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教會是神的愛的出口,信徒更是看顧貧乏人的關鍵角色」經歷父親早逝孤兒寡母的辛苦,也曾錯過傳福音給瀕死病童,港福堂主任牧師林誠信特別關注社會關懷,致力推動信徒走進人群中,傳揚神的愛。弟兄姊妹在茶樓為社區辦愛宴,200位居民當下決志信主。
在11月2-3日,中國大陸民間成立最久、由基督教界人士發起的公益基金會—愛德基金會,舉辦了全國首屆「愛德盃」乒乓球公益賽,這是大陸基督教機構第一次結合乒乓球與公益活動的體育賽事,獲得民眾、體育界的踴躍支持,並得到當地媒體及中央電視新聞台相繼報導。
「我無法承受自己眼中所看見的真實情況,自己一個人匆匆搭著公車回到輔大神學院,內心非常難過,而腦中一片空白,完全不知怎麼辦才好。」谷寒松神父記得自己情緒激動的在輔仁大學神學院聖堂跪下,流淚對上帝吶喊:「我不贊成!一個人有痲瘋病(漢生病)已經夠厲害了,還有精神病!太過份,不應該發生,我沒有辦法接受,怎麼可能?」爾後,內心深處響起一個聲音...
身份認同(Identity),是一個同時存在於心理學及社會學的議題。英國的社會學家紀登斯表示,認同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依據生命經驗結合「自我反思」,而得到新的結果。而這個認同的概念也十分生活化存在於你我的生活中,做為基督徒的我們是否也在信仰生活中看見自己對基督的認同呢?
你有想過退休生活會是什麼模樣嗎? 人生過半百之際,上帝呼召這對夫妻投入全職事奉,服事鄉下教會。牧師負責分享神的話語,師母則是細心關心每位會友。一次機會下,她接觸「中國結」並結合其書法專長,發展出新事工。今年(2018)兩人皆已70歲,雖卸下牧養職責,跟隨神的腳步未曾停止,繼續在各地散播福音種子
本月(20)日,逾一千名青年信徒出席由中國神學研究院主辦的培靈會,主題為「青年培靈LIVE——係咪超難跟」(編按:是不是超難跟從),於尖沙咀聖安德烈生命中心舉行,邀請中國神學研究院李思敬院長,與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擔任主講嘉賓。劉進圖特別分享他四年前身中六刀命危,卻經歷生命的翻轉,再思信仰。
有位弟兄沒什麼學歷,從小家境貧苦,但他正直的個性,使他做任何事情都抱著認真的態度;面對信仰,他也認真,想不到他一路跑船,他的認真與正直真的被看見,不但受到老闆拔擢,一路從中油做到高階主管之際,竟然選擇放下鐵飯碗,跨界進入宏達電。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紀,他不拿一筆退休金,而是帶領一群年輕人在Gogoro電
什麼樣的人生,在上帝眼中算是「完美」?中國神學研究院與尖沙咀浸信會於本(9)月15日山竹颱風登陸的前夕,舉辦了「完美的一天」福音聚會,吸引500多位弟兄姊妹參加。 活動負責人李適清博士表示,聚會以演戲方式呈現,是中國神學院的首次嘗試。整個演出團隊興奮又緊張,他們非專業演員,也非經驗老道的演講者
程大洲,洲界國際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他22歲高中畢業,被稱為「全台最老的高中生」,當神介入、翻轉他的生命,他從英國倫敦大學心理學碩士畢業後,成為人生可以逆轉的生動見證。
盧敬雄牧師強調:中國整體的福音事工,已經由「中國宣教」演變到「宣教中國」。(攝影/記者陳
「在中國要是多了一個基督徒,就少了一個中國人。」這句話往往因對祭祖的疑問而產生,亦是幾百年來許多人信主的心理關卡。香港葡萄樹生命果子事工在28日晚間的講座,以「宣教的中國」作題目,帶大家進入17至20世紀初代的宣教情況,亦從中解開關於祭祖的迷思。
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於台北科教館舉辦「識毒─揭開毒品上癮的真相」反毒教育特展,今(23
雖然華人社會女性牧師愈來愈多,但也不是每一宗派都有女牧師,而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望福堂堂主任袁麗連牧師(下稱袁牧師 )是中國基督教播道會首位女牧師,她在2016年9月被按立。日前她接受專訪,分享女性牧師的議題。 「感覺上對會眾及家人來說,更接納、信任、認受和肯定作為牧師的我,但我做的服事沒有改變。」
攝於鄧啟耀牧師所創辦的葡萄樹果子生命事工的新事工中心。 (攝影/記者洪敬義)
(攝影/記者洪敬義) 對於「
創立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的梁燕城,一直以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為己任。 (攝影/記者王志宏)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