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家人

【張文亮專欄】上帝若要祝福台灣,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

我總是想娓娓的道來……   我喜歡大自然,因此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我主要的財富不是存在銀行裡,也不是放在股票或房地產上,而是上帝在大自然裡的典藏。可能是溪底顏色繽紛的石頭,可能是草原上冒出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可能是陽光透在枯黃老葉的斑駁,可能是與枝樹上鳥兒對望的一眼,瞬間上帝的典藏,就成為我的寶貝,記憶裡長久的悸動與享受。   走入大自然,不祗是我的喜歡,也是我的研究與工作。我是一個環境生態的學者,保護水土溪流是我經年累月的工作,我走過台灣的許多地方,也與許多在地的百姓交談過。對一個陌生的地方而言,我來祗是一時的,我所做、所寫的,祗不過將百姓長期累積的經驗,以自然科學的知識,重新反射出新的光譜。   無意中,我發現台灣有許多寶貝,乏人開採,例如客家人在這塊大地上所留下的。那是一種驚訝,客家先民所做的建設,經過百年的沖刷,仍然有些殘留在台灣山地、丘陵、果園、或農田上的一角,見證客家先民的辛勤、努力與執著,原來台灣土地上二千多萬人所吃、所喝、所住、所行、所誇,是在享受他們默默的付出。   但是鄉村在凋謝,客家莊在快速地凋零。聽,在這大地上,多少珍貴文化的傳承正在消失,如果我們這一代不去記錄,下一代的人會質問我們,除了努力追求為國外產品代工,大力引進好萊塢式的娛樂之外,我們為台灣這塊土地與自身文化的傳承,到底做了什麼?   我不是客家人,不會講客家話,不會唱採茶歌,不會做粄條,不會煮酸菜魯豬腸,但祗要稍微懂一點點客家人在台灣所作的點點滴滴,就會被吸引、被感動。我走過昔日一些客家人群聚的地方,去探勘、去拍照、去記錄客家先民的工程、土地改良與農業種植。這正是他們在這陌生的土地能夠繫以維生、安家傳代的基礎;這正是台灣四百多年,近代開發史上被遺落的一環。   我去,並非獨自一人,總帶著學生,讓他們看看老師所做的,我祗完成一小部份,也許有一天有人會來接下一棒,正如我接下以前我的老師徐玉標教授,所交給我的那一棒。在年輕的時候,他擔任台灣土地的調查員,以三年的時間,走遍台灣各大小山嶽與河流,他常鼓勵我去走,因為他說:「除了有科學的知識與健壯的腳步之外,你還有一支會寫文章的筆,能將這一切娓娓道來。」「我真的有這一支筆嗎?」我問道,「那是上帝賜給你的禮物。」他邊說還流下眼淚。   我去,我想,我問,我看。我終於知道,上帝若要祝福台灣,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我寫,娓娓的道來……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以斯拉專欄】家庭比事工優先

不論身處家庭、職場或教會,奉勸基督徒要以「我是事奉者」的心態自居,其中,家庭是最重要的事奉工場。   因為我們跟家人相處的時間最長,以致彼此的傷害及衝突也最多。   在信主以後,每個人的生命漸有轉變,對家人的影響力卻仍顯薄弱,由此可知,最難傳福音的對象其實是家人。   那麼,我們要怎麼做?若想讓家人從你身上看見耶穌的性情和能力,不僅生命要有更深入的改變,也要付上更大的代價。   對事奉者而言,照顧家人、建造家庭比什麼事都重要。   有一天,神問我:「如果你明天就要回天家了,今天會做什麼事?」   深思了一段時間,我想,不就是與家人一起吃飯,過平常的生活嗎?明天就要死了,除了家人,還能找誰?想到這裡,突然了解家庭的可貴。   「阿吉,我呼召你的第一個使命就是作個好丈夫、好父親。」 我還以為神呼召我的第一個使命是服事祂,然而神卻要我先作個好丈夫和好爸爸。   神當然比任何人都重要,但就事論事,家庭優先、接下來是職場,最後才是教會事工。   如果家庭和職場的表現皆不稱職,只專注於教會事工,怎能造就人?事實上,在教會服事只要稍有成績,弟兄姊妹都很樂於給予肯定。   主的門徒要作世上的光和鹽,想要發揮這等影響力並非一蹴可幾。   靈性操練的最終目的並非成為忠心的門徒,而是讓家人及同事在你我身上看見耶穌的性情和能力,這樣才能作教會的領袖。   文章摘錄整理自《見證 》/金吉 文章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ezrakr  (文章授權/以斯拉出版有限公司)http://www.ezra.com.tw/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