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不是沒有雜念,只是沒有察覺罷了。如同一間黑暗的屋子,當然看不到屋內揚起的灰塵,但是當陽光照射進來,一切都清清楚楚,再也無所遁形。
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平常不默想,什麼事都沒有,然而一默想雜念就特別多?
其實,平常不是沒有雜念,只是沒有察覺罷了。如同一間黑暗的屋子,當然看不到屋內揚起的灰塵,但是當陽光照射進來,一切都清清楚楚,再也無所遁形。
處理雜念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理睬它,當意念被雜念拉走 了,就再把它拉回來,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不要挫折也不要灰心,更不要自我控告。
產生雜念,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越是注意它,它似乎就變得更大一些。若是讓自己的心思意念專心在操練的主題上,久而久之,你會發現雜念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沒有一個人可以一直專注,難免都會有分心的時候。特別在剛開始操練時,這樣的現象比較多,學習接受這個事實,不需要沮喪,更不要放棄。默想是為了幫助我們親近主,你一放棄,剛好就中了撒但的伎倆,它就是要我們少親近神,免得我們得到能力和保護。
如果在操練中,覺得心灰意冷、力不能勝,試著像聖經上求耶穌醫治孩子的那一位父親所說的:「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馬可福音9:24)
另一種處理雜念的方式則是完全相反:就將自己當作是一個旁觀者,觀察自己的雜念,你就像是一個坐在水池邊晒太陽的人,默默的注意街上行人走動,不帶著批評,不加入任何意見,純粹是觀看、留意。
在處理雜念時,有「三不」及「三要」的態度是我們應該持有的
三「不」:不控告、不灰心、不刻意
1.不控告:不要控告自己!神不會控告我們,只有撒但才控告人,所 以我們也不需要自己控告自己。神早已按著我們的本相接納了我們,所以如果在默想中,不能專心或思緒亂跑,不必自我責備,接納這些事實,就是因為不足不夠,才需要操練。
2.不灰心:默想是日積月累的屬靈功夫,不求速成,不妄想立竿見影,只要穩固的一步一腳印。挫折是來自撒但的試探,等候耶和華的都是有福,當你願意操練安靜的功課,就是蒙福的開始。
3.不刻意:我們常希望一開始禱告或默想時,就能像保羅的體驗:有打 雷的聲音或地大震動,刻意想要使某些事發生,但結果越是刻意,就越是得不著。不必預設立場,神要如何作工是祂的主權,我們只要以一顆願意而且單純的心來領受主,不管神的心意如何,我們都能夠 歡欣領受。
三「要」:要堅持、要相信、要留意
1.要堅持:屬靈成聖的過程是漸進的,而堅持的心是成功的必備態度。 因此不輕易放棄,堅持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全力以赴,日久必可見到果效。
2.要相信:神的工作從來都沒有停止,只要以一顆單純的心信靠神,不憑眼見,不靠感覺,就必得著。
3.要留意:不刻意但要留意,刻意是我們想限制神,留意是等待神的作為。以一顆敏銳的心隨時留意神的作為,等候神的心意。 每個人在靈程的發展上,必然有不同的經歷。有了很好的靈修操練,不表示永遠都能處在靈性高原上,一樣會有低谷和平 原的經歷,但良好的靈修可以幫助我們度過不同階段的狀況。
因此,或許有些時候,能夠天天享受在地如在天的甘甜美 味;有時則索然無味,欲振乏力,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神有時候在陽光下顯明,有時在雲霧中隱藏,但無論如何,祂都與我們同在。靠感覺經歷主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感覺是如此的不可靠,如同一隻筷子插入杯中,筷子看似斷斜,但那 不過是眼睛的錯覺罷了。
因此有時感受不到神,不表示神離開我們、不理睬我們,必須靠著信心經歷,「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各書4:8)要一心認定神話語的應許,不論是身處何種光景,都可 以確信主一定與我們同在,必然與我們同行。
1995年創立蒲公英協會,安得烈食物銀行暨基督教今日報創辦人。目前於社會各角落積極推動靈修默想,協助現代人回歸心靈平靜,體驗身、心、靈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