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近日,美國對台政策修訂及變動、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團來台、大陸喊話及軍演等,連日沸沸揚揚,不免引起人們關注和討論。對基督徒而言:「是否該關心政治和公共議題?」同樣帶出許多反思與探討。針對此,中華福音神學院神學研究所教授周學信,以「公共神學」角度出發,針對近日備受關注的國際新聞話題做出教導。他指出:
針對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率團訪台,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受訪時呼籲,台灣與大陸的兩岸關係,可能因此事更趨緊張,但在風浪來時,教會與弟兄姊妹應起身更多禱告。困難越多、禱告就要更多!
裴洛西率團訪台引起國際熱議,針對此議題,潘劉玉霞牧師、陳見岳牧師接受本報採訪,以信仰角度回應時皆提醒,基督徒應持續為國家、元首禱告守望,站在聖經真理上,追尋真平安。
近日最受國際矚目的消息之一,為美國眾議院議長南西.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昨(2)日晚間10時43分,她已率團抵達台灣,並於今(3)日會見台灣政府重要官員等人士,後再搭機離台。時隔22年後再度來台的她,此次訪台計畫掀起一波美、中、台的外交震動,各界開始紛紛對三方國際局勢進行討論和臆測
當我們碰到有人心情不好時,下意識會想鼓勵他們用「更好的情緒」來替代,像是「要知足」、「沒什麼好擔心」、「開心起來」等等的建議。然而,這樣的建議代表我們認為,有「好」和「不好」的情緒正面情緒是好的,負面情緒是不好的。《Relevant》雜誌專欄作家瑪南西(Nancy Ma)說:「我們應該停止用這種方式
美國時間6日上午,於華府舉辦第68屆美國祈禱早餐會,約3500多人參與其中。除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副總統潘思(Michael Richard Pence)、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等人出席之外,有來自各界的政治領袖、宗教領袖,其中台灣當選副總統賴清德也受邀其中。
4日美國時間晚上9點,美國總統川普於眾議院發表國情咨文,以偉大美國的回歸為主題,訴說上任以來的各樣政績。然而,當日川普與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的「尷尬之握」、撕毀川普總統文件成為另外的焦點。
承認吧,你是否也曾經「跳過」或「閃過」某些聖經章節,只因為…你覺得內容太過枯燥無趣,或者我們可以直白地說「無聊」?因為它們不是不停重複、太過細節、就是一大篇繞口的人名或地名。那麼,我們還要讀嗎?
華盛頓郵報記者凱倫.杜穆蒂(Karen Tumulty)在研究美國前第一夫人南茜.雷根(Nancy Reagan)的生平事蹟時,從她的隨身物品中發現一封雷根前總統(Ronald Reagan)寫給老丈人的私人信件,信件中揭露雷根總統不為人知的信仰看法...
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 -詩篇100:4
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
-詩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