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有些人不喜歡人,不需要任何的理由。想辱罵你,所講的不需要真。想批評你,所說的不用負責。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華人社會普遍避談死亡,對往生感到恐懼及未知...容易沉淪於虛空猜想。王武聰牧師分享信息「信耶穌三生有幸」,這「三生」不是「前世、今生、來生」,而是「出生、重生、永生」,藉著認識聖經所說,耶穌基督下過陰間又升天,坐在天父右邊,唯有祂能帶我們走死後的路。相信耶穌,我們就能與父神
「以前,我像一個獵人一樣,不斷的想要去『掠奪』...」「 這個世界在一個『消耗』循環裡面,當你在這裡面就走不出來。」鄭達豪親自見證,在全福會找到生命真正價值,從在「空虛」裡不斷掠奪的獵人,成為世上最快樂的人!「在基督裡,每一個男士、弟兄都可以被挑旺!都可以對神有熱情!我們生命都可以改變。」曾國生說。
曾在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和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出賽的「雙棲球星」迪昂.桑德斯(Deion Sanders),以其精湛球技聞名,既得名又得利,還曾發行一張專輯。然,在1997年,人生最顛峰時期,開車衝下懸崖,準備赴死。奇蹟的是,他並無受到任何重大傷害,在那之後,降服在神面前,將自己交給上
傳道書的開頭如此負面消極,點出人生的無奈光景,如果人生是虛空,那我還有努力的必要嗎?
《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是一部2021年底的美國諷刺科幻片,以非常貼近現況的形式,呈現目前的社會樣貌,諷刺現代人崇拜並追求科技與知識、金錢與權力、明星與八卦,不再相信上帝掌控著人類的命運,認為應該是人類能夠掌握自己未來的道路,「以人為本」成了新的普世價值...
休假回來,看到桌面上堆積如山的公文資料,等著自己去處理,是不是讓你很想馬上調頭就走?或許是電腦裡多到處理不完的客戶信件、又或是通訊軟體內,不斷跳出來的工作訊息,讓你休假一回公司,就被壓著喘不過氣?先別急著氣餒、使剛度假回來的好心情被破壞掉了。
一趟不在計畫中的旅行,竟成了美商CEO波阿斯的人生轉捩點。與以色列邂逅的每個故事,帶給他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思,不僅讓他發覺自身內心有挖不盡的「寶藏」,更看見在猶太民族的歷史文化、信仰哲理、思維中,看見虛空中仍有永恆的盼望和奇蹟。
我們被造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與神對話。這是一種生活方式,是我們24小時7天晝夜不息的命定。在帖撒羅尼迦後書5:17,保羅告訴我們要「不住地禱告」。 但在我們的文化中,卻更強調其它的事。商店、餐廳、健身中心,都可以24小時營業,電視中的新聞可以持續不斷地播報,網絡上有無數的音樂、電影、電視劇和購物
我們被造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與神對話。這是一種生活方式,是我們24小時7天晝夜不息的命定。在帖撒羅尼迦後書5:17,保羅告訴我們要「不住地禱告」。 但在我們的文化中,卻更強調其它的事。商店、餐廳、健身中心,都可以24小時營業,電視中的新聞可以持續不斷地播報,網絡上有無數的音樂、電影、電視劇和購物網站。 我們活在一個紛紛擾擾的世界,然而所有這些都無法滿足我們。豐富並不帶來滿足。在我們裡面有一個更深的飢渴,一個我們想要抹平的傷痛,一個渴望被聆聽的呼求。好像有什麼東西正與這一切嘈雜抗衡著。 若不花時間去聆聽,也許就無法聽見。若沒有問到對的問題,就得不到答案。現在停下來問你自己:如果沒有了音樂我們怎麼辦?如果無法看我們的電視,喝我們的咖啡,隨心所欲地買東西,我們會如何應對?挪去這一切分散人心的攪擾後,我們是誰? 在我們靈裡有一個空缺處,是這世界的事,文化的嘈雜和忙碌都無法填滿的。就是在這靈裡的虛空中,有神的話說: 「有人聲喊著說: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們神的道。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為平坦,崎崎嶇嶇的必成為平原。耶和華的榮耀必然顯現;凡有血氣的必一同看見;因為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賽40:3-5) 到底是為著什麼預備呢?我們又如何邀請神的同在降臨? 是從騰出時間與祂同在開始。我們必須清除路上的障礙,消除思緒中的紛擾,為神分別時間出來。我們需要設立界線。在這個紛紛擾擾的文化中,那可能意味著將我們的手機或其他設備關機幾個小時。聖潔的神並非要爭競搶奪我們的注意力,祂是要成為我們的首位! 我們都曾被這樣引誘,將我們的身份建立在工作、愛好和興趣上,但耶穌邀請我們在祂的裡面找到我們生命的意義。神是創造我們的那一位,祂認識我們,也將決定我們在哪裡度過永恆。為了分別時間出來給神,在我們的生命中設下界線,無論長期還是短期都將帶來果效。 我們的父神正在呼喊:「從那些分散人專注的事中出來,為我預備道路。我要用超乎你想像的榮耀充滿你的心。」耶穌要挪去一切攔阻愛的,包括一切攔阻我們親近祂的事。 花點時間來問主,祂要呼召你放下什麼,祂要你去哪裡(或不去哪裡),以及祂要向你強調哪些事。讓主來顯明是什麼成了攔阻,以及祂要你做出怎樣的回應。 在神的同在中一些日子,可以幫助我們打破生命中不好的循環,剛強我們活出專注的生命。如果你正在尋求一個特殊的地方來遇見耶穌,我們邀請你,來美國堪薩斯城參加我們每年12月舉辦的Onething特會,與兩萬名青年人一起享受這四天的敬拜和服事。 http://www.ihopkc.org/resources/blog/living-without-distraction/ (文章授權/猶沐文化有限公司)作者/亞當•威滕伯格 您可以成為今日報的祝福!為我們打開天上的府庫,按時降雨在這地上~(點我奉獻)
經文:歌羅西書2:1-10 我願意你們曉得,我為你們和老底嘉人,並一切沒有與我親自見面的人,是何等的盡心竭力;要叫他們的心得安慰,因愛心互相聯絡,以致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們真知神的奧祕,就是基督;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裡面藏著。我說這話,免得有人用花言巧語迷惑你們。我身子雖與你們相離,心卻與你們同在,見你們循規蹈矩,信基督的心也堅固,我就歡喜了。你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祂而行,在祂裡面生根建造,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感謝的心也更增長了。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你們在祂裡面也得了豐盛。祂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 一般人會在生活中努力追求知識和智慧,不斷地學習成長,這可以說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希望擁有更豐盛的心靈,有能力過更好的生活,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游刃有餘地面對與解決,並避免因無知而受到虧損和傷害。但很奇怪的是,許多基督徒在主裡重生、擁有了新生命之後,卻沒有「渴慕」更多地認識神、認識真理,也沒有花時間與代價去學習與成長,導致沒有能力、沒有知識、沒有智慧……去避開問題、解決問題,甚至被魔鬼欺騙、被世俗影響也不自知,更遑論要過更好的生活、得著豐盛的生命。換句話說,許多人自稱為基督徒,卻沒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至於只能用屬世的觀念、邏輯、知識、學問,來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和事物,不但毫無幫助,也只能任憑生命被影響,甚至毀壞。 還記得門徒在海上面對暴風巨浪時,是如何反應?還有,當他們在曠野,面對要給超過五千人吃飽的挑戰時,又是如何回應耶穌的呢?因著對耶穌的認識不夠,他們自然無法以正確的方式去回應和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對神的認識不夠、對真理的認知不正確,我們同樣也無法以正確的方式和態度,去面對我們生命中的各種處境和問題,此時,若是又聽信世俗的學問、觀念,那我們只會用更錯誤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針對初代教會的基督徒,保羅深知他們生命是否能「真知道神」,是否能有「真智慧和知識」對他們生命的堅固相當重要,所以保羅自述很努力、盡力於他所做的,為的是讓人真知道上帝,認識耶穌基督,因為保羅知道,唯有真知道上帝,才能得著在基督耶穌裡的智慧和知識,也才能不受到異端、邪說、世俗的知識和學問……(就是所謂的「花言巧語」)所影響,以致偏離真道,或是把自己屬靈的生命給搞砸、扭曲了。 今天的教會和基督徒,也面對同樣的屬靈危機,就是我們受到這世界「花言巧語」的影響,於是,用名人的言論取代上帝的話;將專業的研究、學術的理論,取代聖經的真理;以成功的邏輯、方法,取代基督的教訓、叮嚀,致使我們相信人的理論、人的學術、人的成功經驗,過於相信聖經、上帝的話語。保羅認為這些現象深深危害我們屬靈的生命,並指出這些「花言巧語」的真面目和本質,希望基督的教會和門徒能辨認,並避免受其害: 理學(哲學):強調人智慧的學問 保羅說「花言巧語」的第一類型,就是理(哲)學。這類形而上的思辨的確有其誘人之處,讓人們沉浸在「智慧」的一種虛榮感裡,例如:哲學辯證裡有一著名的思辨邏輯~即「白馬非馬」,若依此類推,則會導論出「白飯不是飯」、「白菜不是菜」的結論,這結論或許讓很多人讚嘆哲學思辨過程中的智慧和奧妙,但最終不管白飯是不是飯,對生命而言,只要能吃到肚子裡,對身體帶來祝福,才是真重要的,不是嗎? 今天,一些基督徒也有類似的盲點,落在「怎樣讓自己變得更屬靈?」、「怎樣才算真屬靈?」……這類的思辯中。但是,上帝會在乎我們有多屬靈?還是在乎我們是否真實地愛祂呢?就好像一個人會希望他的妻子每天研究如何讓自己更漂亮?還是會希望妻子更愛他呢?如果妻子每天將自己打扮得很漂亮卻不愛他,又有什麼意義?因此,保羅要我們小心自己的思想,不要本末倒置地將追求理學放在與耶穌建立關係之上,保羅甚至以高舉基督的十字架,來抗衡那些鑽研理學、高舉智慧的論調和現象。保羅說:「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上帝的大能。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智慧人在哪裡?文士在哪裡?這世上的辯士在哪裡?上帝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嗎?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上帝,上帝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猶太人是要神蹟,希臘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臘人,基督總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因上帝的愚拙總比人智慧,上帝的軟弱總比人強壯。」(哥林多前書1:18-25)務要認識神的心意,祂並非要我們鑽進那高深莫測的教義中(若祂真希望如此,祂大可以給我們一部到今日都無人能解讀、如天書一般的聖經),祂更渴望的是我們能夠透過簡單樸實的真理,建立與祂真實的關係,在祂的愛中與祂生命連結,這樣的渴望不需要深奧的智慧,只需要單純的信,就可以建立。 虛空的妄言:強調形而上的言論和觀念 保羅認為「花言巧語」的另一類型,就是哲學裡另一種形而上的學術理念,是追求一種「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心靈意境,若你能夠達到那種境界,表示你很有智慧,也有人稱之為進入「禪」的境界,但回到現實,山不是山,那是什麼?水還是水啊!容許我說犀利一點的重話,今天一些不夠成熟的基督徒,也喜歡追求那些抽象的、形而上的事物,他們迫切地希望能看異象、有特殊體會……,就是不好好讀聖經,也看不見上帝擺在我們面前的需要。就像那個少年官來問耶穌:「良善的夫子,我要怎麼得永生?」當耶穌回答他說要遵守律法時,他竟說:「我從小都做到了,還缺什麼?」顯然這個少年官若不是來炫耀自己,就是只在乎自己如何「更屬靈」,卻根本忽略了身邊其他人的需要。所以當耶穌告訴他說:「去變賣所有的(分給人),你還要來跟從我」時,他竟憂愁地走了,因他除了在乎自己以外,根本不在乎人的需要,也不在乎神的命令。(參馬可福音10:17-22)相對於另一個稅吏撒該,耶穌只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要住你家」,他便主動地說要將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還要償還他所訛詐的人四倍。(參路加福音19:5-8) 追求那些虛空的妄言,沉浸於那些形而上的經歷和感受,並不是上帝要的生命,透過具體的行為、行動,去活出基督的生命,勝過於你去追求那些抽象的屬靈事物。耶穌曾經以「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來警誡那些追求虛空妄言的法利賽人和文士,懂得再多、說得再好、外表多麼屬靈和敬虔,都不如一個以具體行動去實踐真理的撒瑪利亞人。若你真希望在屬靈裡面有更多的領受,那麼先以具體的行動回應神的命令吧!認識神的話並去遵行祂的旨意,比追求形而上的經驗,更能顯出你對神的認識。 人間的遺傳:律法的傳統、文化的傳統 耶穌常常責備法利賽人和文士,就是因為他們按著人的遺傳,訂出了很多根本不出於上帝真理的規條。光是「守安息日」就有許多觸犯安息日規條的細則,讓猶太人的安息日變成最不得安息的一日。不可諱言的是,今天教會也有很多「人」的遺傳:為什麼要謝飯禱告?(有人說是因為耶穌分五餅二魚晚餐前先謝飯;也有人說是配合猶太人一天三次的獻祭。)為什麼禱告要閉眼睛?要雙手握起?(有人說是為了表示敬虔。)有太多在教會「人的遺傳」下的觀念、行為、儀式,其實我們並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們卻都照著做。這在保羅看來是沒有意義,甚至是錯誤的教會文化傳統。如果我們不知道屬靈活動的內涵與真諦,那麼我們就只是在守人間的遺傳;相對地,如果我們知道內涵,就不會只是去守誡命,而是會發自內心,做得更好,甚至更多。 「為何要主日崇拜?」、「為何要禱告會?」、「為何要小組?」、「為何要靈修?」事實上這些屬靈的聚會和活動,都不是為了滿足律法的要求,更不應是為了換取上帝的獎賞,如果我們至今仍是為了配合教會的傳統,才進行這些聚會和活動,那麼表示我們對上帝的認識還是膚淺而不足的。上帝為我們預備各樣的管道和機會,讓我們可以「進到祂面前」,唯一的目的是希望我們愛祂;希望我們能與祂建立愛的關係;希望我們得著祂永恆的愛。若我們真認識神,我們就不會落入「人間的遺傳」的迷思,被傳統和律法禁錮;而是會帶著熱切的愛,在每一個屬靈的聚會和活動中敬拜祂,與祂親近,享受與主同在的甜蜜與美好,甚至捨不得回家,巴望每天都能敬拜祂、親近祂。 世上的小學:世俗的學問、異端的思維 正如我一開始所說的,今日許多人崇尚名人的言論~取代了上帝的話語(名人講的話就是真理);認同專業的研究、學術的理論~取代了聖經的真理(科學就是權威、數據代表真理);強調成功的邏輯和方法~取代了基督的教訓和叮嚀(成功才是王道,失敗者必有錯誤)。這樣的現象就是保羅所擔憂的,以世俗的學問取代了上帝的真理。而歷史中許多異端的產生,也正是因為人試圖以世上的小學模式和邏輯,來解釋或演繹屬靈的真理和邏輯,這類異端的思想,反而更貼近人的思維(相對地,離神的邏輯更遠),也更讓人接受和喜愛。誠然,直到今日,世俗的學問和異端的思維,仍是基督徒認識神的絆腳石。因此,我們務要竭力追求正確地認識上帝,認識祂的真理,才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不致被世上的小學所迷惑,落在錯謬和罪惡之中。 結語 我們務要認識上帝,認識真理,那是祂賜給我們恩典和祝福的關鍵。當我們越認識祂,我們會越有信心;當我們越認識真理,我們會越有智慧;當我們越有信心,我們就越能過得勝的生活;當我們越有智慧,我們就越能過豐盛的生活。你真認識上帝嗎?抓住機會,付上代價,竭力追求認識祂吧! (文章授權/湖光基督教會)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經文:歌羅西書2:1-10 我願意你們曉得,我為你們和老底嘉人,並一切沒有與我親自見面的人,是何等的盡心竭力;要叫他們的心得安慰,因愛心互相聯絡,以致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們真知神的奧祕,就是基督;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裡面藏著。我說這話,免得有人用花言巧語迷惑你們。我身子雖與你
(讀經:傳道書1~12章) 吳獻章說:箴言乃針對「平常」人生,約伯記陳述「反常」人生,而傳道書申論「無常」人生。 人生的確無常!小時候看電影,總是問:好人還是壞人?一旦確定了角色的身份,心中就開始盼望一個結果,編劇和導演也很配合,定是好人逢凶化吉,壞人一敗塗地。看罷,滿臉笑容,如沐春風。
「我的成長背景令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很自卑,沒有愛,覺得自己好像一個空虛的洞,要找很多物質、金錢等等去填補這個洞;我以為自己有錢、知名度高、又有房子,就會不再那麼空虛,但我發現,這些物質都幫不了我,我依然很空虛,直至我回到耶穌身邊,我才知道以往我所追求的都是虛空。」-鄧萃雯
父親是宇宙探索科學家、母親是醫學院教授。從小在共產主義、無神論的文化薰陶下,她的人生價值觀就是:拚搏靠自己,一切盡在自己掌握。遠嫁台灣後,雖過著所謂悠閒的「貴婦生活」,卻漸漸發現婚姻、財務、孩子、個人自由,盡都無法掌控;內心空虛不安,常以淚洗面,人生因而陷入無力和無奈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