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你相信耶穌過去在初代教會所行的,也能在你眼前發生嗎? 7月21-22日,在弗吉尼亞州海灘舉行的「基督再來」大會(Parousia Encounter Conference),發生猶如《使徒行傳》中所描述的事蹟。上帝的大能運行,有瞎眼得看見、瘸腿者行走、多年被鬼附、被囚得釋放的神蹟,當天更有數百人歸主
談到福音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28:19)」已是多數人都能朗朗上口的重要經節。然而,神給我們的吩咐,不只是印在經上的文字,更希望所有人能用行動活出來,成為世界的祝福。在澳洲,切斯特‧斯特里(Chester Street)與琳恩‧斯特里(Lyn Street)宣教士夫婦,
「如果真的要改變一個國家,就要從孩子做起,所以你去臺灣時,我要你做兒童工作。」出生美國的雷芳蕊,在15歲時蒙召來台灣,但當時,她甚至還不知道「台灣」位於世界地圖的哪一個地方!但神一一開路,15歲起,她就預備自己有一天能來台灣,並在24歲時得印證──因著一間教會,為了能有位兒童牧師,整整禱告了10年。
在家庭生活中,我們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跟另一半和孩子培養出相愛支持的關係。所以,若家人的關係出問題,一定要儘快修復,才不至於經常需要重大的家庭改造工程!
《米其林指南》所推薦的餐廳,一定都是「昂貴精緻」的嗎?你知道《台灣米其林指南 2023》必比登推介名單,從臺北、台中、台南到高雄,共139間店家入選嗎?其中新獲選者26間,台南「黑琵食堂」即其中之一。而所謂「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評審標準即:「能以合理價格,提供三道佳餚的餐廳。」白
領導全世界最大的兒童主日學「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為何比爾牧師總是能跨越環境艱難,堅持服事?「因為他的異象很清楚,所以他做決定很容易。」團隊目標就是,「使服事成為『無牆的教會』,影響、翻轉教會外孩子的生命。」一個人的順服,帶來世代的改變。「需要就是呼召。」當需要來到你眼前,你預備好抓住了嗎?
生前,提摩太凱勒牧師(Timothy Keller)精心策畫了自己的追思儀式,8月15日禮拜時,約2000人湧進會堂悼念、逾萬人線上緬懷;他的家人表示:「在悲傷中仍有盼望」,相信他已去到更好的地方。「要欣賞和了解提摩太最好方法就是思考基督,因他生命所有的人品、風範,在基督裡都可以找到!」好友更表示「
按照「七山策略」,基督徒要用神國的價值觀,來改變影響社會文化最重要的七大領域,進而轉化國家。「媒體」即是七山中重要的一環,據此,近日有許多深耕媒體領域的基督徒,都發聲表達,要讓人藉由各種媒體管道,更多認識與強化信仰。
你期待過「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日子嗎?隨著「生活不只有工作而已」概念逐漸成為主流,許多上班族在遭遇職場不順或倦怠時,常會希望靠被動收入就滿足生活所需,自此不必再受限於公司體制。但,提早退休真的是享受人生的最佳解方?聖經真理給出了不同的看法。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22年發布的報告指出,每年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食物,在被生產後未能妥善被吃完,浪費數量高達10億公噸之多。為解決食物浪費,以及背後伴隨的碳足跡、環保議題,有愈多組織付諸行動,致力減少剩食數量,同時使缺乏者能受照顧、豐盛有餘。
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正式開始,戰火迄今延燒一年半,尚未有落幕跡象。兩國開戰前幾天,斯拉夫福音協會訪問在烏克蘭服事的班杜拉牧師,當時的他表示:「即使有傳言指出俄烏戰爭快開打,傳福音的腳步仍不該停歇,因為這是基督教會存在的目的。」帶著如此信念,「讓福音繼續在烏克蘭廣傳」的行動,縱使槍林彈雨、烽
目前,Netflix平台中與「基督信仰、真理相關」的影片內容相對少,這讓許多「有志以影音為媒介傳福音」的基督徒專業人士,看見需要和契機,而紛紛嘗試投入與Netflix合作,使內容與觀影體驗俱佳的「福音電影」,也有機會以最普及方式來傳播!
在教會「不冷不熱」已久?你是否渴望,在資訊氾濫的網路世代,能找到那份「安定的力量」?那就敞開心胸,直接與聖靈來場「直球對決」吧!讓聖靈親自出擊,帶領你翻轉人生!無論現在的你怎麼看自己,或處在什麼處境,耶穌都要來打破一切特權、階級、圍牆和阻礙因祂已定意呼召你!「青吶特會」要興起這世代為主癲狂、火熱的年
相關研究指出,歷史上以基督信仰為大宗的美國與歐洲,近年都發生信徒人數持續流失危機。伴隨聚會人數減少,另一項需正視的問題,就是有愈多會堂,因無人使用而關閉。「無法否認,親身目睹如此變化,感覺上非常心痛,而我也知道,當今信仰光景確實不若過去興旺。」看到當地教會會堂被移作它用,一位神父約翰‧邦尼蒙(Joh
1990年代後出生的Z世代族群,是第一代自出生起就密切接觸網際網路與數位行動裝置的一代,被稱為「數位原住民」。若未能對於長時間使用網路會帶來的風險進行預防管控,Z世代受到數位世界的負面影響最深,可能會有成癮的狀況,抑或受到網路霸凌與威脅。對此,「我們保護」全球聯盟(WeProtect Global
因著饑荒與貧困,出生在南蘇丹的孩子可能自小就與父母分離,被送至烏干達等鄰近國家由祖父母或親戚撫養長大,只為求得一個比較安穩的生活環境。然而,總有些特別的孩子,在與至親分離、不富足的人生境遇中依然力爭上游,努力讀書、靠獎學金來完成學業,長大成人後再次回到南蘇丹,從受助者變為給與者,投入人道救援工作。對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