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根據〈資安日報〉報導,近日馬偕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系統接連遭遇網路攻擊。馬偕醫院台北及淡水院區急診室於2月上旬受到影響,網傳駭客已在駭客論壇兜售竊得資料;彰化基督教醫院則於228連假期間遭遇網路攻擊,有部分系統短暫失靈。兩起事件發生後,衛生福利部資訊處皆介入協助,3月4日,衛福部資訊處發布公告,他們
你總是害怕拒絕別人嗎?害怕在人前展現自己嗎?過去深陷情緒勒索的莊寶琳,信主前曾在交往關係中遭到侵犯,分手後仍內疚於是否因狠心拒絕對方,導致後續感情路不順?這個「謊言」深埋藏在其心中,直到在「毫無隱藏單身營會」中,才徹底得著釋放。以往總害怕在人面前展現自己,被神恢復後的她,終能大膽使用神給的恩賜:「專
新聞性騷事件風波以來,連帶「PUA」也引起高度話題性。在兩性交往、親子關係、同儕互動等各種關係中,都可能出現PUA情形。尤其,隨著網路發展,現今交友軟體和社群媒體普及,更容易使人濫用PUA技巧,企圖透過情感來矇蔽對方心眼,陷入不平等關係,來達其目的,甚至騙財騙色。一起來檢視,你被PUA了嗎?又當如何
1990年代後出生的Z世代族群,是第一代自出生起就密切接觸網際網路與數位行動裝置的一代,被稱為「數位原住民」。若未能對於長時間使用網路會帶來的風險進行預防管控,Z世代受到數位世界的負面影響最深,可能會有成癮的狀況,抑或受到網路霸凌與威脅。對此,「我們保護」全球聯盟(WeProtect Global
「情緒勒索」恐怕無所不在。近年來,「情緒勒索」一詞漸漸浮上檯面,簡稱「情勒」,泛指「在關係中不願意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並企圖以此來威脅利誘控制他人的行為模式」。不論是在老闆與下屬、情侶、夫妻、朋友,甚或牧師與會友之間,都有可能出現「情勒」的場景。你正陷入「情勒」的困境嗎?參考看看「耶穌的應對模式」
你知道「情緒創傷」、「溝通不良」、「界線不明」會讓邪靈取得合法地位,進入家族關係,破壞家庭合一嗎?「國度豐盛事工」負責人吳碧春(Rev. Sarah Wu)牧師自去年11月至今年4月舉辦「家族性邪靈和家庭醫治」近40堂網路課程。當時她同時進行「妥拉系列之創世記」線上教導,畫出亞伯拉罕五代的家庭樹,領
近日,某診所及某公司的創辦人,知名婦產科醫師,從名醫、網紅身分,一舉跨足企業界、身價逾10億台幣,卻因與老父親的官司鬧得沸沸揚揚,於媒體前親吐「家人情緒勒索」的議題,因而受到外界矚目。精神科職能治療教授施以諾分享,「情緒勒索」一詞對我們而言並不陌生,可大可小,有時是感情的催化劑、卻也可能淪為親密關係的殺手:「這詞有些被放大濫用,我覺得『情緒勒索』可能還好,但要杜絕『習慣性情緒勒索』。」
「領袖說的話對嗎?」、「他這樣做是不是在逼我?」、「我要順服領袖不合情理的要求嗎?」……教會中的基督徒常被教導,當順服領袖的帶領,同時也要注意,別落入「屬靈情緒勒索」!
海地黑幫綁架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17名傳教士,勒索贖金高達1,700萬美元(約台幣4.7億元),引發國際矚目;海地人亦上街頭抗議,高舉釋放美國人!釋放傳教士!怒吼海地黑幫的忘恩負義,將使貧窮之國回歸一無所有。
被別人踩到地雷時,即使知道生氣、悲傷、暴怒或憤恨對解決事情無益,仍無法克制情緒,使人際關係陷入負面循環?台中旌旗教會黃以文牧師結合聖經和醫療專業,分享「提升你的情緒幸福指數」信息,幫助大家「提升三Q」--剛強、仁愛、謹守的心,身量愈發成熟茁壯!
近期有句話在網路上瘋傳,叫做「像極了愛情」,不少人跟風發文,都會在文末加上這句話,好像愛情裡所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能在生活中清晰體現。而「愛情」的背後,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我們該如何面對雙方「情緒」所帶來的壓力與挑戰呢?
上次偶然間聽到了低年級的孩子之間的對話, A:你不給我這個,我以後就不跟你玩了 B:厚~~好啦!給你啦! 一方面覺得好笑,腦海突然閃過「情緒勒索」,也想剛好利用這個機會跟孩子們聊聊關於「愛」。 我問了所有的孩子,你們覺得A有愛B嗎? 所有的孩子異口同聲說:沒有!!(很奇妙,發生
上次偶然間聽到了低年級的孩子之間的對話, A:你不給我這個,我以後就不跟你玩了 B:厚~~好啦!給你啦! 一方面覺得好笑,腦海突然閃過「情緒勒索」,也想剛好利用這個機會跟孩子們聊聊關於「愛」。 我問了所有的孩子,你們覺得A有愛B嗎? 所有的孩子異口同聲說:沒有!!(很奇妙,發生在別人身上時總是可以很清醒>.<)。但我繼續告訴他們,事情後來是B就真的默默的把東西拿給A了。有孩子喃喃說:厚~為什麼要給他啦!對呀~~就不要跟他玩呀...(果然真的應驗「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對於A來說,你要給我東西,我才要愛你! 對於B來說,我要滿足別人,才值得被愛! 我想讓孩子知道不管是A或是B都是很危險的想法。他們對於愛的認識都偏了! 喜歡、愛是沒有條件的!就像小貝比剛出生,什麼都不會,只會哭。但是爸爸媽媽仍然愛著小貝比,照顧小貝比,那是因為愛!孩子們養小寵物,沒有一個絕對的原因,就是因為「喜歡」。 所以,如果「愛」是必須有條件的,那就不是「真的愛」了!因為透過「交換」而來的愛,當你無法再交換時,就不愛了!!愛是沒有條件的。就像爸爸媽媽愛你,不是因為你表現好,也不是因為你能完全滿足爸爸媽媽的要求與期待!而是因為他們就是愛你。你是他們的孩子... 所以當你愛人時,並不是完全不能拒絕別人,當你想要被愛時,也不是一直滿足別人才值得被愛,因為「交換」一些東西得到的愛或關心,不是真的愛,是「假愛」,如果孩子錯誤的認識愛了,對於他們成長就會埋下許多的「情感地雷」... 女孩子錯誤認識愛了,她有可能離不開「生氣就打他事後再道歉說我愛你、不能沒有你...」的男朋友!因為我不能拒絕!男孩子錯誤認識愛了,他有可能會用物質去換取對方的青睞,即使對方只是利用他,他也傻傻的付出。 因為只要我給東西,對方就會愛我了!在不健康的關係中,或許有一天撐不下去了,突然來個玉石俱焚...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可以說不愛就馬上不愛了,如果可以這麼容易割捨,那應該也不是真的愛了... 所以,不要把「愛」加上條件說!因為那不是真的愛!那也會讓你對愛扭曲....下次當同學又告訴你「你不給我這個,我以後就不跟你玩了」代表他沒有「真的」在愛你。 你可以選擇要不要跟他一起玩!但是你也可以去尋找懂得珍惜你的朋友...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這場疫情似乎已快磨光人性,世界媒體成天疲勞轟炸、醫護人員體力不堪負荷、各地工廠紛紛關門…,我們需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對抗病毒,也要抵禦「它」帶來的情緒勒索。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