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轉職潮?企業或員工該怎麼因應?(圖/Shutterstocks)

疫情前,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聘僱計時人員,工作流動率一年曾高達約150%

 

經104人力銀行統計,2022年第三季最高達到101.7萬個職缺數,企業感受徵才困難。

 

有調查說,年輕世代一生會換17份工作,跨域5種職業。根據LinkedIn調查,愈來愈多人若到職後發現不適合,會在一年內辭職。超短工作經歷稱為 「快速離職(quick quitting) 」。

 

你也有「轉職」念頭嗎?

 

聽聽瑞星管顧創辦人之一、現任執行副總蔣宗芸,及國際基督徒工商人員協會(CBMC)執行長南岳君怎麼說!

「快速離職」較常發生於初入職場、且不確定未來職涯發展的年輕世代身上,以數字來看,薪資較低的人數為多,但是,資深主管的短期離職率,近年亦大幅增長。

 

2022年職場上,掀起一系列「安靜」風潮,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安靜解僱(Quiet firing)、甚至2023年職場新安靜趨勢:「安靜招聘(Quiet hiring)」…。

 

雖預測2023將面對景氣衰退、經濟走衰,許多公司仍然求才若渴,沒有啟動大型裁員或凍結招聘計畫,只是可能會放緩招募的速度。

 

公司和員工可以怎麼因應?

 

根據澳洲青年基金會(The Foundation for Young Australians)的「職場技能如何影響2030年的澳洲工作報告」指出,年輕世代,一生平均轉換17份工作,並流轉於5種職業之間。

 

現今AI自動化崛起、世代工作態度的轉變,從一而終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任務。不過,跨域轉職可不是說轉就轉,若沒有先考量職涯規劃、釐清動機,可能只會讓自己陷入膠著。

  • news-details
  • 瑞星管顧公司執行副總蔣宗芸,服務過四百多家世界級企業,資歷豐富。(圖/蔣宗芸 提供)

跨域轉職,基督徒可以先禱告尋求

「轉職、離職,其實都是企業職場的正常現象,一整年時間來看,確實於『年後』離職潮的波動,會是較為明顯的。」瑞星管顧公司執行副總蔣宗芸說道。

 

擁有16年的豐富資歷,身為人力資源公司(俗稱獵人頭公司)的負責人,她點出,若從企業面向考量,企業主若以「僕人領導」的方式,傾聽員工心聲,可以創造正面的企業文化,可留下企業優秀員工。當然,實質的「留才獎金」也是必要的

 

她分析,現階段是後疫情時代,工作的職缺數確實是受影響,然而,若有轉職的需求,則可審慎自我評估或尋求協助。

 

基督徒若要轉職,最需要的就是「禱告尋求」。她建議,靜下來想一想:

「我的職場使命是什麼?」

「下一個階段的異象為何?」

「新機會的出現,是否由上帝給的?」

「整體評估,職場外在客觀條件可接受,以及裡面有內心的平安,再做出轉職的決定,會是比較理想的結果。」她再提醒,「在職者也要對於公司狀況保持敏感度,注意企業營運狀況,提早預備自己,一旦面對lay off(遣散)的情形來臨,才不至於措手不及。」

 

例如:企業內部薪資沒有競爭力、工作文化內容不能接受,或者人員離職率偏高,工作時的實際體驗不佳等,都是職場上值得關注的部分。

  • news-details
  • 國際基督徒工商人員協會中華民國總會(CBMC)總幹事南岳君弟兄,點出「轉換」絕對都會產生「成本」。(圖/南岳君 提供)

「轉換」讓企業或個人產生成本

多年身在主管職的南岳君弟兄,現任國際基督徒工商人員協會中華民國總會(CBMC)總幹事,亦曾經帶領企業,擔任CEO(執行長)管理職。

 

他開宗明義點出,「轉換」工作,不論對個人或企業,絕對都是「成本」。 

 

從雙方角度來看,個人的方面,可能累積出工作經驗,或者人脈、資歷關係都要重新開始;企業方面,需要重新培植人力,也會成為公司成本。因此,轉換絕對是個成本! 

 

當一個人考慮轉換職場,南岳君說:「要想一想到底是拉力:來自外面的吸引?或者推力:只是裡面的不喜歡?重點是,就統計角度來看,因負面原因做下的決策, 不會比正面因素,所下的決定更好。

 

他分享多年前,還擔任企業經營者時,壓力很大,工作很辛苦,管理要求也很高。他感恩說,還好當時新店行道會創會牧者-張茂松牧師去電關心,他大得鼓勵與安慰,至今銘記於心。

 

張茂松牧師曾向他分享:一個人、跟一個環境或跟一位老闆,都一定會有幾個階段,從『蜜月期』,再到『衝突期』,繼續要經過『磨合期』,最後才能進入『穩定期』。很多人無法進入完整的週期,可能才剛過了蜜月期,就無法度過下一階段的衝突期,提早選擇離開,而沒有完成該有的學習。

 

南岳君說道:「我自己也重新認知『週期』的觀念,可套用在任何關係上,夫妻關係、工作關係、教會的弟兄姊妹同工關係等。所以,不要遇上尖銳、衝突就離開,感到壓力就退縮,太早決定離開,反而無法繼續學習或經歷。」

 

他再補充,試想一下當決定「離職」之際,會不會只是仍在衝突、磨合階段,尚未到達「適合期」而已?實際上,每一個轉換都會產生成本,人是企業極重要的資產,若轉換成本高出負荷,結果並不一定最好。

 

轉換時,用「好」的起因決定,帶來正向結果  

現代人透過發達的網路資訊,轉換工作似乎變得更容易,而基督徒,該怎麼看呢?

 

基督徒可以「禱告」,或與教會弟兄姊妹「交通」,都會成為極大的恩典與保守,避免不必要的困擾,隨時尋求內裡的平安,再下決定。

  • news-details
  • 找到上帝所賜予的天賦(TALENT)或恩賜(GIFT),而非單單只有熱情(PASSION)。(圖/Shutterstocks)

南岳君以自身豐富的資歷,提醒想要轉職者,特別是年輕人的履歷,若工作資歷很短、工作停留時間不足,會讓企業主比較沒有信心僱用。

 

在職者除非很有洞見睿智,能夠早早找到自我方向,因而選擇轉職;否則一般來說,真的需要平心靜氣自我評估,是否決定轉職?是否真的不做這個,會更平安、更喜樂?

 

禱告讓「靈裡」去感受,找到上帝所創造,賜予每一個人的天賦(TALENT)恩賜(GIFT)是哪些?而不只是單單只有熱情(PASSION)去從事,因為火熱可能是一時的,反而不易持久。

 

最重要的成功定義,不是追求你的熱情,而是常常靜下來思考,禱告尋求,想辦法找到自己最擅長、那由造物主而來的恩賜,再加上自身所受的教育、職場訓練等,且能持續做下去,就可以做得好了

 

南岳君形容「週期」時,他舉自己就讀神學院為例,當時他離開所謂「舒適圈」 ,進入完全未知的神學領域研究,好像一邊走,一邊進入「冗長而黑暗的時間隧道」,身處不熟知的環境,又持續未見到擺在前頭的光,邊走邊想:是不是趕快回頭算了?

 

然而,內心深處的篤定,知道是從上帝而來的心意時,會有信心與盼望支持著;要繼續禱告,美好的事物終必會發生!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希伯來書11:1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