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如果神的旨意不改變,那禱告有什麼用?既然神的計劃一定會實現,努力又有什麼意義呢?既然人的得救都是神預定的,又何必傳福音呢?」神的旨意和人的意志兩者並不矛盾,只是祂的大能可以使用人憑著自己意志做出的決定,來作為祂成品的素材...
傳統的宗教信仰也是一種「意識形態」,如同堅固的營壘,只有神的能力才能打破...
科學真的沒有預設立場,沒有意識形態嗎?當科學只認定「事實」時,就是一種前設。身為科學工作者,如同保羅,我只有一個立場/前設: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
動盪之年,萬物皆漲,只有荷包沒漲!水「漲」船高的生活費,似乎充斥著不確定與不安的震盪,帶進「世局的荒年」?台灣2022代表字大選-「漲」字,眾人深表「有感」, 人人都在通膨的船上,如何經得起波濤?若有主耶穌同在船上,當可享平靜安穩!我們邀請三位專家和牧者,分析他們對此議題的看法。
神是人的「真理」,當人被放在「充滿真理」的環境,透過五個感官感受,「真理」就會進到人裡面,進而能活出真理。這是神的安排,祂將人安置在充滿真理的環境,因人被造,就是為要存在祂裡面,並在其中認識祂自己。
神對人的設計中,包括使用「潛意識」來幫助人學習。「嬰兒」在出生時,就已具備70%的潛意識功能;從母腹懷孕的末期開始,直至出生7歲,孩子70%的潛意識就已被形成。事實上,人在生活中的大小決定,絕大部分是由潛意識裡、在幼年時期被寫入的觀點,深遠影響人的一生。
我們的生活是否已過於安逸和消極呢?信主後,雖然在今生和來生都有盼望,但若在世上行事不夠機智,缺乏危機意識,沒有弄清楚時局的危急,對世界的挑戰和教會做應當有的回應,仍無法抓住主的恩典…
你「有意識」的生活著嗎?我們時常太習慣在忙碌中讓時間飛逝,以至於忘了去感受人生,忘了仔細量度我們所想、所做、所說的是否與人有益…
昨(12月11日)台中忠孝路長老教會王武聰主任牧師和陳希明牧師娘,在探訪住院弟兄姊妹的往返途中遭遇車禍;王武聰牧師腰和腿受傷,師母顱內出血陷入昏迷。今早各界陸續收到消息、為此代禱,今晚王牧師正式發出代禱信,向各界報平安,表示今天師母已恢復意識,感謝大家溫暖的關心和代禱,但仍需要兄姊們繼續為此代禱。
19日,藝起發光協會與RE-THINK重新思考協會共同舉辦公益淨灘活動,邀請60位藝人一同前往萬里頂寮沙灘淨灘。眾多藝人在半小時的速度共清理出263公斤的垃圾,其中大至容器,小至塑膠碎屑。
「自我意識」的影響有多大?要破除意識中攔阻你經歷神的因子!
他照麻醉師的指示開始倒數,眼皮變得沉重,直到沉入虛無。不知道持續了多久,突然感到從胃一路到胸口的灼熱,他醒了,但卻無法睜開眼睛也開不了口。他清楚手術中每個細節,包括手術刀切開皮膚的冰冷疼痛、包括他感覺到腹部爆出像糖漿感覺的東西,他無法看見,但空氣中的銅氣味讓他確定,那就是血……
建立教會是我的呼召。我有清楚的使命,要建立一間使人生命改變的教會;即使這趟旅程已經過了17年,每一年我仍然在禱告、學習,求神教導我如何建立教會。奇妙的是,當我尋求神,每一年神總是以奇妙的方式指引我、幫助我,讓我知道如何繼續地建造教會。而每當神引導我新的學習,這樣的歷程往往是好幾年,因為神知道改變需要
建立教會是我的呼召。我有清楚的使命,要建立一間使人生命改變的教會;即使這趟旅程已經過了17年,每一年我仍然在禱告、學習,求神教導我如何建立教會。奇妙的是,當我尋求神,每一年神總是以奇妙的方式指引我、幫助我,讓我知道如何繼續地建造教會。而每當神引導我新的學習,這樣的歷程往往是好幾年,因為神知道改變需要時間;但只要我尋求祂,神總是很有耐心地引領我,因為教會是神的。 這兩年,神不斷地教導我,是「文化」改變人,不是「知識」改變人。教會總是不斷地學習知識,但如果不能形成文化,結果是頭腦越來越大,生命卻沒有改變。如何讓教會的使命、異象、策略、信念,最後形成文化,這是建立教會值得思考的問題。我發現,教會有兩個問題,一是大部分的教會異象不清楚,現在流行做什麼,就跟著做什麼,不知道自己要建立什麼樣的教會;二是教會有清楚的異象,卻沒有刻意讓教會的異象形成文化。 我花了十年的時間建立「生命建造程序」,目的就是要藉著一套程序來建造生命。我們強調委身教會的生活,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建造生命;因此,我們是「慢」的教會。我很看重生活,因為基督徒失去能力的原因是教會生活出了問題。歐美教會幾乎已經不再過教會生活,教會成了心靈的寄託,這是歐美教會空洞化的原因之一。使徒行傳的生活是健康教會生活的典範,我們不是要回到舊約的生活,而是要延續著使徒行傳,過一個被聖靈充滿的教會生活。 2020的異象,就是要把這些清楚的信念塑造成教會文化。過去17年我們很努力地教導,門訓,建立了很好的根基;但是,我並沒有刻意地去把它塑造成教會文化。今年會是我們重要的開始。 「文化是一種社會無意識,就是所有人每天實踐與活出來的價值觀。文化,就是整體組織思考與行動的方式,但塑造文化的是個別的個體。」 因此,要刻意地塑造文化,就不能只是靠主任牧師,必須讓教會中的每一位領袖明白我們要一起來創造我們所期待的氛圍,以異象和氛圍來領導。這兩年神不斷地教導我,要更有果效地建造教會,我必須在這件事情上做出改變。這不是要否定或取代我過去所做的,我們仍然是Q.T、門訓、聖靈充滿的教會,但2020會是我們刻意營造「使人生命改變的教會」的文化和氛圍的開始。 因此,有兩件事是2020我們要做的: 第一、以異象重新設計教會的視覺環境,讓每一位會友更清楚教會的異象。 第二、每一位領袖開始操練,以異象和氛圍來領導團隊。 2020是以異象和氛圍領導的元年,讓我們一起來迎接改變! (文章授權/張振華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