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面對「情緒性進食」的情況,你我需要分辨。(圖 / shutterstock)

你曾因為情緒低落而吃高熱量食物抒壓嗎?或是在無形壓力下,不知不覺就吃了比平常更多的食物呢?

 

經疫情衝擊,對未來不確定因素上升,社會上有更多人受失眠和壓力所困擾,加上方便的外送、隨手可得的零食飲料,「飲食」在現今,似乎成了一種「方便的抒壓方式」

 

面對「情緒性進食」的情況,你我需分辨:飢餓感是真實的,還是源自壓力?

 

基督徒可一同學習,讓祂所賜的「靈糧」,得「生命的飽足」!

近來「情緒性進食」受到討論,它指的是,面對負面情緒產生的異常進食行為

 

除面對壓力時暴飲暴食的型態,尚有其他幾種情況,例如:剛吃完正餐又感到嘴饞;吃飽了卻還想把桌上食物清空;或在吃完食物後感到自責。

 

面對情緒性進食的第一步,建議「分辨飢餓原因」。

 

知名營養師鄭惠文表示:「若是一般的生理性飢餓,會伴隨腸胃蠕動,肚子咕嚕咕嚕叫,任何食物都會想吃,不會太挑剔;而壓力性飢餓,則是只想吃『特定食物』,如咖啡、手搖飲、甜食、炸物……等,因人而異。」

 

神的心意是喜樂而非綑綁

你曾經把甜食當作提振心情的工具嗎?或是將吃到飽餐廳視作完成某個階段挑戰的獎勵?

 

鄭惠文提醒:「生理上的飽足和心理狀態確實有關聯,因為吃甜食時,大腦會分泌令人感到心情愉悅的血清素,心情愉悅後,可能又會『刺激想吃東西的慾望』,在我們大腦中形成『獎勵系統』(reward system)。

 

若你明知不可以吃這些高熱量食物,卻因吃下它而產生罪惡感,導致心情低落,反覆掙扎於「情緒性進食」和「罪惡感」的不斷循環中,則非神所樂見。

  • news-details
  • 若明知高熱量食物會造成身體負擔,仍進食而造成罪惡感,需要有所調整。(圖 / shutterstock)

上帝創造人類的心意,非要人受「綑綁」,深陷罪惡感與挫敗,乃是要人從祂領受平安喜樂。因此,若意識到自身有「情緒性進食」的狀況,需要明白大量進食或攝取甜食背後「情緒的需要」,進而重新對焦於神,求祂幫助

 

以「靈糧」來面對情緒

馬太福音4:4,「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人活著,需要「陽光、空氣和水」來滿足最基本生存條件,而除了口腹之慾,其實尚有「心靈的需要」需被滿足——唯有神的話,能夠填滿。

 

鄭惠文表示,除了飲食之外,尚有許多方式可宣洩壓力,例如:運動、找寵物玩、繪畫、書寫、打掃環境…等方法,都能有效轉移「想吃東西」的念頭

  • news-details
  • 培養運動、繪畫、寫作…等興趣,能有助轉移「想吃東西」的注意力。(圖 / shutterstock)

身為基督徒,更可透過禱告,將壓力、情緒交託給神;也可嚐試以不同方式敬拜神,使心情平靜。像是:唱詩歌、演奏樂器或隨音樂起舞…等,各樣方式來讚美神,結束後,可觀察自己是否還想吃東西。也許情緒釋放了,想吃東西的念頭便隨之消失。

  • news-details
  • 基督徒可透過敬拜、禱告,將情緒性進食背後的情緒交給神,得釋放和自由。(圖 / shutterstock)

非正餐時間當守住健康原則

現大街小巷林立飲料店、甜點店,以及方便的外送服務,致使現代人在正常三餐外,養成吃甜點、喝飲料習慣,不知不覺中,攝取超過一天最高所需熱量。

 

鄭惠文建議,挑選點心、飲料和宵夜時,可把握以下原則

 

1.點心熱量控制在約150-250大卡:點心熱量建議控制在一天總體熱量的10%,避免在非正餐時間攝取過多熱量。

 

2.選擇少糖、少鹽的產品種類:購買零食時,仔細查看內容物,減少糖、鈉含量高的食物,例如:精緻甜點、加工食品…等。可選擇無糖飲料或原型食物代替。

 

3.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點心: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在有限熱量範圍內,吃飽腹感強的食物,才不致因感到空虛而吃更多食物。例如:全麥麵包(可搭配起司片或生菜)、穀物沖泡飲、麥片、堅果等,皆為不錯選擇。

 

4.留意脂肪攝取量:盡量避免吃油炸類,如炸雞、薯條、蔥油餅(半煎炸)、油炸類餅乾…等。油炸食品不僅熱量高,其中飽和脂肪含量也較多,易影響心血管健康。

  • news-details
  • 基督徒營養師鄭惠文表示,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腹感,並當減少糖分、鹽分和脂肪攝取,使非正餐時間的飲食更為健康。(圖 / 鄭惠文 提供)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6-7)

 

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他永不叫義人動搖。(詩篇55:22)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