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吳家宏回憶,自己年少叛逆,17歲遭父親責打後,憤而離家出走。由於音訊全無,父母只好求神問卜,連續幾個問事的地方都告訴他們:「你兒子死了!」所以他們傷心地為兒子設了神祖牌,在家中拜他...
近年來,越來越多教會談起「屬靈父子」,而這也進一步帶領人與神建立深度關係,模塑生命成為屬靈父親和屬靈兒子。靈糧全球使徒性網路主席周神助牧師及台北基督之家主任牧師寇紹恩以自身經歷,分享神如何帶領他們成為「屬靈父親」。
2021天國文化晚會「父與子」終場。由父子三人:周神助牧師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巽光牧師Asia for JESUS執行長、周巽正牧師台北靈糧堂主任,接連上陣分享主題「使徒性教會的精髓:父與子身分的覺醒」。真誠敞開破碎的心路,公開自身經歷,帶下從父神而來的自由與愛。
一般人刺青會選擇自己喜愛、或具特殊意義的圖案符號,但在加拿大有一位男子卻紋了一片巨大的「胎記色塊」在軀幹上,原因是,他發現8歲的兒子似乎因身上的胎記感到自卑,因此秘密紋了和兒子一模一樣的「胎記」在身上。30小時的紋身過程雖然非常疼痛,但為了幫助兒子建立自信,一切就都值得了。
張英哲,受毒癮綑綁數度出入監獄,直到耶穌介入他的生命;高筱雯,年紀輕輕因錯誤感情而成為單親媽媽,扛下扶養責任造就溫柔堅立性格。兩人本是平行線,在相識相戀進入婚姻後,同做主工。現在,進出監所成為他們的日常,為的是盡力傳揚耶穌,拯救被毒癮綑綁的靈魂。
新冠肺炎疫情自年初爆發以來,各國邊境嚴格管制,也使許多家庭成員被迫分隔兩地,久久無法相見;但這種情形無法攔阻11歲的羅密歐‧考克斯(Romeo Cox),以實際行動去見祖母的決心!他從義大利南端的西西里島步行到英國,約1700英里、2736公里的距離,相當於台灣從南到北直線距離的7.5倍路途!
「他長大了以後自然就會知道」,這句話是一些父親教導孩子時的口頭話。處在這世代的父母,尤其是為人父者,都會承認教導孩子實在大不易。
11-15日,「2019榮耀海嘯預備特會」於利河伯使徒中心盛大舉行。12日晚間,多倫多機場基督徒團契(TACF)的創辦牧師約翰.亞諾特(John Arnott)牧師以「天父的愛自帶饒恕」為題,分享人與人之間扭曲受傷的愛,唯有饒恕能醫治。「不饒恕,就像是你自己吃了毒藥,然後希望別人死!但最終是你自己會
去年12月,台北復興堂邀請到藝之星教會蒞臨分享,藝人曾治豪信主後初次公開分享見證:「您(賀一航)學會要愛我了,所以我也開始學會愛爸爸。」談到信主前父子關係趨於緊繃,一年只相見除夕夜的30分鐘,讓他懷著苦毒長大,直到信主後父子關係破冰,哽咽道「我們天家見!」
台北新生命小組教會舉辦醫治釋放佈道特會,邀請康麥克牧師分享與神建立美好、親密的關係有多重要。
父親一向是男孩心中的巨人,不論如何,爸爸在兒子的生命中從他出生之時,已佔有一席之地,這份空缺,是難以替代的。一個來自美國加州的男子大衛.格林斯利(David Grimsley)從小在他心中就懷著這種揮之不去的空虛感,他從來不知自己的生父是誰,直到30歲時,決心要去解開心中的謎,沒想到神以一個意想不到的方式,圓了他的夢。
FIGHT.K教會主任牧師張蒙恩牧師受訪時,第一句話形容父親張惠良牧師,不加思索就是:「他是很好的爸爸!」張蒙恩牧師說,雖然父子倆在牧會上,有些想法和領受不同,但從小看到父親在許多事上的好榜樣,至今仍深深影響他的行事為人。
從創世記1章1節講到啟示錄22章21節,各種費解經文在他面前無不迎刃而解;從掃羅到利亞,各個聖經人物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栩栩如生⋯⋯
與家人有美好的關係並非必然,香港還是有不少男性不習慣表達真實情感,也不常傾聽旁人說話,往往造成隔閡。劉漢榮的父親(下稱劉父)即是這個類型,從未改變,直到上(7)月參加611靈糧堂舉辦的海上福音營會,奇蹟經歷關係修復,劉父更在此營會中信主。 劉漢榮與妻子林汝均接受採訪,分享劉父的改變。他們一家
願憐恤、平安、慈愛多多的加給你們。(猶大書一:2) 孩子,是上帝暫時給父母的委託。上帝委託時,全然不管我的小信與膽怯。 孩子小時,我與祂一起照顧;孩子成長時,我與祂一起培育。孩子,是上帝給的好禮物。父親的職份是學習,從上帝領受幾學分的課。例如孩子求學時,我看她讀書的時間與態度,不看她的成
願憐恤、平安、慈愛多多的加給你們。(猶大書一:2) 孩子,是上帝暫時給父母的委託。上帝委託時,全然不管我的小信與膽怯。 孩子小時,我與祂一起照顧;孩子成長時,我與祂一起培育。孩子,是上帝給的好禮物。父親的職份是學習,從上帝領受幾學分的課。例如孩子求學時,我看她讀書的時間與態度,不看她的成績。我期待孩子不是重視表現,而是平時的盡職。 孩子考高中時,我到戶外禱告。求我的委託者,給她一所讓她認識?的學校。我不認為世上第一志願的學校,是認識上帝第一的學校。孩子考大學時,我期待她能勝任有餘,好有空間與時間,體會主帶領。 孩子不全然是我的,我不能把自己的意念,投射到她身上。上帝對她的旨意,不是我能預知;上帝對她的引導,不是我的經驗。孩子愈大,我愈像旁觀者,看上帝的作為;愈像祝福者,欣賞孩子對主的信靠。我在緊張中,學習安息;在顧慮中,學習放手。我也求主,在孩子的周遭,興起合宜的人,幫助她。 同學,至今,我仍像隻會讚美上帝的公雞,在家喔喔啼。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願賜忍耐和安慰的神,使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同心一致地榮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因此,你們應當彼此接納,就像基督接納了你們一樣,使榮耀歸於神。 -羅馬書15:5-7
願賜忍耐和安慰的神,使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同心一致地榮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因此,你們應當彼此接納,就像基督接納了你們一樣,使榮耀歸於神。
-羅馬書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