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2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例本土個案及152例境外移入(9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管是本土、還是境外都是近來的高點,今天雙雙創新高,大家還是要提高警覺。」兒童、清明連假將至,各地方政府都有舉辦
「很多人會認為,信耶穌就等於不要祖先,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產生福音的攔阻要將基督信仰中的敬祖、孝敬父母,結合福音。」劉群茂牧師指出。士林靈糧堂舉辦「清明尊神敬祖禮拜」長達10年,許多未信者因此走進教會,接觸福音,他盼望每個基督徒都可在華人的重要節日,帶來福音的影響力。
清明假期將至,身為基督徒,「祭拜之物」是否可吃?這個問題常困擾著基督徒,或讓身邊的慕道友越看越迷糊。心欣城市教會主任牧師黃偉南以「舌尖上的愛心」比喻,透過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教導點出:決定我們能否站立在神面前的不是食物,飲食並不影響我們與神的關係,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
每年到了紀念已逝親人的日子,你的心仍在無聲哭泣嗎?陳維齡師母一改昔日悲傷情緒,擦乾眼淚,笑著逢人作見證:「因為媽媽,我看見了天堂!」她為母親禱告七年,醫師多次提醒「要預備後事」,仍信心宣告「不怕,我有天上最大的醫生!」連枕邊人宋逸民牧師都認為她瘋了。直到,與母親分別的那一天,她親眼看見了「天堂」
巨人好大? 葛米勒牧師:神從未要我們談論或抱怨困難有多大,而是命令它挪開! 追念智叔》港影帝、「黃金綠葉」廖啟智安息主懷 神是夫妻低谷中的雲上太陽 清明節精選輯》基督徒怎麼過?信仰與孝道才能不衝突? 照顧阿茲海默症妻子13年 牧師:現在經歷的一切不便或受苦,我願意
家庭與孝道是華人文化最重視的核心價值之一。特別是清明節期,許多第一代基督徒常在持守信仰和家人期望的孝道之中掙扎,該如何妥善應對?
清明節期對基督徒猶如屬靈的戰場,「祭祖不行!拿香不行!傳統儀式通通不行!」未信主的家人可能會認為基督徒不孝...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清明節,是多數華人皆有的重要紀念性節日,透過祭祖文化,思考生命的起源、結局。然而許多人因為不了解,認為基督徒不祭拜祖先便是背祖,其實不然。差異,只在於追思的「方式」不同罷了。
清明佳節剛過不久,因疫情影響今年的掃墓很不一樣。而對基督徒來說,最大的困擾應該就是未信家人先入為主的想法─基督徒不拜祖先,不願盡兒女的孝道。前中華生死學會理事長楊荊生老師參考客家教會做法,提出「敬祖追思三禮」,表明基督徒「敬祖」卻不「祭祖」,傳承「慎終追遠」的精神。
今年的新冠病毒全球蔓延,打亂了平時大家習以為常的作息與方式,其中最明顯的包含清明掃墓與敬祖活動...
疫情肆虐,帶走了許多生命。近日的一篇網文中說:在一處殯儀館裏,家屬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在等待領骨灰盒,在那裏,沒有哀樂,沒有哭聲。
面對信仰與傳統習俗間的衝突時,正是挑戰基督徒如何運用智慧的時刻。恩寵教會洪鉅晰牧師以簡潔明瞭的方式,整理常見問題,從聖經經文引領大家思考,並有智慧的回應家人的反應,讓信仰不成為彼此的隔閡。
清明節期對基督徒猶如屬靈戰場,不知如何面對祭祖、拿香、傳統儀式等,又不想被家人認為基督信仰不孝敬長輩。事實上,聖經裡早有應對方式。
澎湖菜園生命紀念館舉辦「基督教聯合省墓追思禮拜」現場。 (照片提供/澎湖縣政府)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