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印尼新住民家庭朱阿玲與程森詠夫婦在彰化縣埔心鄉經營了一家主打正宗印尼美味的餐館。身為基督徒,夫婦倆除了用美食與熱情來款待每位前來用餐的朋友,更希望讓人在肚腹飽足之餘,靈裡同享豐盛。朱阿玲受訪時分享:信仰種子從小就在生命中發芽深耕,這也成為我非常重要的價值觀,並在生活中以行動活出信仰。
Selamat Hari Raya Idul Fitr!(開齋節快樂)Tuhan besertamu!(願上帝與你同在)印尼社會文化,「開齋節」等同農曆新年的重要性,象徵一年新開始,是家人親友齊聚一堂、氣氛溫暖開心的節日。許多印尼朋友因在外地打拚,未能返鄉共度佳節,在台灣,有一群人顧念他們的需要,在
以行動代替慶祝,在婦女節前夕,期許以更多關懷、支持,來幫助南投縣的女性、新住民與弱勢家庭都能過得更好!今(5)日早上,南投縣大家長許淑華縣長接待蔣方智怡女士等基督教各界菁英,眾人交換針對女性培力增能、弱勢家庭與新住民朋友關懷照顧工作的經驗與看見,預備將來有更多深入交流合作。對此,許淑華深表歡迎,並再
基層工作者、移工與新住民皆為台灣社會不可或缺一份子,各自在不同工作崗位、角色中盡心盡力,使社會人們日常生活得以正常運作。然而,幾個族群中,僅有「少數人」已認識耶穌基督,實在需有更多福音工人願意投入服事。為此,中台神學院邀請杜林茜牧師、張仁愛牧師,分享長年委身牧養的經歷與看見,倆人不約而同表示,「足夠
「神已經把列國帶到我們中間!」周巽正牧師分享,從〈路得記〉中可看出有「三位救贖者」,路得放下自己的生命,在異鄉卻找到命定,從而思想神對「新住民」的心意!國際牧區主責牧者-Rudy牧師,從瓜地馬拉來台,在此處找到呼召,甚至找著了妻子,如今甚至要再回去拉丁美洲植堂。「宣教不止在遠方宣教,也在本島!」鼓勵
客家族群在台人數眾多,但信主比例極低,僅約0.5%-0.6%,然而身為苗栗客家人的江德聲,不僅出生在基督化家庭,更在印尼工作期間完成神學裝備,現於苗栗牧養「嫁到台灣的印尼姊妹」,可以回家向客家先生傳福音。「神若呼召,祂必裝備」,江德聲深諳印尼語,以客家人與長者身分,化為新住民和客家公婆的溝通橋樑,他
想到外籍移工,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你敢傳福音給穆斯林嗎?近日,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中劇情涉及原住民、外籍移工、死刑、官商勾結等議題,引起高度矚目。尤其,劇中印尼籍漁工阿布杜爾,語言不通,因受虐而殺害船長一家,最後因移工的身分,受到不公審判,無辜遭受死刑判決。同樣是印尼籍看護莉娜,不僅遭受雇主的性騷
家中三代行醫,曾行醫8年的哈爾濱醫師張同凝,為愛來台,成為第一代新住民新娘,卻脫下醫生白袍,換上圍裙袍,從手術檯轉戰料理檯!她將家鄉好手藝,結合醫學健康知識,透過七彩餃子傳揚福音;學習主耶穌給人食糧,期能將哈餃子,好吃到讓人笑哈哈且高喊「哈利路亞」!將「五餅二魚」的主耶穌,送給人!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
社團法人中華安得烈慈善協會原訂4月30日舉辦全國第二屆「柔韌母親」表揚活動,因疫情影響而取消活動,協會執行長羅紹和及各辦事處處長特別利用母親節前夕,逐一親訪獲獎家庭,並贈送獎牌、獎金和禮盒,除鼓勵獲表揚的母親,在艱困環境中仍展現出溫柔堅韌的生命特質外,同時肯定她們超越艱困環境的限制,盡心竭力地為家庭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是許多歐美日韓等觀光客,對台灣人的讚譽,也為本地人津津樂道。然而陸續傳出新聞報導「烏干達外籍生淪血汗學工」、「東南亞移工因公傷殘,成拋棄式移工」,在令人不捨的文字圖片下,也讓基督徒省思聖經中「善待寄居者」的內涵。本報專訪「基督教台灣工業福音團契」的傳道張仁愛,他和太太同為印尼
一連三次遇見先知性牧者,發預言呼召,使鄭忠仁不得不服!37歲的他,甫從神學院畢業,帶著妻兒從晴朗的高雄岡山遷居至多雨的宜蘭冬山;21年來,於宜蘭冬山長老教會牧會,作偏鄉課輔、牧養新住民媽媽,開立民宿,照顧年長者,成為「雙福」(福利、福音)園地。從小學生到銀髮族,從0歲到百歲,從住民到新住民,他都熱情
「2005年我和太太在社區散步,正在掙扎要不要做免費的課後安親,幫助中低收入戶或隔代教養的家庭,我們彼此看一看,突然同感一靈…從2005年開始我們就做沐風關懷協會,到現在已經有很多年。」蕭祥修牧師說。16年來,沐風關懷協會對兒童事工的愛心絲毫不減,11月7日,透過孩子們的舞蹈「喜樂河流,來充滿我」,跳出對老師們感恩的心情,為「2021 沐風線上愛心募款晚會」揭開序幕。
25日,「基督教神國復興魚池教會」假「日月潭青年活動服務中心」舉辦「從心合一敬拜饗宴」。繼立天幕行動後,神將詩篇66:1-4「敬拜、讚美、歌頌神」的感動放在郭志芳傳道及潘盈霜傳道夫婦心中;在臺灣光復節當日,聖靈帶領、感動全台各地及當地的代禱者、牧師和傳道共80餘位齊聚,透過原住民、新住民、閩南、外省、客家各族群合一的敬拜獻上為祭,宣告屬靈的光復時刻到來,也讓神的光與榮耀,從台灣心臟——南投發散出去!
東南亞體驗在高雄,不出國,也能在火車站商圈暢遊南島文化!印尼之友理事長尤佩珊表示,台灣人與在台東南亞人交流,不只是一種出於善意的付出給與,對自身更深具益處!
疫情期間許多弱勢家庭,必須擔心桌上無法擺上溫飽的餐食,基督教芥菜種會集結全台愛心店家、夥伴教會,成立近9,000間「社區共好點」,提供開放申請急難救助金、防疫物資包以及兒童待用餐的服務,關懷更全面。
「台灣愛穆小組」異象,在幫助基督徒對穆斯林有「從零到一的認識」,用多元、輕鬆、創意的方式,循循善導弟兄姊妹認識世上最大的未得之民群體(19億)。29日,在線舉辦「台灣印尼事工」對談,邀請到五位資深同工分享,吸引近百位聽眾在線聆聽。原來,印尼朋友這麼可愛、離我們這麼近,而且是神所送來的大禮!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