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現七堵崇信貴格會牧師林富山,因「苗栗禱告山」的經歷,成為翻轉一生的關鍵。他津津樂道分享經歷建堂的過程:特別的是,當時地主總是自我調侃說:「因我的名字就叫『獻堂』,自然要賣給教會作為『獻堂』之用!」感動的是,教會中興起建堂勇士們,有80多歲老姊妹擺上兩棟房的奉獻;以用特別價格購得獻堂之地;兒童拿出撲滿
「屏東777榮耀海嘯敬拜」,又稱「屏東馬可樓行動」,由一群跨族群的年輕人發起,6月11-17日連續7天,去到7個鄉鎮、每天各7個小時敬拜禱告!來自全台灣北、中、南、東跨教派、跨世代的代禱者匯聚,7天內足跡遍及屏東縣從南到北;沒有來自人的「規則」,唯有聖靈自由運行,在祂的次序中順從帶領,於國境之南啟動
「他的服事不只在苗栗浸信會,而是在『整個國度』裡!」戴義勳牧師於1957年建立苗栗浸信會、1981年成立苗栗禱告山,他的耕耘不只深埋在這塊土地上,而是根植於「神的國度」,結出永恆生命。平鎮浸信會主任牧師黃烱榕在追念戴義勳時分享到,因著戴義勳的服事,使他有機會回到神面前,進而建造如今的平鎮浸信會,結出
「我永遠無法忘記跟戴牧師一起赴韓國,那是我生命中的五旬節,這個故事翻轉了我的信仰、生命」14日,張茂松牧師在戴義勳牧師的追思禮拜上回憶,當時自己牧會4年,覺得一直無法突破,在無路可走之際,有人建議他跟戴義勳牧師一同赴韓,起初是心不甘情不願,卻在聚會中幾乎每天流淚。回台不久,戴義勳牧師開始著手建立禱告
「爸爸,我想念你,謝謝你為主獻上一生,你祝福了我的生命,讓我一生渴慕主,跟隨神。爸爸謝謝你,讓我這20幾年學著跟你一樣勇敢,遇到困難倚靠神、禱告神,不輕易放棄事奉神的道路,我覺得很有福,因為你像一個信心之父...親愛的爸爸,謝謝你祝福我的生命,我們天上再見。」
「主啊,台灣要是有禱告山多好啊!」一個不為自己、為神國度的呼求,憑著單純的信心、有人奉獻土地,從一片荒蕪地建立起「苗栗禱告山」,成為寫下無數生命改變、神蹟奇事,推動海內外禱告、復興之火的搖籃。他是信心的禱告戰士,以禱告推動復興的先鋒中華祈禱院(苗栗禱告山)創辦人戴義勳牧師,於4月23日榮歸天家,安息
「一個世代,要結束了啊」回應近期台灣教會界幾位牧者、領袖接連歸天家,張茂松牧師不禁如此感嘆。「你在這裡(禱告山),在那個氛圍裡面,非常容易被聖靈充滿!」中華祈禱院(苗栗禱告山)創辦人戴義勳牧師,於23日安息主懷,但張茂松深信,戴義勳留下的禱告恩膏,以及許許多多在這地生命蒙神翻轉的故事,會一代接著一代
一個世代的過去,也代表另一個世代的來到,近期旌旗教會主任牧師蕭祥修、苗栗禱告山創辦人戴義勳牧師,相繼榮歸天家,看見屬靈父老們忠心服事主的美麗身影,下個世代又將如何承接禱告與復興的火焰呢?「戴牧師的服事如同挖了一口深井!」章啟明長老分享,戴義勳服事了40年的禱告山運動,讓這口井水不斷有泉源。「因為他的
中華祈禱院(苗栗禱告山)創辦人戴義勳牧師,帶著「以禱告復興台灣、復興全地華人」的使命,服事這一代人40餘載,2022年4月23日下午3時,就「睡了」。據中華祈禱院23日的發文表示,他在沒有任何病痛下,如同安睡般,被接回天家。苗栗禱告山於1981年成立,在戴義勳跟隨主的帶領下,如同以賽亞書2:3所描述
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事主;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12:11-12
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事主;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