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留意孩子在金錢觀、情感觀、性教育上的需求,主動和孩子聊聊,不要讓孩子探索以上三件事都是在網路中,越早引導越好,孩子才不會看到一個訊息就好奇心過了頭,就一頭栽下去!
自2022年起,台灣世界展望會啟動了「籃海計畫」,致力於成為弱勢孩子追夢路上的堅實後盾,截至2024年,該計畫已成立15支籃球隊,服務遍及全台各地。位於南投仁愛鄉的「霧社鷹」隊,獲得中部企業日向綠能全年度訓練經費支持。總經理龔郁盛表示,了解籃海計畫後,深信這不僅是讓孩子們學習籃球,更利用這項運動培養
行政院於日前通過「《民法》第1085條修正草案」,依1989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19條規定,「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之立法、行政、社會與教育措施,保護兒童於受其父母、法定監護人或其他照顧兒童之人照顧時,不受到任何形式之身心暴力、傷害或虐待、疏忽或疏失、不當對待或剝削,包括性虐待。」對此,以教牧輔導見
父母怎麼面對信仰,小孩看得一清二楚。父母是週末的禮拜徒還是把上帝和信仰擺在第一位,小孩都能看出來。當小朋友課業變重、經濟壓力大時,父母怎麼面對和解決?
如果要做想做的事情太多,也可能導致他們精神壓力過大,甚至崩潰。因為過度忙碌的事情和行程,容易事事無法兼顧得當,反而產生挫折感和自我認知低落。若長期陷於沮喪和挫折中,則容易形成身體或情緒的疾病,讓憂鬱上身。
做父母都非常渴望孩子,能願意從心裡面聽父母的話。但如果父母的話不是「在主裏」,那實在很難叫兒女聽從。
孩子成長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問題與現象五花八門,家長到底該如何見招拆招,破除束手無策的困局?《孩子盧,你要比他更盧:16種典型的孩子問題,非典型的教養解法》一書由「格子外面文化」出版,作者蘇文清指出,家長在教養孩子時,並非得遵循某項觀點才正確,乃是需要「先搞懂孩子再來教」;其實,教孩子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失去思考後,信仰就變成宗教,最後成了迷信...
為什麼上帝是天父,不是天母?耶穌既然是人,他上廁所嗎?上帝愛我,為什麼讓我的家人生病?我的寵物會上天堂嗎?面對孩子千奇百怪的信仰「為什麼」?父母與兒童老師,準備好要怎麼接招了嗎?國際讀經會台灣總會,舉辦「讓孩子樂Fun在教會」兒童事工研討,與眾教會一同站立,為主贏得下個世代。
毀掉一個新鮮人很簡單,只要讓他的「多巴胺」、「血清素」和「催產素」都超低,這個人可能就不會再成長了!某天被這則影片推播到,讓我連結孩子的教育,原來也是一樣的道理!
去年底,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每週全球出席人數突破50萬,今年年底前,則即將突破每週100萬的孩子;一年翻倍,只有神才能。100萬最重要的意義,是啟發所有基督徒:如果連Metro這麼平凡的機構,都能每週服事一百萬個孩子,其他人一定也可以做到。比爾牧師從自身經驗提醒,包括突發心肌梗塞被救治的神蹟、加薩走廊
作為父母,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常感到手足無措。在孩子逐漸獨立,和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中,父母如何才能成為他們信賴的後盾?「示愛也是種學問。」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陳若琳針對《青少年愛之語:青春期孩子的幸福教養》一書分享,愛青春期的孩子相當不容易,然而若懂得使用5種青少年愛之語,將可滿足青少年最重要的
在教會的兒童教室裡,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正專注地聽著詹琬琪老師講解日語單詞。這幅溫馨畫面,若是十年前的詹琬琪看到,恐怕會難以置信。然而,正是由於順服上帝的帶領,詹琬琪找到了自己的「應許之地」;在服事兒童、投身兒童老師的過程,她不僅教導孩子,更在自身靈命上不斷成長。
連續九屆,安得烈慈善協會激發更多學子的創作熱情與成長動力!協會執行長羅紹和表示,作品質量均有顯著提升,無論是在創意、表達能力還是技術層面,都讓人感到非常驚艷,也看見同學們身上的無限潛力。
許多父母很常對家裡的孩子這樣說:「拖拖拖,該做沒做,還不快點去!」父母最大的期待是孩子能主動的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但是很多父母們也為了要督促孩子主動自律,而常常暴怒、感覺疲憊。
世界教師節的前夕,遇見了一位非典型的教師施亭亦。從考古學系畢業生到實驗教育機構的英語教師,上帝帶領她走一段特別的教育之路。這段歷程,從滿心喜樂的「青草地、溪水旁」,走到成為需要「流淚撒種」的「流淚谷」,當中充滿「流淚撒種」的挑戰、也有「歡呼收割」的盼望。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