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昨(18)日衛理公會雅各堂歡慶60週年,邀請衛理公會會督黃寬裕牧師證道,「成為失落者的幫助不義的管家和忠心的管家」。黃寬裕表示,每位基督徒都蒙恩赦罪,欠下永遠無法償還「福音」的債,當知道此事,會出現3種不同的反應,有些人想藉由過度工作、服事彌補,有些人則極力自我譴責。他勉勵,願你我都成第3種:得耶穌
「我現在抬頭看著天空,就想到神在妳身上有莫大的恩賜」當聖靈透過輔導隔空向她喊話,郭瑜婷正經歷生命重大挫折,不斷落下眼淚。遭人算計、成員退群、也有人因而信主受洗...起起落落的過程中,身為舞團藝術總監的她,彷彿跟著舞劇,靈命正經歷《出埃及記》...再回到《創世記》!
1950年代,孫理蓮宣教士因上帝的呼召「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當她看見當時二戰後台灣貧病的窘困,親自寫信給海外捐助者,建立海外募款及物資募集的營運機制。而基督教芥菜種會承續其精神,成為及時伸出的那一雙手,盡力的接住每一個人。臺史博推出「We Can Help:臺灣扶助事業X基督教芥菜種會」特展,
「原生家庭」一詞廣為人知,然而,許多人卻終生陷在怨恨的囹圄,將人生一切挫敗,歸咎於原生家庭。舊約聖經中有一號人物,名叫約瑟,卻突破了原生家庭的限制,進而翻轉家族命運。受原生家庭極大傷害的約瑟,憑什麼逆轉命運,晉升為埃及宰相,成為全族祝福?台灣真愛家庭協會延玲珍老師,於專訪中剖析約瑟,以及她自己如何走
人的一生中,總會面臨許多「生命的抉擇」,到底是該「緊抓不放」或「該放下就放下」?其實,除了思考「自己緊抓不放的是什麼」之外;更該回到「神眼光的角度」來看,才能被神塑造,成為「屬神的人」。
雅各是聖經當中一個很難定位的人物,他蒙神的揀選,但個性聰明狡猾,善於算計,在聖經當中,他不算是一個討喜的人物,但創世記中,描寫他的故事篇幅很長,甚至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從他而出,從他的生命故事中,帶給我們怎樣的反思?
「更多控制帶來的不是平安,而是更大的焦慮。」董家驊疾呼;面對天災人禍、疫情與戰爭、世界的變局人習慣靠自己解決問題,緊抓自己的劇本,為人生找出路。今(26)日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北二教區8間教會恩友堂、雅各堂、沛恩堂、平安堂、聖保羅堂、木柵衛理堂、大直衛理堂、屈尺衛理堂,於雅各堂聯合舉辦「疫動人生」講座
職場,是神國復興不可或缺的一環;隨著「職埸轉化」呼聲不斷增強,到底該如何落實?特別是職場人士、企業老闆的生活已如此忙碌,怎麼有心力再傳福音?身兼三職又是一家之主的藍育成,以其見證勉勵,將生命交在神手中,祂會帶領我們經歷「超自然的輕省」!3月7日晚間,「高雄職埸轉化團隊」會議於富苑喜宴會館展開,來自全
過去,3月8日是「婦女節」,即使如今不再放假,各種商業促銷仍圍繞著「女人節」打轉,覬覦著女人們的荷包。聖經卻告訴我們「智慧婦人建立家室」(箴言4:1)。這才是最好展現「女力」的模式!基督徒作家惠妮.霍普勒(Whitney Hopler)以雅各書3:17分享「智慧七柱」,無論男女,皆可透過這七根柱子來
20日下午,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中會主辦的「新媒體研習會──迎向未來教會:從新媒體到元宇宙」,於具有百年歷史的「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舉行,共有70間教會、機構,逾200人參與。會中,由「新生命小組教會」新媒體團隊主講,研習會內容豐富,包括三個專題:1)迎向新世代的未來教會、2)從新媒體到元宇
「我只有一個人、一雙手,怎能照顧這麼多人呢?我怕我做不到!...」來到漢生病院後的孫理蓮,內心感到憂愁,她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曾提到,自己有時會一直哭到無法說話,因感到要做的事那麼多,但自身力量真微小,真害怕自己什麼都做不到。丈夫孫雅各牧師予以安慰:妳的力量很小,但是妳有一顆偉大的心;這些人的痛苦和悲傷,已經成為妳的痛苦和悲傷,就勇敢來承擔,相信若是向上帝祈禱,祂一定會加添力量來成全一切!...
享受於「罪中之樂」的人們,往往只會注意到「樂」的存在,因而放縱,卻忽略了「罪」的可怕。只要我們沒有對付罪,它不會消失,會奸詐地隱藏起來,以不同的樣貌在我們的生命中顯露。日積月累地並在某天帶下毀滅性的一擊…
3日下午,「2021馬雅各醫師手稿及張瑞雄牧師文書發表會」於「台南神學院頌音堂」國際會議廳舉行。馬雅各醫生(James Laidlaw Maxwell, 1836-1921)來自蘇格蘭愛丁堡,是十九世紀來台的第一位英國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師,2021年為其逝世一百週年。
我們可以避免遇見試煉或試探嗎?遇到了可怎麼做?到底什麼是試探、什麼又是試煉?士林聖教會林維茂牧師分享,我們已在罪掌控的世界中,無法避免,但神能幫助我們得勝。透過聖經,帶大家了解試煉與試探的不同,讓基督徒可以知道,當遇到試煉與試探時,我們可以如何做。
2012年,「全國禱告網絡」於第一屆「國家祭壇」上,為著過往歷史對平埔族的忽視、欺壓,向上帝認罪、向平埔族道歉,並頒發其獎助學金,在國家族群和好、修復的這條路上,成為一道光與祝福。今(2021)年,隨著國家祭壇來到第10年,平埔族獎助學金的頒發也「從沒停過」。正如第一屆國家祭壇上所說:「這被遺忘、幾乎要消失的民族,他們是台灣歷史上有記載以來,『第一個接受耶穌基督福音的民族』…,神絕對不會忘記每一個民族。」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