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是否對穆斯林有刻板印象呢?尤其以哈戰爭開始迄今,網路上開始很多關於穆斯林信仰的討論。阿拉伯語「吉哈德」(西方引稱為聖戰),是否讓你覺得好像開始有了伊斯蘭恐懼症?但其實並非所有的穆斯林都是恐怖份子真正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誤解」,不是繼續製造仇恨與對立,而是需要人與人、群體與群體間真正的和解,實現
想到外籍移工,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你敢傳福音給穆斯林嗎?近日,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中劇情涉及原住民、外籍移工、死刑、官商勾結等議題,引起高度矚目。尤其,劇中印尼籍漁工阿布杜爾,語言不通,因受虐而殺害船長一家,最後因移工的身分,受到不公審判,無辜遭受死刑判決。同樣是印尼籍看護莉娜,不僅遭受雇主的性騷
你知道聖經中,有許多對「勞動」的教導,與勞動節價值觀相符嗎?透過這個節日,讓我們再次省思聖經中的「主僕關係」,用另一種心態看「勞動」,恢復神最初祝福的心意!進一步,關心寄居於台灣、默默為社會貢獻心力,甚至24小時全年無休的移工朋友!
「看起來像世界末日!」回憶當時恐怖的景象,當地農民表示。因熱浪襲捲葡萄牙,引發森林大火,濃煙滾滾遮蔽天空、大火不斷蔓延,燒到樹木時還會傳來爆炸聲響,使家園除房屋外所有東西全部付之一炬。此景象發生在歐洲各地,盼眾基督徒一同為國際情勢代禱。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是許多歐美日韓等觀光客,對台灣人的讚譽,也為本地人津津樂道。然而陸續傳出新聞報導「烏干達外籍生淪血汗學工」、「東南亞移工因公傷殘,成拋棄式移工」,在令人不捨的文字圖片下,也讓基督徒省思聖經中「善待寄居者」的內涵。本報專訪「基督教台灣工業福音團契」的傳道張仁愛,他和太太同為印尼
午後的公園,常看到長者身邊有異國臉孔的陪伴者,過去被稱為「外勞」,近年來被喚作「移工」;他們有時像是一群面孔模糊的群體,即使全台灣有近69萬外籍看護,外籍工作者的需要與權利卻時常被漠視。如今,福氣教會透過共生計畫,嘗試撕去「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標籤,認為雙方休戚與共,是相伴相生的「共生關係」,也是和長者生活最親近的「親親」。
「台灣愛穆小組」異象,在幫助基督徒對穆斯林有「從零到一的認識」,用多元、輕鬆、創意的方式,循循善導弟兄姊妹認識世上最大的未得之民群體(19億)。29日,在線舉辦「台灣印尼事工」對談,邀請到五位資深同工分享,吸引近百位聽眾在線聆聽。原來,印尼朋友這麼可愛、離我們這麼近,而且是神所送來的大禮!
從小立志當外科醫師、用醫學幫助更多人的胡湘微,拚盡全力朝夢想邁進,也在醫學院取得好成績;然而正當一切看似美好之時,手掌韌帶卻意外嚴重割傷。接下來一次次的面試都被拒絕,眾人質疑她的手,能否再勝任外科醫師工作?她絕望地心想:難道夢想到這裡就結束了嗎?
每年4月中旬,適逢泰國人慶祝新年,其中最著名的活動莫過於「潑水節」;然而近期台灣適逢乾旱,在台灣的泰國人要如何慶祝?事實上,對許多泰國人而言,「潑水節」的重點不在於「潑水狂歡」,而是前半部在家庭中,由長輩為晚輩祝福的階段。跟著鏡頭,帶您一同體驗這溫馨的氛圍!
在火車站、加工區附近,時常見到東南亞店家,以及在此謀生的異國面孔;抑或是居家周圍,也有許多照顧長者的外籍看護女士。你是否曾經好奇——想踏入商店,或與他們說說話?今天,跟著我們的腳步,一探南部東南亞人的生活,來一趟「偽出國」的深度之旅吧!
我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印象中父親長期外遇,強勢奶奶用錢解決家中的問題,母親因父親外遇苦毒受傷、不與外界互動…。記憶中我的家常被親戚嘲笑,心裡很自卑。我九歲那年暑假,被母親安排照顧一歲表妹以賺取學費,從小看大人臉色生活,學會賺取人的愛。哥哥與父親打架時,我要報警處理,家像戰場絲毫沒有溫暖。20歲因父親有債務,家中陷入困境,母親告訴我女人結婚後不要靠先生,要靠自己。所以從小就知道要努力靠自己,心裡卻很渴望愛。這樣的生活無形中影響著我的人生與婚姻。 在學園婦女事工的門徒訓練中我學習到:神是救恩的源頭,上帝是全知全能,人無法賺取救恩,是上帝白白給的,我不用靠自己來賺取人的愛與肯定。當聽見門訓真理時,一次次我意識到自己是罪人開始省察自己的問題,向上帝認罪悔改,不斷修復與旁人的關係。 認罪悔改,不再怪罪他人 在門訓課程中講員問我們:「你幾歲知道自己是罪人? 」我發現從小到大都是怪罪別人,聖靈光照我過去的自私,認為是公婆過度介入導致我跟先生衝突,婚姻有問題怪罪公婆,在先生面對工作轉變收入不夠時,我覺得是先生與婆家沒有界線造成的,我是受害者…無法愛公婆。 多年前照顧婆婆的外勞逃跑了,先生說:「你照顧臥床的女兒有經驗,跟我回台中幫忙照顧媽媽。」我百般不願,在小組中分享了我的痛苦,組長卻問了我:「妳願意去嗎?」我心裡抗拒,還是順服組長跟先生說:「好!」想不到先生非常感動,在照顧婆婆的兩天,看著失禁的婆婆,我們一起哭,感謝神幫助我可以去愛風燭殘年的婆婆。 改變自己學習感恩 今年清明追思婆婆時,神讓我想起婆婆對我像女兒一樣,雖然她身體不好,在先生出差時夜晚陪我聊天,比我與母親關係更好。有時先生忙碌態度很差,她安慰我;夜裡也幫忙照顧年幼的孩子…。回程途中想到婆婆種種的好,我為過去論斷婆婆向神認罪悔改,我跟先生說:「很謝謝媽媽對我像女兒一樣,很感恩有位明理溫柔的婆婆教導我成為愛兒女的母親。」先生很感動,我們關係更近了。 前一陣子回台中探望87歲的公公,得知他在我們出發的早上獨自搭公車去買了我們愛吃的海鮮,看?桌上的美食與公公的身影突然很感動,可以輕鬆的跟公公一邊聊天一起煮飯享受家庭生活。回程時我對先生說:「公公年紀大仍然願意付出,他好愛我們,好像我的爸爸,以後要常帶我回家。」先生說:「老婆你改變了。」 學習饒恕與父母和好 上帝也幫助我與父母關係和好,在父親病逝前傳福音給他,他為外遇造成傷害跟我道歉。母親過世後,我對成長過程中母親用拒絕和冷漠的方式對待我,無法釋懷。 一位姐妹幫助我看見母親不是故意要傷害我,讓我痛哭許久,當我明白母親從小是被領養,成長過程中缺乏愛,她錯誤的被對待造成她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兒女,我心裡能原諒母親,心裡不再受傷。想起母親一生辛苦為家默默付出,承受不為人知的痛苦,環境再辛苦,她說:「沒有想離開家,只為了讓我和哥哥回家可以看見媽媽,有熱騰騰的飯菜,」她做的超過所處的環境,我心中充滿感恩。 門訓課程提到:饒恕過去的一切,雖經交戰,選擇做正確的事,就能經歷從神而來的慈愛與赦免,心中有無限的喜樂。 女兒罹癌夫妻關係雪上霜 女兒小五時診斷出惡性腦瘤有生命危險,當時是傳道人哥哥對女兒說:「將生命交託給上帝﹗」女兒點點頭,我流淚向上帝呼求救我的女兒。醫師手術後確診女兒腫瘤已擴散到腦幹,存活期只有一年,在面對女兒的倒數人生計時,我驚恐難過又無助心裡衝擊很大,曾經想自殺。 先生仍常出差,我經常獨自開車帶著女兒復健治療上學,身心俱疲、心力交瘁,然而女兒面對即將逝去的生命卻沒有一點懼怕,她單純信靠神的心也鼓勵我,讓我看見主耶穌的愛深深影響她,面對女兒重病,對我們夫妻關係真是雪上加霜,醫院護理長甚至說:「癌症病童父母承受很大的壓力,孩子過世後離婚是很正常的,你們要有心理準備。」但女兒卻紅著眼,微弱的聲音說:「爸爸,耶穌愛你!媽媽耶穌愛妳!你們要相愛!」 女兒遺愛聯繫家庭 這是女兒心裡最深的盼望。她深愛我們的心令我感動,上帝使用女兒對我們的愛,安慰我跟先生痛苦的心。在女兒安寧照顧時隨著她身體衰退,她12年來成長一幕幕在腦海浮現百感交集,我知道要跟女兒道別了,跪在病床前摸著女兒的頭對她說: 「孩子,媽媽很愛妳,我不是個盡責的母親,沒有好好照顧妳,跟妳道歉,請妳原諒我!妳身體承受很大的痛苦,媽媽很捨不得,知道妳會離開,我們將來會在天家相見,看著癱瘓臥床的女兒點點頭不斷流淚,我們流著淚相擁道別。我也答應女兒回家愛爸爸,照顧弟弟長大。 失去女兒錐心之痛,讓我決心回家當全職媽媽,照顧10歲的兒子,兒子那兩年一起陪伴病痛的姐姐,他常壓抑自己的感受,有次我與先生起很大的爭執,兒子難過的說:「姐姐不在了,你們也要離開我嗎?」看到孩子內心有極大的不安全感,他需要情緒穩定的父母陪伴。 天父懷裡得安慰 近十年我無法擺脫沮喪的情緒,控訴自己虧欠女兒,本來有機會陪她卻選擇上班,覺得旁人無法了解我的苦,我的心築起高牆,對先生也有不能說的痛苦,慢慢侵蝕我的心,卻無力改變心裡的痛苦。直到我聽見神的救恩,有位愛我的天父為了拯救世人,包含我,犧牲愛子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捨身流血,耶穌成了挽回祭,我得蒙救贖、罪得赦免,因著耶穌稱義,我與神和好,我不斷的流淚,像無助的孩子回到天父爸爸的懷裡得到安慰。 上帝光照我內心深處問題:因為失去了女兒,還有婆家的掌控,過去在婚姻中的孤單和受傷,讓我對上帝有憤怒,覺得愛被剝奪了。原來是我與神為敵,我與人的關係,因為錯誤期待、自我中心、驕傲、怪罪別人、導致苦毒仇恨讓我受苦,我為過去的自己感到羞愧,向上帝認罪淚流滿面,像做錯事孩子得到諒解。 擁抱先生道歉和好 有一次鼓起勇氣向先生道歉,為自己在婚姻中的驕傲和不敬重請他原諒。當下我彷彿聽見女兒說:「要爸爸媽媽你們相愛!」的話。我擁抱先生與先生一起彼此道歉和好。先生也在道歉信中寫到:「以前沒有看到你的優點,我真的搞錯我爭執的敵人,其實並不是妳,而是自己與背後的撒旦,我槍口真的放錯地方了!差點毀掉自己的家庭,請妳原諒我的過去行為與無…。」感謝神醫治我們的傷痛,一次次幫助我們婚姻重建,也找回兩人起初的愛。 想到信主前的生命光景真是罪與撒旦的奴僕,追逐金錢外在肯定,導致負債要靠女兒的死亡保險金償還。我是外貌的奴僕,過去看重外在的美貌,女兒萎縮的身體徹底改變我看重美麗虛假的外表,外在是短暫的,而內在生命是看不見的,卻是最真實的,我也曾受死亡的轄制,陪伴女兒進出急診室、手術、化療、復發、出入安寧病房的日子,常活在恐懼中,覺得自己離死亡很近…。我原本所希望的是環境能夠改變,但神卻是要在環境中改變我的生命。 神藉由重病中的女兒將福音傳給我,走過許多艱辛的路程感受到神救恩的可貴,是神的恩典賜給我新的生命,要我在各樣的處境中生命可以持續被改變,原來看似苦難,神卻藉此讓我重生蒙拯救! <http://women.cru.tw/?attachment_id=4879> (文章授權/學園傳道會 馨香女人專欄)文/Sophie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你還懷疑神話語是否真實嗎?讓台灣全福會桃園分會副會長杜光明的故事來為你做見證。
菲律賓華裔、桃園揚名基督教會龔建誠牧師,經歷投資失敗、破產,在妻子代禱十年後他終成為基督徒,爾後棄商接受神呼召完成神學教育成為牧師。
正當台灣各地教會在思考,如何跨出異地跨文化的宣教時,高雄眾教會早已「合一」啟動本地跨文化的宣教步伐。這幾年,開始有些教會參與在社區中的老人關懷活動,並與宣教士結合,進而接觸菲律賓、印尼勞工,除了關懷他們的生命,更藉此機會撒下福音種子。
來台服事泰勞超過15年,德國籍的夏義正牧師夫婦,今年獲移民署頒贈「梅花卡」榮譽永久居留證。(照片提供/夏義正)「內壢80人、三重50人、樹林50人、南崁40人、觀音25人、新豐15人、台中40人、大甲15人… 」 親切慈愛的德國籍夏義正牧師,正在記者面前流暢數算出,台灣建立的8處泰勞教會與聚會人數
開拓外配、外勞事工,要面對文化習俗差異、語言溝通障礙、接觸時間及資源人力有限等問題,談何容易?但因著神的愛和恩典,印尼籍牧師娘鄭慧琴長年來無私關懷外勞族群,他們感恩的說:「在台灣有IBU(印尼話意為媽媽)的照顧真好!」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