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發現許多主內肢體比未信者更難釐清「健康界線」那條線該如何設立,只因為聖經裡寫著:愛人如己;但其實,聖經也明明地寫下了...
「謝謝你們,都是主幫助我!」約2個月前,年近70歲的王大姊(匿名),痛失結褵50多年的丈夫,卻因教會「攜手.愛無限」慈惠事工,長期陪伴和禱告,在短短一個月內,她走出傷痛、獨立生活,並找到工作。去(2021)年,基督教文化交流協會、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攜手六都,加上屏東、台東、花蓮縣市政府,及眾
我常會不小心就陷入一種困境「神說要愛人如己,所以便將自己的所愛,強加在他人身上。」只要我認為「好」,就迫不及待、毫無保留地「付出」給我在乎的人;但,這使我落入了陷阱...
你是否常在教會聽見「我跟他可以同工,但不太能交心」、「我們會一起禱告,但私下不會交流」等等的話語呢?為何許多人會誤以為-基督徒可以同工,但卻不同心呢?學習聖經教導的「五個原則」,幫助基督徒在分歧中,找到神國度的真正合一!
在台灣,過去基督徒傳福音時,較多只談為何要上教會?然而,去(2021)年疫情衝擊,致使教會被迫暫停聚會,因而進一步思考:神的旨意是什麼?教會為什麼存在?基督徒該為神做什麼?基督徒是否視教會為「宗教場所」、上教會變成例行的「宗教活動」?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昊霝牧師,2月於中彰投雙月會上,分享「
19日,阿爾法兒童讀經協會舉辦講座「親子幸福共讀趣」,邀請「幸福底家」幸福教練陳文卿主講,其生命因神的話語而有美好改變,她鼓勵:「若現在你已經無力,就先讓自己拾起對神起初的愛與熱情,即使是一小步一小步,也不斷大方肯定自己,並讓這份喜悅影響孩子,成為家裡正向的動力!」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9)
「沉迷於『無私』的想法,卻完全忘記個人的基本需求,這是在『踐踏』自己,但為了照顧好自己,而不考慮他人處境,這是『自私』的行為。因此,在自私和無私之間,必須取得平衡。」這是來自一位過來人,也是一名母親的提醒。
通常我們怎麼看待自己,就會以為別人也會那樣看待我們。但,事實卻不見得是這樣。神創造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但都有祂的樣式。有些人就是擅長社交,有些人就是內向寡言,都沒有好壞之分…
成為母親後,好似永遠有做不完的待辦事項,如此忙碌的生活,如何再能服事主?其實,身為母親的妳,可以做到「四種門徒訓練」!
我們時不時會聽到「要先愛自己,你才會知道怎麼去愛人」的教導,然而單就「愛人如己」這句話,並不是要我們更多的愛自己,而是要用與「愛自己」同樣的認真與熱情去愛別人。因此,我們真的還需要「更愛自己」嗎?
葡萄牙外交官阿里斯蒂德·德·索薩·門德斯(Aristides de Sousa Mendes)二戰時,不顧當時的總理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查(Antonio de Oliveira Salazar)的獨裁命令,向數以百計的猶太人與其他難民發放簽證,拯救許多人,免於落入納粹人手中。葡萄牙官方於昨(19)日,特別舉行紀念儀式,向這位已故的二戰英雄表示敬意,將刻有他名字的墓牌,置於國家先賢祠。
一句名言「時間就是金錢」金錢推動世界的運轉,因此你認為浪費時間等同於浪費金錢嗎?社會文化宣導「想要,現在就要」,所以「等待」就完全不值得嗎?我們習慣於完美地掌控自己的生活,習慣於養尊處優,因此也希望其他人優先考慮我們的感受…
聖經中教導「愛人如己」,而在愛別人之前,我們先愛自己了嗎?敬拜歌手璽恩,今年跨界出版了書籍《你就好好當你自己》,以淺白易懂的方式,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將信仰落實在當中的過程。過去情緒壓抑的自己,也在神的醫治和帶領下,逐漸能正視自己的「喜怒哀樂」,有安全感地去表達情緒。
…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 -路加福音9:48
…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
-路加福音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