麼多人呢?我怕我做不到!」
內心不斷如此躊躇,但每當夜深人靜時,這些漢生病人的聲音和孤單,都不斷在她心裡徘徊…
來到漢生病院後的孫理蓮,內心感到憂愁,她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曾談到,有時自己會一直哭到無法言語,因感到要做的事如此多,但自身力量真微小,真害怕自己什麼都做不到。
丈夫孫雅各牧師予以安慰:妳的力量很小,但是妳有一顆偉大的心。這些人的痛苦和悲傷,已經成為妳的痛苦和悲傷,就勇敢來承擔,相信若是向上帝祈禱,祂一定會加添力量,來成全這一切!...
當時面對有更多病人被送到這裡,孫理蓮抱著信心,樂觀以對。除了醫療資源,孫理蓮進而於1952年,在院區打造「聖望教會」,讓數百位漢生病患有禮拜場所。
1938年,一月一日、下午二時,座落於此的聖望教會,舉行了首次聚會,由小倉牧師親自講道,引用經文為羅馬書十章16-17節,聚會人數為20人。教會取名為「聖望」,蘊含「希望成聖」之意。
到了戰後,院民要和不同信仰的教徒,共用公共的會堂聚會,因此開始發起樂捐,不只是對外募款,也有許多漢生病友奉獻,希望有間自己的教會。
孫理蓮寫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到國外募款,海外的教會、朋友,有人捐錢、有人捐醫療設備與藥品,這些自遠方飄洋過海的祝福,幫助了許多生命。大家感謝孫牧師娘,她僅說:我只是做了一位母親可以做的事而已…
孫理蓮為其建立育幼院、慈愛之家,也開設「職業治療室」,讓已痊癒的漢生病患學習一技之長,得以與外面世界接軌,也重拾久違笑靨。
這一位小小女子意志堅定,為著台灣來奉獻,夫唱夫隨數十年…
1月15日活動當天,由「台灣歌仔戲班劇團」,以鑼鈸響起的傳統戲曲,唱出孫理蓮一生的奉獻腳蹤,願眾人聽伊的故事、走伊的路。
團長劉南芳表示,孫理蓮的故事、為這塊土地的付出,實在太多了,可以從早唱到晚,當天所唱內容只是其中二分之一。去(2021)年,團隊於成功大學舉辦一場展覽,到了南部很多地方,發現許多人,竟都沒聽過孫雅各、孫理蓮是誰。
一個對台灣貢獻如此多的宣教士夫妻,但隨時間過去,在人們心中,卻好像未留痕跡,團隊因而更加深感,能將他們的故事譜成歌曲,向大眾唱出,能使很多未讀過這段歷史的人,當聽到這些歌時,可以知道孫雅各夫婦對台灣付出的青春歲月。
「台灣歌仔戲班劇團」用傳統戲曲,唱出孫理蓮一生的奉獻腳蹤,許多參與者跟著拍手、吟唱,非常觸動人心(上圖)。台灣歌仔戲班劇團團長劉南芳(左下)分享將孫理蓮的生命譜成詞曲的感動。八角塔合唱團獻詩〈Let All Men Sing〉、〈愛的真諦〉(右下)。(圖 / 記者張嘉慧)
誰願意來這裡?傾倒生命的服事
於聖望教會曾牧會五年的鄭宏輝牧師,以「一粒芥菜種」為題證道。證道一開頭即問眾人,若今天孫理蓮在場,她的感想會如何?鄭宏輝說,她可能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因認為自己只是在做「應該」做的事。
芥菜種會70週年,1952年聖望教會禮拜堂落成。鄭宏輝猶記,2007年12月,他時任長老教會台北中會總幹事,有天辦公室來了兩個人,告訴他,聖望教會的牧師離職了,接下來該怎麼辦?兩人希望鄭宏輝幫忙安排,有牧者至聖望講道、及接下牧職。
對鄭宏輝而言,這是職責之所在。安慰對方勿煩惱的他,自己卻開始煩惱。2008年2月,是由他,開始來到聖望講道,只想說「撐」三個月,等待下個牧師接手。他坦承,來到這裡之後,不知從何著手,因講道沒人聽得懂,於是疑惑,來此講道有何幫助?
有次感到氣餒時,上帝透過兩個人向他說話。其中一個人說:「我最愛聽你講道!」另名會友的先生說:「我老婆最愛聽你講道!」給予他很大鼓勵。
2008年3月,開車路上,鄭宏輝邊開邊祈禱:「上帝啊,要找誰來當這裡(聖望)的牧師呢?」突然,好像有個聲音說:「找好了!」他心裡馬上反應,是誰?那聲音很清楚地在他心裡說:「找好了,你去就好!」
順服後的鄭宏輝,辭掉總幹事工作,申請來到聖望教會牧會。當年,碰到禮拜堂改建,開始新的牧會生涯。這就是他與聖望的故事。
禮拜當天,有位奧地利人「老朋友」出席,也是神叫他來到這裡,就是谷寒松神父。於輔仁大學任教職,當年來到樂生療養院,一踏進去,感到彷如「人間地獄」,因而心生憐憫、哭到不能自己,因此教書之餘,傾倒生命奉獻這裡。
曾在聖望長老教會牧會五年的鄭宏輝牧師證道。(圖 / 記者張嘉慧)
谷寒松神父出席禮拜(上圖),獻花追念同為漢生病人擺上生命的孫理蓮(下圖)。(圖 / 記者張嘉慧)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芥菜種會」
台灣需要你我共築「上帝國」的夢
鄭宏輝想,什麼是孫理蓮心中最重要的生命價值?一個剛訂婚的年輕女孩,竟和未婚夫說,讓我們到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因為人生只有一次。
鄭宏輝牧師藉孫理蓮的生命鼓勵眾人,要把焦點、眼光放在「神的國」。
馬可福音4:30-32,「又說:神的國,我們可用什麼比較呢?可用什麼比喻表明呢?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裡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
這是耶穌講道中,對「天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比喻。藉著耶穌在地上三年半的傳道,得以看見,人生就是在尋找、建構、形塑「神的國」。在孫理蓮的生命中,必然有其終極價值,就是「上帝的國度」。耶穌一輩子,也是帶領門徒、百姓,一同明白何為「上帝的國」。
那麼何為耶穌心中「上帝的國度」?鄭宏輝牧師指出,並非指死後的「天堂」,而是我們能「隨時隨地行在神的旨意中」。
耶穌所說「神的國」,是充滿上帝的生命,走在上帝的道路,完成上帝所交付的使命,隨時隨地與人分享耶穌基督。如同孫理蓮一生與神同行,一輩子在建立上帝國度、活在神的國度。
耶穌說,自己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祂,無人能到父那裡去。耶穌在說的是,與祂同行在這條真理、生命的道路,這樣的人,都能見神的國、進神的國。這也是孫理蓮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活出神的國,也因如此,她一輩子為別人如此奉獻。
當現今台灣社會,在乎的是健康、財富、家庭和樂、自身愛好、生涯規劃…等等,「台灣這個社會,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來逐『上帝國』的夢!」
耶穌比喻天國如同芥菜種。看看耶穌的生命,也是「一個人」道成肉身,且前後不過33年,卻帶來人類歷史的全然翻轉。
鄭宏輝牧師說,人常會計算自己有多大能耐、才華及擁有什麼。孫理蓮也曾感到自身極為渺小、不能做什麼,卻一次次見證,唯有將自己全然奉獻,其它則交由神來掌權。
藉孫理蓮的生命,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願我們的腳,能為這世界的需要踏出去。人生重要的是,不是我「擁有」什麼,而是我能「付出」什麼。
當孫理蓮面對困境時,靠著上帝勇敢前行。鄭宏輝鼓勵,不要害怕去活出上帝的真理,不要膽怯與他人分享。耶穌在升天前,鼓勵11門徒和信祂的人,憑聖靈的能力,往普天下「去」,勇敢地跨出自身極限,以致在普天下做神的見證。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8)
最後,鄭宏輝牧師說,面對今天整個台灣社會,真的期待每個人,在每個地方、城市、處境中,預約一個美景,就是讓我們的生命,都能與他人來分享、成為別人的幫助,以致活得更美好;讓我們的生命不是用年歲多少來數算,而是與他人一同來共享神的慈愛。
「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芥菜種會』!」鄭宏輝牧師如此總結。
全體於孫雅各紀念館前合影。(圖 / 記者張嘉慧)
代表獻花。(圖 / 記者張嘉慧)
精選要聞》
兇猛惡性腫瘤10天大一倍、生不如死 決定用「生病」服事神迎來大翻轉
OMICRON來勢洶洶?!過好年需要靠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