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莫非有情

【莫非有情專欄】優秀,開始於禮貌

有禮貌以及好的社交應對方式的孩子,容易贏得別人的尊重、看重,自己也會因而更加自信,更容易展現所長。而好的禮貌與社交應對方式,是透過學習慢慢養成,越早注意幫助孩子學習,就越能堅固這樣的好習慣。   要幫助孩子有禮貌、態度謙和,可以先從生活中開始體貼的行為。例如,為別人開門,並且禮讓長輩先行;對別人保持微笑並多說「請」;對身邊忙碌的人問聲“需不需要幫忙?“;遇到朋友長輩一定微笑問好;在生活中需要排隊等待時,教會孩子耐心等待不抱怨;在生活中不吝於對所有服務、幫助自己的人說謝謝,等等。   除此之外,養成孩子在重要節日問候長輩、朋友的習慣,表達對別人的體貼、感謝和關懷,也是養成良好社交習慣和禮貌的重要方式。如,在重要節日來到前,先提醒孩子可以寫感謝卡或祝福卡、或是寫信或打電話給長輩或朋友。一開始如果孩子感到不耐或拒絕時,不妨分享被問候的對象所做過的事,以及對方值得感謝和被欣賞的地方。同時肯定讚美孩子做這件事的重要與價值,幫助孩子用真心的文字,讓對方真實地感受到被關注的溫暖。   「有禮貌」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會有關鍵性的影響。當孩子了解並實踐了這一點,就容易令人喜愛並受尊重,進而脫穎而出,成為令人矚目的優秀孩子了。   ----------------------------------------------------------------------------------------- 請加入【愛,家就幸福了】粉絲頁。 每個月初一、十五日,【莫非有情】,新的心情、新的聲音!! https://reurl.cc/m90Yll (文章授權/林莫非)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莫非有情專欄】愛裡包容,青少年不再拒絕家庭聚會

許多青少年不願意參加家庭聚會或家族旅遊,即便父母威嚇利誘,甚至強迫,最終亦多以彼此不高興落幕。   青少年正處於尋求自我的階段,喜歡自由自在的感覺。對於和大人相處,常得配合大人的方式,常被管被唸,感到極度的不耐煩。他們寧可獨處,或者和自己同年齡、說話調性一樣、玩法一樣的同學朋友在一起,少了壓抑,也沒有勉強。   對於特別在意「自己意見有沒有被重視」的青少年,父母不妨有更多的接納。不要過度勉強他參加家庭聚會,從他可以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地養成參加的習慣。   例如,先定期選擇他想去的餐廳,和家人單純的吃頓飯;再每半年一次,提前溝通,一起去他願意走走的地方,有個一天或過夜的小家庭活動。進一步,再鼓勵他一年至少參加一次家族聚餐或旅遊。   要特別注意的是,聚餐或旅遊的過程,請不要太關注他的態度、行為和舉止,或一直提醒和責備,好讓他持續累積家庭聚會自在的經驗。   當然,從小就養成家庭團聚的習慣和儀式,到了青少年階段,也就比較不會抗拒家庭聚會,保持家人間的親密關係。     請加入【愛,家就幸福了】粉絲頁。 每個月初一、十五日,【莫非有情】,新的心情、新的聲音!! https://www.facebook.com/focusfamily/videos/670505403861800/   (文章授權/林莫非)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莫非有情專欄】青少年需要隱私空間

許多青少年在家的時候,往往喜歡自己待在房間,和同學線上聊、打線上遊戲或看手機影片,就是不想和家人互動或聊天。   孩子到了青少年,所專注和在意的事,和父母以前所知道的已經不一樣了。這個階段的他們需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好摸索、搞定自己,像個正在學飛而又倔強的雛鳥一樣,有害怕、有好奇、有混亂,還有莫名的渴望。   建議父母面對青少年,先學習調整心態,認知他們不再是以前總和家人在一起、總是聽話好商量的孩子了,他們渴求屬於自己的隱私和空間,比較好的方式是,用接納這種改變的心,陪伴他們走過這個成長階段。如果孩子太長時間呆在自己的房間,要常常提醒或邀請他出來和家人互動,但同時也要能接受他們的拒絕,不要放棄不定時的邀約。同時,細心觀察,如果發現孩子的行為作息和學校表現有很大的不同、情緒負面且變化大,不妨安排親子兩人間的單獨談話,透過「傾聽、接納、問問題」的方式,了解孩子的狀況。這樣才能在孩子擁有足夠的自我空間下,提供及時而足夠的關懷,讓孩子在成長路程中,不致偏離。   學習安靜傾聽、問問題而討論,是陪伴青少年成長非常重要的方式。   請加入【愛,家就幸福了】粉絲頁。 每個月初一、十五日,【莫非有情】,新的心情、新的聲音!! https://www.facebook.com/focusfamily/videos/581175852575785/   (文章授權/林莫非)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莫非有情專欄】壓力不著身,關係不緊張

身為現代人,長期處於快速緊張的步調,常常無法察覺自己身上的壓力。現在就來為自己做一下三十秒的壓力測驗,看一下下面的問題,查驗一下有沒有這樣的狀況。   您是否總是感覺到急躁? 是否總是想要努力的趕上別人? 是否總是不能準時在約定的時間到要去的地方? 是否發現自己總是弄丟東西,或忘記放在哪裡? 您的抽屜和衣櫥是否總是雜亂無章? 是否在別人讓你感覺到緊張的時候,就容易情緒激動? 是否常常對自己說:「等事情告一段落,我一定要給自己放一個假?」   針對以上這幾個問題,如果您大部分都有這樣的情形,那麼您應該正處於和壓力鬥爭的狀況。舒緩壓力,建議您,第一步,先放下手上的所有事情站在原地,做一個深呼吸,從鼻子吸滿空氣,再緩慢地由嘴巴呼出。第二步,不斷提醒自己講話速度變慢。第三步,每天固定給自己一小段時間,安靜地坐在沙發,戴上耳機,聽聽輕鬆的音樂,或是看一本好書。固定持續以上的步驟,對壓力就能有效的釋放。   --------------------------------------------------------------------- 請加入【愛,家就幸福了】粉絲頁。 每個月初一、十五日,【莫非有情】,新的心情、新的聲音!! https://www.facebook.com/focusfamily/videos/309715910211965 (文章授權/林莫非)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莫非有情專欄】堅持原則,餐桌不再是戰場

孩子不願意好好吃飯,讓許多父母感覺頭疼。有的孩子,即使父母軟硬兼施,也只能勉強吃一點正餐;有些孩子則是坐在餐桌前,挑挑揀揀,這個不吃那個不吃,讓父母擔心又頭痛。   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父母的堅持與原則。孩子的成長過程,會不停的探詢父母的底線和他能掌握的空間,透過幾次經驗後,他就能發現,餐桌是父母難以放棄,而他可以贏的地方。   要讓孩子願意遵守規則,父母的堅持非常重要。建議您,不妨這麼做。   首先,評估孩子平常的食量並且參考他的意見,訂出每餐合適的飯菜量;接下來,讓孩子清楚知道,他們必須吃掉餐盤中的食物,對於真的很不喜歡吃的東西,可以試著吃一小口。如果孩子不在說好的寬容時間吃完,就把食物拿走,直到下一餐之前,都不再提供任何食物。   請父母不必擔心,這樣的原則並不會讓孩子餓暈或影響健康成長,反而會因此讓孩子清楚知道用餐的原則,養成正常、健康的飲食習慣。   請加入【愛,家就幸福了】粉絲頁。 每個月初一、十五日,【莫非有情】,新的心情、新的聲音!! https://www.facebook.com/focusfamily/videos/710060029565815 (文章授權/林莫非)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莫非有情專欄】夫妻不分離

許多人在婚姻關係中感覺到辛苦與挫折,甚至出現放棄的念頭,但是想到了孩子,才又繼續堅持在婚姻關係中。但是許多研究證實,在婚姻中掙扎卻選擇不離婚的夫妻,經過共度的艱難與妥協,慢慢可以找到平衡點,逐漸改變關係得到幸福。而選擇離婚的人,即使再婚,還是容易陷於離婚所帶來的苦悶和挫折,更難以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其實,許多婚姻中的問題,就像金錢壓力,情緒問題,甚至是另一半的不忠實,會隨著時間和狀態的改變,慢慢緩和下來。有共度人生數十年的老夫妻分享,他們一直到孩子長大成家後,才深刻的感覺到有彼此相伴的幸福和倚靠。   幾乎每段婚姻都有各種的難處,身處其中難免會有沮喪和痛苦,但有些人依然覺得自己很幸福,其實你也可以做到。首先請您先試著回想起初兩個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刻與景象;再想想,兩人衝突時各自的堅持和需要,是否真的完全沒得妥協?再問問自己,您對待別人是否也會這麼堅持?最後請思考,自己最能接受什麼樣的話語和態度,並且試著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另一半。   結婚誓言中說的是,不管境況如何都不輕易放棄,也就是不放棄學習解決衝突,不放棄找到真正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641610689764028 請加入【愛,家就幸福了】粉絲頁。 每個月初一、十五日,【莫非有情】,新的心情、新的聲音!! https://www.facebook.com/focusfamily/videos/1003279783408692/   (文章授權/林莫非)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