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上(12)月中旬的一場 「VR主日」中,有人舉起手決志信主!生命教會(Life.Church)率先踏出嘗試性的一步,建立虛擬分堂,盼接軌未來的網路趨勢,藉此接觸更多未得族群。
感謝神的恩典!今日報本(12)月12日迎來第11周年,誠摯感謝本報專欄牧者們應邀分享祝福,將所有榮耀歸給神!
很多人可能會擔心,自己的「毛小孩」是否會染疫?自己是否會被感染?有沒有需要帶牠們施打疫苗…等?今天,有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提供些建議,幫助我們來釐清到底該怎麼做。除此之外,我們基督徒也可以為牠們來禱告,將我們的寵物交在神手中。
鍾佳儒,從小活在競爭、比較與壓抑中,上學後,不懂得如何與同儕相處,遭到霸凌,導致自我形象嚴重破裂,甚至上課到一半,不時會暈倒,被送保健室。大學時,嘗試靠抽菸、喝酒,自我滿足,仍無法填補內心空虛。直至進到教會,第一次感受到何為「愛」與「自我價值」,最後為神使用,帶下祝福;並在充滿暴戾、憤怒的年代,分享基督徒如何以神的價值觀,看待自己及面對問題。
兩千年前有向著岸上傳福音的耶穌,現在有停靠在海岸邊的「船教會」!每周日早上十時,這裡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除了在酷暑中享受清涼海水,不少人也是因著這間停靠海灘的教會而來──維吉尼亞海灘船教會(Virginia Beach Boat Church)。
疫情間,除準備直播設備、進軍新媒體、線上牧養外,還可以做什麼?來看看他們如何在短時間內,與政府單位、16間學校,以及背後數千靈魂,建立起連結。發起人廖文華牧師說,「這是很大的突破!」
如同其他健康的關係一樣,維持幸福婚姻,同樣需要承諾及注重生活細節。聖經教導,讚美和咒詛都從一個口而出,夫妻盼望活出美好的婚姻生活,除要學習管理舌頭,同時可學習「說」愛的5種語言,向另一半表達愛意與尊重。
今日報在粉專上邀請粉絲留言:「你第一次接觸福音是什麼時候?」,一起來看看這些回覆,見證神的美好工作!
面對疫情,中低收入戶經濟困難、獨居長者不便外出,因此,士林靈糧堂、仁親協會,啟動「讓愛走動-疫情中送暖」行動,用「零接觸」的方式,發送260份防疫、民生物資,盼望讓人在疫情中,能感受到上帝的愛與溫暖。
生活中一個簡單而帶著愛與關懷的身體接觸,能帶給孩子別具意義的感受,甚至是一生的記憶...
最早稱耶穌是「神的兒子」,不是祭司,不是學者,不是有權的人,而是一群曾被污鬼附著的人。人的軟弱之處,竟能比別人,先體會主剛強;人迷失在黑暗,竟能比聰明的人,先看見生命的亮光...
1985年成立的台灣首支盲人合唱團—伊甸「喜樂合唱團」,於今(2020)年邁入創團第35年,他們巡迴高雄、台南、台中、台東、桃園、台北舉辦6場音樂見證會,慶祝此一不容易的里程碑。今(28)日下午於台北神召會舉辦最終場音樂見證會,會中充滿令人振奮、喜樂、又感動人心的歌聲,與對神無盡的感恩。
「你確診過?可以不要來這裡嗎!」、「為何要把病毒帶回來?」隨著疫情白熱化,有越來越多人確診和康復,也引起部分民眾高度警戒和恐慌。根據衛生福利部官網數據顯示,截自5月6日止,已有439人確診,339人解除隔離,這些人如何安心地回到社會生活?難道只能隱瞞身分,深怕別人知道自己「確診過」,走到哪裡都抬不起頭來? 基督徒「確診康復者」羅開蕾不這麼認為,她勇敢地向媒體公開自己的聲音和長相,希望社會聽見這群人的心聲。
隨著疫情逐漸攀升,士林靈糧堂及中華仁親社區關懷協會(以下簡稱為仁親協會),在防疫期間,一起讓愛走動!從3月28日開始深入至士林社區,每週六、日為獨居老人溫馨送餐,預計在四月底前送出150份「愛要即食」防疫關懷包,未來還將擴大辦理、持續祝福社區。
我的爸爸媽媽在我小時候的印象常常上演全武行,我爸有時候吵不過我媽,就一拳揍下去,我媽去報警,不過通常不了了之,因為我爸當時是警察。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